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凶猛袭来。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中国抗疫,全力救治患者,拯救生命。处于“风暴眼中的”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在院党委书记张玉,党委副书记、院长胡豫领导下,开辟医院本部隔离院区、西院重症定点、肿瘤中心重症定点、江汉方舱医院、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等五个战区抗击新冠肺炎,贡献突出。9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附属协和医院党委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在副院长黄恺的直接领导下,协和医院护理团队3000余名护理同仁不辱使命,日夜鏖战,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成果的取得作出了积极努力和特殊贡献。
中共党员、护理部主任刘义兰,整个抗疫期间,连续几个月吃住在医院,昼夜工作,有时甚至彻夜不眠。她英勇无畏,身先士卒,既当管理者,又当战士,身穿防护服的身影频繁出现在五个战区及有武汉协和护理人员支援的医院。这位抗疫时间最长、战斗区域最广的党员战士同她的战友们默默奉献着,在抗疫关键时刻,更是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坚强斗志。
专业救人仁爱暖心
年初起,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不断攀升,最高时达1000人,部分患者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甚至面临死亡。全程负责发热门诊扩建、经常在发热门诊巡查、参与护理工作的刘义兰和同事们一样,目睹此情此景,万分焦急。
经过数日一线实战,刘义兰敏锐意识到:对患者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早期发现及早干预低血氧饱和度极其重要,因为有些患者虽然血氧饱和度已经很低了,但并没有呼吸困难等不舒适(即沉默性低氧血症)。如果不被及时发现,就会耽误宝贵的救治机会,或者大大增加救治难度。
鉴于此,刘义兰同发热门诊首位护士长王伟仙一道,制定了发热门诊患者血氧饱和度筛查、监测及低血氧饱和度患者的干预等方案并实施,将第一道救人关口设在发热门诊。根据此方案,吴丽芬、鲁才红等总护士长及李玲、金艳、郑晓丹、余文静、金环等10余名护士长带领同仁为患者规范监测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低者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患者边吸氧,边候诊;更低氧饱和度的患者安排立即就诊或就地抢救。此举,得到了焦虑恐惧中的患者及家属的高度好评。
1月21日上午,刘义兰再次到发热门诊巡查、指导参与护理时,发现一名安静坐着、貌似家属的男士脸色有些发白。她给其测血氧饱和度,发现只有71%,就立即喊来护士长金艳等同事给患者吸氧、上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请医生查看患者情况,迅速将患者转留观室继续治疗;患者确诊后住医院治疗,顺利出院。
刘义兰于白天、夜间等不同时段到本部、西院、肿瘤的隔离病房进行查房,指导值班护理人员重视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并提醒沉默性低氧血症患者提高吸氧的依从性。
2月21日,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首次收治患者,刘义兰之前也为开舱调配了氧气瓶等重要设备,并同护理组长、总护士长高兴莲等一起在舱内指挥并参与收治,特别注重患者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与管理。
关怀是护理的本质和核心,对新冠肺炎患者关怀尤为重要。为此,刘义兰特地制定了新冠肺炎患者人文关怀措施并在不同院区实施。
在发热门诊,刘义兰跟同事一起为儿女不在武汉的就诊老年夫妇送餐、陪同检查、取检查结果等,让老人感到放心和安全。在肿瘤中心定点医院,她同高级心理咨询师、护理部副主任胡德英联络医院及援鄂医疗队数十名心理及护理专家探讨如何对新冠肺炎患者实施系统专业的心理护理。
4月中旬,国家援鄂医疗队根据统一部署撤离武汉后,武汉市多名最危重(其中五名上ECMO)的患者在协和医院西院接受治疗。刘义兰与同样抗疫一天也没停歇的护理部副主任罗健等同事慎终如始,勇敢迎接挑战,集中全院危重症护理优势力量,采用责任小组制固定护理患者;并同留守的国家护理专家一同查房、讨论,让患者有更好的结果。
长期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特别需要人文关怀。握手,是那时特殊而有效的关怀方式。刘义兰到每个患者床边时,都先跟患者握手,安慰、鼓励患者,给其温暖、信心和力量。对沟通不便的患者,用特制的图文并茂的提示板询问其需求或用书写板让患者写下心声。协和西院新冠肺炎肺移植患者刘先生一笔一笔写下“无论多苦多难,我一定坚持下去”的文字,流着泪水交给刘义兰;刘义兰紧握患者的手,和同事们一起留下动情的眼泪。在给这位患者点赞加油的同时,刘义兰和同事们更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和救死扶伤的巨大动力。
刘义兰指导并参与建立新冠肺炎患者护理各项职责、制度,在多个院区应用;她和同事的新冠肺炎患者病情观察与处理的相关经验在中华护理学会网络课上分享,全国60万同行观看;她和同事们撰写的“发热门诊患者低氧饱和度的早期识别及干预”等10余篇论文在《中华护理杂志》、《护理学杂志》等期刊发表;她还组织撰写并发表《新冠肺炎疫情期发热门诊护理规范专家共识》、Experts consensus on human caring for COVID-19 patients in different sites等专家共识,与国内外同行分享。
倾心倾力心系同事健康和安全
护理部非常关心抗疫一线护理同仁的安全和健康。年初,护理部撰写发表慰问信,关心问候、鼓励每一位协和护理工作者,特别致敬致谢每位一线抗疫护理工作者。刘义兰还同护理部主管各战区护理人员调配这一繁重工作的熊莉娟副主任一起或分别频繁深入各个战区抗疫一线护理单元,了解人力资源情况并动态合理调整,既保证患者护理安全,又减少护理人员不必要的暴露和风险,如发热门诊最忙时段同时配置4名护士长和68名护士。护理部根据副院长黄恺的指示,让病区护士长落实每天给一线的护理人员打电话问候、关心,了解需求,并及时解决问题;刘义兰、副主任耿力等一起,组织每日报道宣传一线抗疫护理工作者的事迹,鼓舞一线战士。
刘义兰作为协和医院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组的一员,在院领导的统一部署下,负责护理人员防护物资的审批及管理。她与总务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密切联系,与一线护理管理者每日沟通,并经常实地查看,确保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红区工作的护理人员有足够的合适装备,如防护服、防护口罩、护目镜、面屏等。在防护物资紧张的时候,刘义兰让干事领取了一些低级别防护服,自己进病房时穿;有时就只穿一件隔离衣进发热门诊或隔离病房,把最好的防护物质留给坚守一线的同事。
年初,有在职同事和退休护理老师不幸患上新冠肺炎,刘义兰的心情十分焦急,她不分日夜,倾心倾力,一切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她和干事王双等同事跟大家密切联系,协助及时检查、诊断及住院治疗;她频繁到隔离病区,关心看望,询问需求,与营养科联系增加稀饭的供应等。年轻护理同仁小李,新冠肺炎治愈出院后,结缔组织病发作再次住院,高热、心慌,气喘不适。刘义兰一直守在病房为其联系会诊、指导护理;该同事转到隔离单间后,情绪焦虑有些恐惧,刘义兰买了牛奶,到病房看望,在她床边陪伴多时,并联系心理专家给予帮助。面对同事真诚的感谢,刘义兰说,“不用谢,你的康复就是我们最欣慰的事。”
刘义兰和护士长们关心情绪焦躁的同事。急诊科护士小刘情绪激动,刘义兰得知这一情况后,来到该护士身边,倾听护士的倾诉。护士边说边留下眼泪,经历诸多抗疫生死场景的刘义兰也当场留下了眼泪,流泪也不忘抚着这位同事的肩膀,慢慢安慰着,理解、肯定、鼓励着这位同事。
“共产党员,请跟我一起留下”
江汉方舱医院,是为落实党中央“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指示精神而建立的特殊医院,由协和医院接管。刘义兰接到护理任务后,委派管理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喻姣花担任护理组组长,同时紧急规划筹措各类设备物资包括氧气瓶、指脉氧监测仪和急救药品等,取得医工科、总务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安排总护士长王培红等收集运送到医院。根据方舱医院院长孙晖指示,刘义兰还组织总护士长徐玉兰、李素云、王培红、吴丽芬、鲁才红、李凌、高兴莲、李芬、杨霞、孙丽、代艺等带领护士长和骨干一起火速将各科室存放的1600多套白色床单被套等送到江汉方舱医院,并在两小时内完成铺床,场面蔚为壮观。
2月5日晚,江汉方舱医院首次开舱收治患者。刘义兰原本在外协调,但舱内护士长不停向外报告请求支持,里面情况越来越复杂;原定收治100名患者后来改为收治800名患者。刘义兰立即熟练穿上防护服,进入隔离区内,在最前沿指挥护理人员并协调相关人员、参与收治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她带领指导护理人员在各类车辆上测量患者血氧饱和度、核对患者信息;协调警务人员维持秩序;登记患者信息、搀扶或用轮椅转运行动不便的患者,帮助患者拿行李到床边安置;对情绪激动的患者给予安抚和解释;为血氧饱和度低的患者给予吸氧等处理;对一例氧饱和度不足60%、心率130次/min的病危患者组织抢救并联系医院120迅速转运到定点医院;为半夜新进来的援鄂医疗队护理人员介绍相关事项;为截止到早上六点钟共收治的600多名患者联系发放早餐;时刻向医院领导汇报舱内情况,听取领导指示。汗水顺着刘义兰的额头面颊不停往下趟,防护口罩都湿透了,但是太忙太忙了,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刘义兰丝毫没考虑自己的安危。
2月6日上午八点,接班的护理人员尚未进来;患者都已起床四处活动了,早餐还没能全部配送到位,部分患者情绪不稳;面对站在自己身边的部分同仁,刘义兰坚定地说:“大家辛苦了,谢谢!但患者需要我们。共产党员,请跟我一起留下!”。护士长夏漫、李喆等党员同志跟随刘义兰继续安抚患者,联系并为患者分次发早餐,直到当日上午十点其他护士进来接班、对他们表示欢迎并讲授要领及防护注意事项后刘义兰才离开。54岁的刘义兰身穿一套防护服、戴同一个防护口罩,在隔离区一刻都没停歇连续工作近14小时,同战友们安全收治684名新冠肺炎患者而未被感染。
守土护命,守土尽责。刘义兰用不怕苦不怕死的举动践行了南丁格尔精神;在党和国家的号令下,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候,她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和一名医护工作者的崇高职业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