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教师节】张良皋:为建筑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大先生”
发布时间:2024.09.10

来源:建规学院 编辑:汪伟颋 浏览次数:

张良皋半生执业,他是“大匠通才”的建筑学家;半生治学,他是桃李天下的建筑教育家。跋涉人生路,张良皋的足迹走过抗日战场、踏遍武陵山区、深入一线课堂。饮其流者必怀其源, 张良皋先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精神品格,永远激励着师生们。


飞鸿踏雪留痕深

 

在一次美术展上,张良皋被建筑画深深吸引,他惊叹于仿罗马式教堂的线条之流畅与结构之精巧,下定决心报考建筑系。在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期间,他投笔从戎,参军抗日。新中国成立后,张良皋进入武汉市建筑设计院工作,并成为技术骨干,期间,他设计了解放公园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汉阳钢厂转炉车间厂房、汉口新华电影院等,留下一批具有价值的城市建筑。


张良皋勤耕不辍、开拓进取,扎根于民族建筑研究。他率先开展武陵山片区土家族及苗族建筑的研究保护,并在耄耋之年出版专著《武陵土家》《老房子——土家吊脚楼》等,对土家建筑和土家文化进行了系统阐述。他的专著《巴史别观》指出土家的巴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专著成为巴楚建筑文化学研究的经典,他也因此被誉为“巴楚建筑文化学缔造者”。在他的发掘、影响与推动下,利川腾龙洞、恩施大峡谷、张家界风景名胜区已成为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旅游观光胜地。


多年来,张良皋一直致力于中国的建筑遗产保护。早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坚持设计与保护并重。张良皋曾接到任务,要将洪山东头的无影塔迁移到西头的施洋烈士墓一侧,张良皋借鉴当时国际上前沿的文物保护理念,采取逐一编号的搬迁方法,确保每一块砖石都原样保留,最终实现了“原汁原味”的搬迁。无影塔在新的位置不仅得到了妥善保护,还形成了与施洋烈士墓、洪山宝塔相呼应的景观,提升了区域文化价值。


在建规学院任教时,他坚持“学问的正道”,常常呼吁要保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珍视传统文化资源。2013年,在北京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交流年会上,他荣膺民族建筑终身成就奖,并在颁奖仪式上响亮地喊出了“民族建筑,世界昭辉,中为洋用,舍我其谁”的口号。


2014年年底,张良皋和同济大学的阮仪三教授进行了一场名为“发扬国故,留住乡愁,80后对话90后”的对谈,两位加起来超过170岁的老人以自己毕生的经验号召人们发扬传统文化,传承祖先遗产。张良皋说,“建筑学甚至不是几代人就可以研究完的,需要不断研究下去” 。面对大量建筑文化的积累,我们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须作“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


杏林传道泽千秋

 

 

1982年,花甲之年的张良皋受朱九思老校长邀请,与周卜颐、黄兰谷、黄康宇、蔡德庄、童鹤龄等名师一道创办华中工学院建筑系。自此,张良皋以满腔的热情和深厚的学识,投入到崭新事业中,为学校建筑教育与科研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了后半生的全部精力。


他说“设计与治学一体共通”,在他开设的《中国建筑史专题》课程上,张良皋因其敏锐的思维、旁征博引的讲解和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深受学生喜爱。91岁高龄时,他仍在一线讲台授课,连续30年的不间断教学,使他成为我校执教年龄最大的“90后”教授。


除了教学之外,张良皋还积极投身于科研工作。他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从事鄂西土家族建筑的研究、保护与利用以及中国干栏建筑的综合研究。他深入实地考察,足迹遍布埃及、苏丹、澳洲等地,为他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张良皋为中国建筑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国际视野和深厚学识也为他在国际建筑界赢得了声誉。


他鼓励学生广泛涉猎知识,汲取其他学科的精华,培养“通才”之质。张良皋也是一位独树一帜的《红楼梦》研究者,他在“红学”领域的研究贡献颇丰。张良皋的《大观园匠人图样意象》从建筑和园林艺术的角度对大观园等场景进行了复原研究,他提出的观点对红学中的园林艺术研究具有重要影响。他撰写的《曹雪芹佚诗辨》一书通过辨析曹雪芹的佚诗,为红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线索。


张良皋为我校的建筑教育事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中国建筑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为建筑学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