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年青春为笔,在华科大的广阔舞台上绘就一幅“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彩画卷。第二临床学院博士毕业生陈颖,集学生、医生、科研工作者于一身,在校期间收获研究生最高荣誉“三好研究生标兵”“研究生党员标兵”“国家奖学金”及医科最高荣誉“裘法祖奖学金”等。

破茧成蝶:从偶然到必然的学术之路

“人生不应被定义,新时代的我们,拥有无限可能。”与华科大结缘的十年间,她以“热爱”为舟,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从尼泊尔国际义工到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医院临床实习,从中德科学中心“林岛”学者计划遴选脱颖而出,到出席第72届德国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用脚步丈量世界,用视野拓宽边界。每一次尝试,都是对“优秀”的重新定义;每一次跨越,都在为未来的医学征程积蓄力量。
志同道合:临床研究的“破圈”之旅
“科研需要多元视角,真理在碰撞中诞生。”大三时,陈颖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组建生信学习小组,啃临床数据、追科研热点。他们以“破圈”思维探索未知,在SCI论文中留下合作的印记。数年过去,伙伴们虽散落广州、香港、上海、武汉等地,却始终心系一处,用科研成果守护健康。这段经历让陈颖深刻体会到:科研不仅是个人智慧的较量,更是团队精神的共鸣。
披荆斩棘:基础科研的“破局”之路
在导师王世宣教授的引领下,陈颖投身卵巢衰老及女性生育力保护研究。跟随导师门诊的日子里,她目睹了患者的无助与期盼,也坚定了“做点实事”的信念。然而,科研之路荆棘丛生:课题夭折、论文被抢发、两年心血付诸东流……她曾质疑自己,甚至想过放弃。幸有导师的点拨与实验室伙伴的支持,她痛定思痛,重新规划路径,以“读研是心志的磨砺”为信条,一步一个脚印推进课题。最终,她从临床问题中挖掘科学机制,在卵巢衰老领域留下自己的学术印记。

知行合一:社会担当的“破界”之行
“青年当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作为一名党员,陈颖始终以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在新山区设立支教点,用知识点亮希望;主持“旧书圆新梦”活动,用书籍搭建桥梁;疫情期间,她加入湖北省慈善总会,助力海外医疗物资入境;攻读博士期间,她带领“童舟共济”医学博士生实践团,深入乡村开展视力筛查、健康义诊,团队荣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三等奖及湖北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她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不仅在诊室,更在人间。

回首十年华科大求学路,初心未改。从懵懂女孩到科研新星,陈颖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伙伴的并肩同行,更离不开对医学的热爱与执着。”未来,她将继续以“裘法祖精神”为指引,在科研创新中突破边界,在临床实践中守护生命,在社会服务中传递温暖,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属于新时代医者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