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珉与姚国华:我们离诺贝尔奖的距离有多远
发布时间:2006.12.08

来源:记者团 编辑:张婧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记者团 李福 周珊珊 报道)中国离诺贝尔大奖还有多远?带着这个当今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12月6日晚,曾与诺贝尔大师们有过亲密接触的同济医学院博士朱珉以及对社会、对文化有独到见解的姚国华,来到研究生活动中心,为同学们做了“亲临诺贝尔、思索诺贝尔”的讲座。

    朱珉与姚国华的演讲一稳一激,一静一动,两人的演讲风格和内容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他们不谋而合地提出从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师们身上,可以获知一种精神,那就是必须为自己内心深处、为兴趣、为知识、为智慧、为真理而去追求、去创造。而当今的中国,却没有这种精神氛围。

    朱珉博士于2005年选拔参加了德国Lindau举行的第55届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从而他有了一个难得的与诺贝尔奖大师们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朱珉在讲座中给同学们讲述了诺贝尔奖得主的风范。朱珉讲道,这些大师看上去就跟平常人一样,他们有些表现得很聪明,有些很一般,有些甚至很“愚钝”。

    但是当朱珉问他们,“做科研最重要的是什么”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朱珉特别提到了日本的小柴昌俊。小柴昌俊在大学本科期间的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但是他因为有着很强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而留在了东京大学,如今他是日本13位诺贝尔奖获得主之一。小柴昌俊告诉朱珉,“做学生时不要太在意自己的成绩。”朱珉提到,大师们除了有强烈的科研兴趣,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原创力,除此之外,大师们都认为,“只有对生活有热情的人,才会对科研也孜孜不倦。”

    姚国华一出场就将整个会场的气氛推入了一个高潮。他纵观历史,从西方的文化和中国的文化渊源解释了中国一直没有诺贝尔奖的原因。“西方有一种哲学背景,这是我们的文明所不具有的。从毕达哥拉斯到亚历士多德再到柏拉图,他们都有着一种精神,并且这种精神逐渐成为一种氛围传承。”

    “杨振宁曾经说过,他在西南联大毕业时,发现自己的能力超过美国的一些研究生。”姚国华提出,这实际上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的教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创造力以及洞察能力。姚国华认为中国现今的环境,不利于研究者创造力、洞察力、合作力的发挥。因而中国目前很难获得诺贝尔奖。

    随后是提问环节,现场的氛围更加激昂,在场的学生抢着提出自己疑问。姚国华与朱珉一一作出了回答。

     学生姚老师,您说西方有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与他们的文化根源有关系,但是日本现在已有10几个诺贝尔奖。日本古代与中国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您怎么解释?
 
     姚国华:我觉得首先要排除你们的想法。大家总觉得日本的文化是从我们的文化中传承过去的。但是,那也只能说,日本是我们古人的孙子。实际上,在唐代,日本就已经把中国的儒学改过了,神道教也做了创造性的改变。而到近代,日本更是做了一个更为深刻的改变。中国是把西方成功的结果拷贝过来,而日本是把西方所有成功的东西抓住了。

     学生:儿童时代学习的东西是很重要的,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很多也是在国内受到启蒙的教育,您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姚国华:环境并不能决定一切。杨振宁就曾经说过,他的老师每一天都有一个新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95%都是错的。杨振宁去了美国之后,说他自己补了一课,他是受到了两种文化的碰撞。

     学生:请问,朱珉博士,您有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计划,如果您有的话,就请您讲讲您的计划,如果没有的话,请您谈谈您的差距。
 
    朱珉
:任何人做科研的时候,都不应该有这种想法。有了这种想法就会使科研变得狭隘,最近,我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奖的资助,我正在做异种移植的研究,希望有一天能够将动物身上的基因移植到人体身上,而救活人类。

      学生:朱博士,您是怎么看待姚国华老师的观点的(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界的漏洞以及中国目前不会有诺贝尔奖)? 

    朱珉
:听到姚老师激情澎湃的演讲。我觉得他说出了现在科研、社会的现状。怎么办?自己试图改变它。读了书之后,虽然会考虑养家糊口。但是在你适应这个社会的同时一定要试图去改变。

     背景资料: 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是德国为了在二战后恢复其科技和文化地位而资助的一个国际性会议。该大会从2004年开始对中国的学者敞开怀抱。每年中国将选拔25位有为青年得到到德国林岛与诺贝尔奖获得者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