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0年】新闻传播学科改革发展掠影
发布时间:2019.09.18

来源:新闻学院 编辑:粟晓丽 浏览次数:

因势而谋 应势而动 顺势而为

——新闻传播学科改革发展掠影


■通讯员  谢琳


三十六年筚路蓝缕,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校新闻传播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全程式新闻传播高级人才培养链,布局清晰,建制完整。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新闻传播学科位居所有参评单位前5%,处于学科层级A档,位于一流学科行列。


一个卓越学科的创建、进步和繁荣,无疑是艰苦卓绝的,受制于多重变量的影响。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教授认为,我校新闻传播学科的快速崛起,是在遵从学科建设规律前提下,根据所能倚靠和调动的学科资源,制定了拥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思路,并在时代变革背景中不断改革创新,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最终得以跻身优势学科行列,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和学术影响力。


打造理工类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典范


时间回到1983年。当时,院校培养学生几乎都按照人文教育或者“人文+社会科学”的思路,缺乏对信息技术及更为广阔的科技知识与技能素养的关注。而彼时,改革开放不久,新鲜的事物扑面而来,国家正以跑步的速度加快与世界融合。我校(时为“华中工学院”)以朱九思老校长为代表的决策者们高瞻远瞩,顺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精神,突破既有的新闻教育模式,开创了在国内理工类院校中设立新闻学专业的先河,以“应用为主”“文理渗透”的理念办学,让新型文科人才在科技的沃土中孕育。


当年10月,学院前身新闻系成立。多数教师来自新闻实务单位,强调教师在“教新闻”之前,必须会“干新闻”;重视实习基地、实验室、资料室的建设;率先设置了《高等数学》《自然科学概论》等课程,让学生的知识体系复合多元;依托学校学科门类众多、实力强劲的理工科优势,融合相当规模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师资力量大大增强。



图为首届本科生毕业合影。


在良好的环境下,新闻系异军突起,逐步确立了“文工交叉,应用见长”的办学理念,走新闻传播科技与新闻传播文化相结合的道路,实行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交叉融合,形成了“打开专业基础”“调整知识结构”“培养动手能力”“造就全能新闻人才”的办学特色,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国内顶尖的新闻传播研究重镇,在全国30多所高校的新闻系新闻专业中独树一帜,得到了社会高度关注和学界的广泛讨论。



图为光明日报对新闻学院办学特色的报道。


至今,学院在学科方向上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格局——新闻传播史论、新媒体和战略传播;在师资队伍上,学院有43名教研人员,知识复合、结构较好,约1/3自业界引进,1/3来自新闻传播学科,其余1/3来自其他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新闻学和广播电视学相继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新闻评论特色教育的“华中大模式”已然成型;在科学研究上,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强调特色发展,回应行业和实践关切,建成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等多个面向基础研究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研平台。


张明新教授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撰文指出,当今几乎所有的新闻传播学院都在不同程度地强调文工之间的学科交叉,也都建立了技术先进程度不等的实验平台系统,我校新闻传播教育理念和特色,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走向。


聚力改革夯实学科基础


高水平学科建设是高水平大学的核心特征。加强学科建设是打造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对学院改革与发展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意义。近年来,学院重视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培育卓越新闻传播人才,重视文化建设,走在了同类高校的前列。


——围绕重大重点现实凝练学科方向


在“文工交叉,应用见长”的理念指导下,学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通过持续多年的积累和凝练,形成了新闻传播史论、新媒体和战略传播三大支柱性特色学科方向,每一个战略性方向都紧密围绕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框架,或者扣时代脉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强化平台和团队建设。


以“战略传播”这个支柱性方向为例,近些年来,伴随着媒体生态格局的快速演变、社会转型的加速、国际化进程的深入,特别是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家层面传播与文化战略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此,学院从宏观层面积极统筹规划,引导教师们针对相关重要现实课题进行申报。近年来,学院先后获批国家社科重大、重点和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10多项,如“互联网管理与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讲好中国故事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研究”等。以此为契机,2013年,学院积极推进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当年10月初,由我校(具体由我院负责)牵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外文局、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参与的“国家传播战略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心2018年1月更名为“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2018年,学院牵头成立“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中心”,2019年6月与中国外文局达成战略合作,以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共建“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围绕这些平台,学院组织了精干的研究团队,教师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党管人才,发挥核心保障作用


学科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人的因素。学院一直以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在控制规模、确保精英化发展的前提下,发挥“党管人才”的作用,持续注重从学界和业界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尤其注重在新闻业与传播业转型变革的背景下,对人才队伍的结构进行不断调整、升级和优化。


重点引进优秀人才。每个学期,学院定期开会专门研讨优秀人才引进问题。一是引进在学界已取得一定成绩、拥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者,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激活现有生态,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二是重点引进业界的优秀人才,优化充实学科队伍。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性强,相关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新闻系首任系主任汪新源教授原为湖北日报理论部主任,程世寿教授、赵振宇教授、石长顺教授等陆续加盟学院,他们不仅成为了新闻传播领域内的大学者,更在教学科研、学院发展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重视培育青年人才。前任院长张昆教授曾说,“学者在青年时期是人生最艰难的阶段,要把工作做好、把学问做好,还要把家庭照顾好,压力非常大。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地帮他们解决一些困难、搭建一些平台,让他们尽早得到学界的认同和认可。”为年轻教师配备导师,在收入上予以倾斜。在教师考核定级方面,允许老师跨档升级,“副教授的成果只要达到了教授的标准,就可以拿到教授标准的职务津贴。”在岗位设置上,将教师岗位分为科研岗、教学岗和教学科研并重岗,实行差异化评价,鼓励多元发展,让不同专长的教师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在博导遴选方面,在博士生数量富余的前提下,每一两年遴选1-2名年轻副教授为博导。


持续优化队伍结构。2017年以前,学院教师的规模一直保持在35人左右。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大、专业类型的增多、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学院持续引进各年龄段的学界业界人才。2017至2018年引进6人,2019年引进5人,一支高水平研究团队正在引进中。在此过程中,学院尤其看重和考察应聘者的学术训练和专业背景,着重引进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信息科学、医学等领域人才,以提高师资队伍的多元化程度,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在历任院系领导班子的努力下,学院整体氛围良好,近八年来无一名人才流失,结构呈现中青年学者实力雄厚的橄榄球型,是一支开放、有活力、有创造力的优秀教师队伍。


——人才培养推陈出新,卓有成效


多年来,学院始终围绕学生成长、围绕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举措,孵化具有融通思维和技能的复合型新闻与传播人才,并结出累累硕果。


重视学科交融,强调融通思维,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传统的新闻专业、广播电视专业增加经济、法律类课程,尤其是增加了《多媒体技术》、《网络采访编辑》等新兴专业课。


建立学院专业实践教学协调小组,在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的24家主流权威媒体设立实践基地。指导老师每年奔赴实践基地看望学生,实现了学院、学生与实践基地三方的良好互动。


开创第三学期社会认知课程,采用“思想教育-认知实践-专业实习”相结合的模式,“学习-体验-服务”三步走,纳入学院培养计划长期开设,实现了学生与老师全员参与、覆盖本科培养全过程、德育与专业教育全方位结合的“三全”育人目标。该项目获“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优秀项目三等奖”。


红树林团队、V-fun团队、loading团队、传播学沙龙等一批学生创新团队陆续崛起,学生作品赢得了学界、业界的普遍喝彩。其中,毕业电影成为了兼具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校园文化建设品牌。胡怡副教授主持的《V-fun团队:一种广播影视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获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创新项目奖。



图为红树林团队在首届公关大赛获奖。



图为V-fun团队拍摄的第九部毕业电影《林间路》首映。


在全国高校中成立第一个评论学社,“新闻评论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建构与实施”项目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曹林,以及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马璐璐、经济日报评论员欧阳优……一批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出,成为新一代的“意见领袖”,其中多人获得中国新闻奖。学院被誉为“新闻评论的黄埔军校”。


——构筑文化氛围,提升师生认同感


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吴廷俊教授曾经说:“养成良好风气,这既是我们学院的发展之魂,也是我们学院的特色。”第二任院长张昆教授也讲,学院文化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要把环境和氛围的改善提升到战略高度,从弘扬历史传统、丰富精神文化、引领学习风尚、提升行为文明等角度来建设学院文化。


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我院是学院文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形成了敢为人先、勇于革新、勤于耕耘、乐于奉献的文化底色,构建了积极向上、风清气正、健康和谐、生动活泼的文化氛围,建设了以学院史稿(注:指申凡教授所著《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史稿》,2013年)、文化长廊、院训、院徽、院歌、院名石等为依托的文化载体。


张明新教授提出,今后学院要将文化建设纳入到学院工作的战略高度,深入挖掘学科的历史传统、加快完善制度体系、进一步丰富文化载体、继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建设有温度、有情怀、有规范、有理想的学院文化生态,强化师生的专业认同和心理归属,以激励大家奋力向前、臻于至善。


2018年,新闻传播学科创建35周年之际,学院吹响了“回忆集结号”,以57位教职工的回忆录为基础,在张昆教授的主持下,编辑出版了《三十五年回眸:喻家山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情缘》,在岗在职的教职员工、离退休的前辈学人、调离学校转战其他单位的学者教授们饱含深情地回忆了他们在华中大工作、讲学、研究、著述的过去,勾起了往昔的峥嵘岁月。


面向未来,融合创新再出发


当今是一个新闻业和传播业大变革、大转折的时代,三种关键性的因素在影响行业发展和新闻传播教育实践——信息科技革命、国际化浪潮、媒体业跨界发展,这三大因素让新闻传播学越来越面向未来、开放和包容。


鉴于此,学院以詹健书记、张明新院长为领导的党政班子,对学院的未来发展确立了新的思路:面向未来、学科融合、主流意识、国际视野。面向未来,是要积极回应信息科技革命、全球化发展和媒体行业跨界交融的现实和趋势,直面挑战、抓住机遇、深化发展;学科融合,是进一步深化“文工交叉,应用见长”的理念,积极倡导和实践“多学科融合”的发展思路;主流意识,即扎根中国大地,有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培养忠于党和人民、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优秀人才;国际视野,是要有立足中国、以我为主、联通中外、关怀人类、沟通世界的担当、勇气和魄力,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


在此思路下,学院制定了实施路径与关键措施。


第一,学科内涵充实与方向凝练。在新闻传播史论方向,需要融入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在更广阔的学科视域中观照人类新闻传播活动;在新媒体方向,与学校的信息科学、光电、医学与环境等优势学科有机融合,突破既有的学科边界,发掘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在战略传播方向,与国际政治、公共管理、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加强融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新型智库。



图为我校与中国外文局共建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揭牌仪式,该研究院是目前我国高校中唯一一所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的智库机构。



图为2019年6月30日,张昆团队研究成果《中美两国公众的世界观念与国家印象研究报告》在汉发布。


第二,师资队伍的适度扩充与结构优化。首先将师资规模增加到55人左右。其次,在学科来源上,增加来自政治学、心理学、计算机、管理学、医学、环境科学、历史学、社会学师资,提升多样性,增强队伍活力和创造力。再次,探索制度创新,深入挖掘潜力。积极招聘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增设访问教授、访问研究员,改革教师聘用及薪酬制度,推进预聘、长聘试点,推行分类指导的薪酬收入分配体系。最后,聘任领军人才,实施讲席教授制度,提升本学科师资的话语权。


第三,建构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跳出传统的重点关注新闻内容生产的人才培养逻辑,面向信息传播全要素、全过程,关注媒介平台与技术、多样化内容和与媒体密切关联的行业。包括建设融合型专业方向、出版融合型系列教材、构建融合型课程体系、建设融合型实验教学平台、打造融合型实践培养体系。


第四,以学科融合促进科研创新。首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规划重要的研究活动。以多学科融合的思路重点攻关,孵化和争取大项目,介入国家和社会发展实践。其次,建设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平台。再次,建设富有潜力的研究团队。以跨学科的思路,建设富有潜力的研究团队,以推进基础研究的理论创新、拓展多学科融合研究的学术领域,培育学术精品。


第五,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持续稳步推进“一院一校计划”、“国际科研联合平台培育计划”、“教师海外教学访问计划”、“高端留学生培养计划”,积极推出多样化的智库产品和跨文化交流活动,继续建设“世界华文传媒与中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和“公关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国际会议”等高端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国际影响力,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提升学院的整体实力和综合水平。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三四十年的时间只是短短一瞬,但对新闻传播学科来说,却已历经数轮迭代升级。在技术进步、全球化发展和行业变革的当今时代,新闻传播实践处于革命性的转折点上,对于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发展而言,这是激动人心的时代机遇。张明新教授说:“华中大新闻传播学科将审时度势,调整思路,奋发作为,推进多学科融合,坚守自身的追求与品格,彰显特色、矢志一流,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新闻传播学科,为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与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应有的积极贡献!”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