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教科院:师生联合爱心力量发起支援行动
发布时间:2020.02.04

来源:教科院 编辑:刘雪茹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袭扰武汉、湖北、全国乃至其他国家和地区,引起万众记挂。在党和国家、政府对于疫情科学决策与领导下,教科院师生联合海内外爱心力量投身志愿者支援行动,为疫情平息做力所能及之事,发出华中大教育学人的爱心之声。


教科院于1月23日成立了学院防控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党政联席会成员、各研究所所长、编辑部负责人、办公室和学工组负责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对学院大楼进行了全面消毒,关闭了自习室和图书馆,每天对师生情况进行关注了解,对问题进行及时交流处理。号召全体师生主动学习防护知识,保持身心健康,不组织和参加聚集活动,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结合专业所学加强研究学习工作,积极传播正能量。



大年三十晚,教科院李牧川(本名李伟)老师发起了“支援武汉,帮助湖北,加油中国” 志愿者支援行动与倡议,教科院教育学博士涂欣同学、王小青老师、张俊超老师、于海琴老师、孙婧老师以及毕业硕士生邓守福等师生一起热心参与。此次志愿者支援活动不仅联合了武汉、襄阳、上海、福州、哈尔滨、南京、西安、北京等地爱心志愿者和澳大利亚墨尔本、以色列等国外中国留学生和爱国华人,还联合了来自湖北武昌实验小学、文华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校友会、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医院、养元堂等单位或机构众多富有爱心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其他学科的专业人士,一起以实际行动“支援武汉,帮助湖北,加油中国”。


近一周来,“支援武汉,帮助湖北,加油中国”志愿者群通过网络空间,分别从“物资捐助与支援”“疫时心理健康与教育支援”以及“网络与科学信息甄别与支援”等三个方面开展定向的支援行动。其中,“物资捐助与支援”志愿者小组,帮助海外爱国留学生沟通和联络信息,协助捐助物资送达国内相关机构、医院和医生;“疫时心理健康与教育支援”志愿者,联合专业心理学工作者、大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师和管理者,进行疫情期间儿童心理引导与教育支援、成人的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支援等;“网络与科学信息甄别与支援”志愿者小组,引导与倡导基于理性、包容、合作、有序、高效的“良好、完善”的志愿者网络秩序、行动秩序与心理秩序品质。



在一边以实际行动投身志愿者支援行动同时,发起人李牧川在与志愿者讨论、交流和提炼支援经验的基础上,于1月28日晚通过微信公众号“牧川坊”发表了《善做善事:支援武汉,帮助湖北,加油中国” 志愿者支援行动框架》一文,提出“善做善事”的总体原则,即善心善意、善思善行、善于合作、发挥擅(善)长、良善秩序(良善的网络秩序、良善的网络秩序、心理秩序)。分析了当前多元支援与发挥优势的志愿者支援行动具体思路,即物质性、经济性和医疗性层面的硬支援和非物质性的、间接性的、行为性、心理、文化与符号信息性层面的软支援,后者主要包括信息支援、自我支援、人际沟通与分享宣传支援、基于自己专业的支援等倡导志愿者支援活动思维方式要升级到“大局思维和底线思维、互联网思维、智能化思维、生成化、信息化思维”、 基于人性和爱心的“专业思维”“关键点和关节点”思维、升级到“危机与生机的转化思维”。《善做善事:支援武汉,帮助湖北,加油中国”志愿者支援行动框架》经过网络媒体传播,获得了国内外读者高度好评与积极转发,对促进良好的志愿者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



教科院张妍老师于1月29日起联合校大学生发展与指导中心和校医院面向全国高校学生做了“新型肺炎影响下心理反应调查”,主要调查了解突发疫情期高校学生群体在认知、情绪、躯体、行为等方面的应激反应。目前已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9389份,并完成了统计分析,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策,开展团体和个体心理辅导与治疗提供依据。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