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坚守一线】广东工研院以“硬核”科技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发布时间:2020.03.25

来源:宣传部 编辑:向梦丹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记者 崔美娇)“虽然我们定位于聚焦制造业,医疗卫生不是我们擅长的领域,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发挥专业特长为抗击疫情做一些事情,体现华中大人的责任和担当。”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院长张国军在给全院员工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工研院充分发挥自身在智能装备领域科技创新的优势,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高效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保驾护航



疫情就是命令,车间就是战场。为帮助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确保防疫物资供给,根据东莞市防疫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工研院第一时间牵头组建防疫物资技术保障团队,由副院长倪明堂担任专家组组长,率领团队进驻医疗物资生产企业,深入生产车间一线,分两阶段开展技术保障工作。第一阶段,进驻东莞市口罩生产设备企业,弥补技术工人不足,帮助企业提升产能,加快设备生产速度和优化设备生产工艺;第二阶段,逐步进驻生产口罩等物资的企业,协助安装调试设备,提升口罩产能。自2月4日起,工研院技术人员已分配到东莞9个镇街口罩生产设备企业中进行协助,帮助企业组装调试新生产设备、解决设备故障、优化工艺、提升效率、提高产能等,以保证物资供给。


加快产品研发 缓解口罩供应压力



全国口罩生产设备60%来自东莞,疫情发生以来,口罩资源紧缺,复工复产热潮涌动,口罩更是一“罩”难求。工研院快速响应,迅速成立口罩机研发生产小组,不断发挥自身优势,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春节假期期间,研发小组连夜设计高速全自动平面式口罩生产线,仅用5天完成设计,3天顺利完成样机制造与测试,研发生产的高速全自动平面式口罩生产线产能高,效率达到110pcs/min(传统口罩机80pcs/min),可日产口罩12万-14万只。同时操作简便,一键即可实现全自动生产,同步可进行远程教学、诊断及维护,极大地缓解了企业口罩供应压力。


虹膜识别+红外测温技术 赋能企业复工复产



受疫情影响,口罩已成为人们外出的标配,甚至还要佩戴护目镜、帽子。如此一来,大量人脸识别设备无法正常使用,传统的指纹识别也存在传染风险。工研院迅速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集成高新技术的产品运用到疫情防控中,研发出智能虹膜测温仪,集红外热成像测温、身份识别门禁、考勤、人员健康的大数据预测分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远距离虹膜识别技术属于非接触式人员信息采集识别方式,与红外远距离测温技术相结合,在被检人员防护严密的情况下,可快速确定人员身份并检测体温。虹膜识别技术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疫情防控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已应用于商务写字楼、园区、社区、工厂等出入人员身份识别及体温健康检测。


研发266nm紫外激光器 用于中央空调系统的大面积集中消毒



随着夏季来临,医院、学校、商场、办公楼等场所的中央空调可能出现病毒以气溶胶形式大面积扩散,急需一种可大面积持续不间断对空气进行消毒的有效方案。目前三种消毒方案中,酒精易造成火灾不能大面积喷洒,消毒液含有大量氯气无法持续不间断使用,紫外灯产生的臭氧对人体有害。目前尚无可不间断持续对空气进行大面积杀毒的方案。工研院闻声而动,其大功率激光器团队孵化企业国志激光开发出了266nm紫外激光器,对同为sars的冠状病毒具有非常有效的杀除能力,定量数据为1瓦照射1.5秒可以杀死1平方厘米99.99%的冠状病毒,在医院、学校、商场等场所的中央空调总风道中实施激光的多次反射覆盖,风通过几秒钟后即可全面消毒。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