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院40年】春华秋实 再绽芳华——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40年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0.10.19

来源:教科院 编辑:张思晗 浏览次数:

■ 通讯员 刘赛尔


在“世界文化名人园”中先贤们的注视下,在“醉晚亭”美景的衬托下,10月19日,教育科学研究院迎来了40岁“生日”。



教育科学研究院前身为1980年创立的高等教育研究室。1985年高等教育研究室扩充改建为高等教育研究所,2000年整合组建成为今天的教育科学研究院。



图为校领导宣读学校成立教科院的决定。


学院下设高等教育研究所、院校研究所、教育经济研究所、教育学研究所、心理学研究所、工程教育研究所以及《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辑部。其中,《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均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在高等教育领域和工程教育领域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



图为《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期刊创刊号。


40年来,教育科学研究院坚持以学术为基,育人为本,与中国改革开放共同成长,几代学人弘扬华中科技大学“敢于竞争、善于转化”之办学传统,筚路蓝缕、锐意进取,用40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突出应用性、注重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的不同于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的特色发展新路,谱写了一曲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服务高水平大学改革发展、进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华章。


砥砺奋进四十载,而今回首忆峥嵘


时间回溯至1979年,为了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改革的需要,在时任党委书记兼校长朱九思的推动下,学校成立高等教育研究组,党委宣传部蔡克勇先生兼任组长,着手就学校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1980年,学校以“华中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组”的名义,围绕着朱九思提出的“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的前面”和“理、工、文、管结合”这两个主题,连续在《光明日报》和校报上发表多篇论述文章。在那样一个解放思想、催人奋进的年代,在那样一个高等教育改革大潮奔涌向前的年代,华中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组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开始筹备成立高等教育研究室。


1980年10月19日,华中工学院《院发字[1980]89号》文件发布,正式宣告了华中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的成立。高等教育研究室着手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建立了专兼职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开展学术研究,创办学术刊物。同年,《高等教育研究》正式创刊,创刊人是朱九思。曾任《高等教育研究》副主编、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的陈昌贵教授回忆道,每一期杂志出版后,朱九思都会仔细翻阅,而且时常指出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1983年,学院又创办了《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两个刊物对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为朱九思(左)与潘懋元教授。



图为华中工学院“关于成立高等教育研究室的通知。


从高等教育研究室艰难起步后,学院面临着经费不足、办学条件有限、办公条件简陋等诸多困难。1985年,华中工学院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是较早成立的正规化高等教育研究组织。在蔡克勇教授、姚启和教授、文辅相教授、冯向东教授、陈昌贵教授等老一辈学人的奋勇搏击下,1986年,高等教育研究所正式获批高等教育学硕士授权点,这是全国的第4个,更是理工科高校的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同年,经高教所倡导,学校联合湖南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校联合举办“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两年一次,三校轮流举办,并延续至今。



图为刘献君教授和学院其他领导。


这一时期,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科学研究院聘请了已退休的著名哲学家涂又光先生。涂又光先生在高等教育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等教育研究所以高等教育学为重点并逐步发展,在硕士学位点的基础上,于1996年获批高等教育管理学博士点,1998年转为高等教育学博士点,实现当时学校文科博士点“零的突破”。1999年,高等教育研究所开创性的探索教育博士的培养路径,办起了“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课程大学校长进修班”,招收学员以各级各类高校的校级领导为主,也包括一些有望成为校级领导的高校中层干部,还有少量的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和教育企业领导。他们在日后的工作实践中学以致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一支新生重要力量。


自1986年高等教育研究所获批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后,学院共培养研究生2829名,其中博士531名,硕士2298名,他们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岗位上,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一是大学的领导者。学院院友在高校担任(或曾担任)校级领导的有155名,其中正职(校长、党委书记)93人;副职(副校长、副书记、纪委书记)62人。他们在担任书记、校长期间,运用所学教育理论,指导学校实践,使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二是教育学院(高教所、院校所)负责人。学院毕业生担任教育学院(高教所)领导的有76人,其中院长、所长48人,副院长、副所长28人。他们继承了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重视教育实践研究的传统,带动本院(所)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发展做出了贡献。



图为华中科技大学首届教育博士班合影。


2000年,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正式成立,学院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经过十年的发展,在全体师生员工的齐心协力下,教育科学研究院稳扎稳打,迎难而上,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实现了重点突破。2010年后,教育科学研究院佳绩频传,学科建设不断增强,并获批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院在“理工科大学办文科、文化素质教育、院校研究、个性化教育”四个方面引领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图为院校研究学术会议。


在过去40年的发展中,学院秉承“以服务求支持、以转化谋发展”的办学思路,逐步发展壮大。教育科学研究院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学科优势,积极参与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不断发挥智囊作用,学院的社会服务事业及其贡献不断攀升,在全国的影响也不断增强。



图为高等教育学专委员会年会。


在服务国家基础教育方面,学院的基础教育研究团队也积极献智,多次参与教育部基础教育领域相关课题调研或决策咨询工作。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教育科学研究院扎根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为湖北省教育教学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在服务各级各类院校方面,学院相关教师曾受邀帮助60余所高校制定战略规划,受到广泛好评。在服务本校改革实践方面,学院积极参与华中科技大学的重大改革事项,为学校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和相关政策的完善、职能部门及附属机关工作的改进与发展等多方面提供助力。基础教育团队积极承担学校的教育帮扶工作,坚持参与学校的附属小学、附属中学的改革和发展;心理学研究所与学校其他单位合作开展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师生解决了心理难题。



图为17届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


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进程中,教育科学研究院创造了多个“率先”: 率先拿到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个文科博士点(高等教育学);率先于2014年实现我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学者在教育部“长江学者”人才项目和“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上零的突破;率先在国内开展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研究,是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单位;率先在国内倡导开展院校研究,并发起成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率先在国内于1986年创设首个高等教育研究交流平台——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率先获批为全国教育博士试点单位等等。


40年来,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走出了一条理工科大学办教育学科的特色之路,形成了“特色发展、重视师资、形成氛围、共同创造”的独特经验。目前,教育科学研究院已成为我国教育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机构,在国际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乘风破浪终有时,勠力同心谱华章


在40周年庆典之际,学院为未来发展谋划了一幅全新的蓝图。


在未来发展中,教育科学研究院将以“有情怀、讲正气,有思想、接地气,有特色、成体系,有地位、重贡献”为目标定位,携手共进,潜心修炼,扎根大地,坚持鲜明的办学特色,形成特色与体系相辅相成的办学格局。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既要与学校的“一流”相匹配,更要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在坚持“突出应用性,注重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这一道路的基础上,教育科学研究院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坚持以学术为基,繁荣学术,发展学科,走融通并重之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贡献,强化制度,走协同并进之路;坚持特色引领,聚焦优势,百花齐放,走争先保优之路;坚持立足本校,瞄准前沿,服务需求,走交叉创新之路。



图为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任领导班子。


在目标和道路的指引下,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未来发展的行动计划将从五个方面出发:


第一,完善人才培养过程、规范与体系,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意识与成果产出。第二,加快学科化、国际化与研究成果系列化进程,提升学术品质与影响。第三,贯通学者、学校、区域与国家四个层级,建设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第四,以服务本校与合作共建单位为样本,推进院校研究向更高阶段发展。第五,注重资源挖潜、学科交叉与结构优化,努力创新学科发展领域与格局。


面对未来,我们既要有仰望星空的志向,也要有脚踏实地的坚持。学院的美好未来需要谋划,更需要齐心协力、矢志不渝的付诸实施。未来,教育科学研究院将继续乘风破浪,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共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美好明天。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