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谭帅群 曾丽
对于每一个华中大人来说,“十三五”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双一流”建设的高等教育发展大背景下,人才培养核心地位不断深入人心,本科教学基础地位不断巩固。近年来华中大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出最好的本科教育”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学在华中大”“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张名片,构建和完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谱写出本科人才培养的绚丽篇章。
“党旗领航”旗帜更鲜明
根据习总书记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总体要求,我校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深化思政课程改革,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学校党委一直高度重视思政课程建设,校领导亲自深入思政课堂听课。为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铸魂育人、终身受益的高质量课程,学校于2019年制定《华中科技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工作方案》,以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为关键,以高标准思政课教学质量为目标,以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为支撑,以高效率工作机制为保障,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在启明学院先行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
(校党委书记邵新宇院士在公共选修课《深度中国》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2019年启动“一院一品”课程思政建设专项行动计划,召开全校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研讨会。《深度中国》课程推广计划入选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深受学生喜爱。2018年我校被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确定为高校仅有的两个党建工作联系点之一。马克思主义学院两位教师分别获全国高校首届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湖北省唯一)和一等奖。
“学在华中大”品牌更响亮
为形成新时代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使我校本科教育在下一个 “十四五”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领先方阵。2019年学校结合实际,凝聚共识,出台了《华中科技大学关于加快实施一流本科教育改革与建设工程的意见》(简称“本科教育教学50条”)。
“十三五”以来,我校实行本科大类招生,不断扩大本科生学习自主选择权,践行“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的专业制度。强化本科生学业过程性管理,坚持学业警示和淘汰制度。试行本科转专科制度,在严把质量关的同时,对面临学业淘汰的学生给予人文关怀。激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首次在电气学院2020届优秀毕业生中授予“荣誉学位”。本科生海外交流正在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从“跨出国门”到“走进名校、名企、国际组织”的转变。2019年全校本科生已赴国(境)外交流的本科生1828人次,本科生出国(境)交流人数占当年招生人数比例达到26%以上,资助金额超过2800万元。本科毕业生年深造人数达到4000以上。2018年QS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名列国内高校前6位。
(学子赴海外名校开展交流学习)
近年来,我校积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与改革,主动布局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智能建造、儿科学、基础医学等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运动训练、音乐表演等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初步建立专业建设预警和退出机制,稳步推进专业动态调整工作。加强人才培养特区建设,积极推进工程科学学院、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等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的建设。2019年我校38个本科专业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建设点,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27个。2020年获批教育部“强基计划”专业7个,获批物理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基础医学4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学校牵头承担的首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结题优秀率为100%。2020年11个学院开设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实验班,深入推进“四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
以建设高水平课程、建立高水平教学团队为目标,学校自2014年实施本科课程责任教授制度,截至目前共建设近200门责任教授课程。系统规划和开设了《中国文化史》、《HUSTers走世界》、《经济学观察与思考》等一批高水平素质教育通识选修课程;大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促进线上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在爱课程等平台上线的课程总门数达到86门,排名由原20位提升至12位。累计55门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2019年获评39门,位于全国高校第7;建有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6个。2020年,学校根据自身人才培养工作特点与需要,定制开发了本科课程平台,以推动课程教学革命。近三年教材立项和出版数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2018年我校牵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一等奖两项。“十三五”期间共有4位教师被评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9位教师入选“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
(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牵头所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得感,本科教学经费增长近4倍。共投入约1亿元,实施111个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覆盖了全校几乎所有的理工医科以及大部分经管文科教学实验室,实验室硬件条件得到较大改善;项目实施后新开教学实验项目1000余项(平均每年200余项),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例达到90%以上,实验项目更新比例达20%,学生自主创新实验环境得到改善,实验教学水平得到提升。累计投入经费约1亿元,实施“面向新工科的智能制造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平台”项目建设,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建成含多类型智慧教室、控制中心和教学管理平台的一体化智慧教学环境,其中智慧教室数近120间。
(智慧教室和东九教学楼连廊学习空间)
(智能制造实践平台一期在工程实训中心投入本科实践教学)
“十三五”期间,学校加大对教师潜心教学的激励力度,围绕课堂教学、教材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成果培育等陆续修订和出台了一系列奖励办法,大大提升了教师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2017年教务处出台了《华中科技大学课堂教学卓越奖、优质奖评选办法(试行)》(校教〔2017〕21号),至今已有33人获得教学卓越奖,56人获得教学优质奖。2019年制定《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卓越学者(教学)计划”实施办法》,重点支持长期潜心于教学一线教学效果优异的教师,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文化素质教育内涵更丰富
自20世纪九十年代我校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至2019年在我校成功召开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标志着我校成为全国文化素质教育的领航手。“十三五”以来,我校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为指导思想,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文化素质教育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同,基本实现了科学与人文相融、通俗与高雅相通、课内与课外互补、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生动局面,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升了校园文化品格,学校精神气质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
(“古风华韵”第三届中华传统文化晚会)
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重点课程6门,新增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启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建设2.0计划。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开设人文讲座2350余期,策划人文学科“长江学者”系列讲座;编辑出版《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7-10卷)等系列丛书;实践育人体系内涵进一步拓展,3个新的文化育人品牌初步成型;积极承担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职责,大力推动全国文化素质教育的学术研讨,推进各片区基地学校开展交流,与香港、台湾地区的一些通识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逐步成为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创新创业教育更生动
创新是引导发展的第一动力。我校一直以来有着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传统和文化,立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按照“育人为本、面向全体、融入体系、协同推进”的基本思路,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现已逐步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实现了创新驱动创业的高层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学校的新名片。目前,我校已获批教育部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中南地区首个“中美创客交流中心”。
(前六届全国“互联网+”大赛各高校获金奖数)
“十三五”期间,我校年立项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00余项,覆盖到70%本科生。在“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本科)”榜单中位居全国第2。学校承办了首届“创青春”和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第二届和第三届“互联网+”大赛中连续两年金奖总数均居全国第一;在前六届“互联网+”大赛中累计获18金10银5铜,金奖数位居全国第2;连续5年获得“先进集体奖”,连续3年获得“红旅先进集体奖”。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大赛、全国首届法医学本科技能竞赛、来华留学生临床思维与技能竞赛中,我校学生均获得最高奖项。一批优秀校友登上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上榜人数全国领先。华中大创新创业现象备受社会赞誉。
(师生代表参加第六届“互联网+”大赛)
回眸“十三五”,是华中大砥砺奋进,成绩斐然的五年,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作为大学之根本,人才培养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化改革,乘势而上,为努力“建设一流本科,培养一流人才”,实现“十四五”规划宏伟目标而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