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校庆·院史回眸】基础医学院:杏林育人百余载 基础强国奔一流
发布时间:2022.05.26

来源:基础医学院 编辑:汪伟颋 浏览次数: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1907年10月,秉持“医院能救人于一时,学堂能救人于复世”的理念,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博士在上海创办德文医学堂,暨基础医学院的前身,从此开启现代医学教育之路,至今115载未曾间断。百余年历史,百余年辉煌,基础医学院始终与国家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在服务国家和人民重大需求中发展壮大,是我国医学教育发展史上的经典标本和真实索引,培养近十万计优秀医药卫生人才,为推动我国现代医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为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为探究医学生命科学重大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

 

开创八馆 济世天下


 

——办医学教育救亡图存。1907年10月,德国人埃里希·宝隆大夫在上海创办德文医学堂,首批8名医学生开始学习解剖学、生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1908年更名“同济德文医学堂”,学生增加至82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学堂逐渐发展壮大,1927年8月更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据1934年《第一次中国教育年签》统计,当时中国公立大学中设医科者仅6所,同济医学院的设备齐全,规模最大,建有解剖学馆、生理学馆、组织学馆、药物学馆、病理学馆、细菌学馆、生化学馆等基础医学相关学馆,在校医科学生204人,居六校之冠。德文医学堂从建设之初就采用了全套德国医学教育体制和课程安排,依靠德裔师资力量,采用德文教材,按照德国大学医科的考试规则进行毕业考试,使医学堂的教育质量在开始阶段就有较高的起点。学制八年,德文预科三年、医预科三年、医正科三年。其中德国生理学家史图博教授1924年应聘任教,直至1951年5月返回德国,在中国27载,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急需医学人才。1912-1937年间,多数毕业生选择留学德国,许多学成回国后都成为医学教育的栋梁,包括:中国生物物理学奠基人贝时璋、病理学家梁伯强、现代药理学奠基人吕富华、微生物学家杜公振、现代免疫学创始人谢毓晋等,他们都是我国医学界泰斗级人物

 

 

——同济“长征”路。1937年8月,淞沪会战后,学校师生同舟共济,辗转跋涉千里,由上海西迁入大后方,途经浙赣桂滇,1940年10月到达四川宜宾和南溪。1946年7月,迁回上海。在西迁的九年“长征”中,师生齐心协力,在危难艰苦中,仍坚持进行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积极支持抗日前线,协助入迁地服务人民健康,探索救亡图存之路。1941年,同济医学院迁入地李庄突发“春瘟”,俗称“痹病”。时任细菌学副教授杜公振临危受命,开展深入动物实验和调查研究,查出病因系食盐中含有毒氯化钡所致,并研究提出芒硝沉淀、分离的科学手段,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成果以《痹病之研究》发表,获1943年全国应用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

 

 

——在传染病防治中建功立业。上个世纪,国人饱受血吸虫病之殇,消灭血吸虫病就需要控制和消灭钉螺。1936年,年仅36岁的寄生虫病学家李赋京教授在安徽发现了一种钉螺(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后经国际专家组织鉴定,命名为“安徽李氏钉螺(Oncomelania anhuinensis Li)”,这是在20世纪30年代科学领域,极少数以中国人命名的发现之一。1948年创立寄生虫学馆,姚永政教授担任首任主任,他是我国人体寄生虫学奠基人之一。在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首次证实中华白蛉是传播黑热病的主要媒介,发现了皮肤利仕曼病,首次证实“瘴气”就是恶性疟疾,首先发现广宾县有日本血吸虫病,发现“姚氏钉螺”等,受邀担任国际联盟卫生部疟疾荣誉通讯委员。2018年已故李赋京教授荣获“全国血防先驱”称号,已故姚永政教授和已故魏德祥教授荣获“全国血防先驱提名”称号。

 

 

——内迁武汉。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中南同济医学院”。一大批师生克服重重困难,从上海迁往武汉,在跑马场和农田上建立新校。同年,免疫学家冯新为教授和寄生虫学家姚永政教授等一批师生积极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1955年3月完成迁汉工作。

 

 

 

辉煌创院 杏林标杆

 

——武汉创院。1955年5月1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复,同意成立基础医学部,微生物学家杜公振教授为首任主任(院长)。基础医学部成立后,由解剖学馆、组织学馆、细菌学馆、生理学馆、生化学馆、药理学馆、寄生虫学馆、病理学馆等8大学馆和化学科、物理科、生物科、外语科、体育科等5个公共基础科改名重组成14个教研组。1960年短暂举办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和药理学4个医学基础专业。1965年经我国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经络研究室,1984年改为神经生物学教研室。1978年,基础医学部将病理学教研室分成病理解剖学教研室和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将解剖组胚教研室分成解剖学教研室和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恢复基础部生物学教研室。1982年增设法医学教研室。1984年成立医学遗传学研究室。1985年成立基础医学研究所,下设11个研究室,法医学教研室从基础医学部分离,独立成为法医学系。1991年外语教研室从基础医学部分离,独立成为外语部。

 

 

1993年5月25日,基础医学部更名为基础医学院。原由教务处管理的计算机中心划归基础医学院,电镜室划归病理教研室。1997年,体育教研室从基础医学院分离,并组成体育部。1999年,成立机能学中心实验室,2000年成立形态学中心实验室和细胞分子生物学中心实验室。

 

——人才济济。20世纪50年代,原武汉医学院获批一级教授11个,其中基础医学部有5个,人数居于全国前列,他们是解剖学家李赋京、生物化学家梁之彦、免疫学家谢毓晋、病理学家杨述祖和寄生虫学家姚永政,10个教研室主任均为德国博士或有海外留学经历。老一辈基础医学专家在血吸虫病、烧热病、低钾软病、农民肺、西汉古尸研究等重大疾病或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解决了危及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著名的病理学家杨述祖教授,1935年获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学博士,是第一位获日本国医学博士的中国人。他长期从事寄生虫病的病理研究,取得重要发现。1953年同济医院著名内科学家邵丙扬教授,在杨述祖教授研究基础上发明了酒石酸锑钾三日疗法治疗血吸虫病,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为五百万患者解除了病痛,成为当年血防科技重大成果。杨述祖教授耗费7年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影响最大的临床病理参考书《外科病理学》,1996年获原卫生部医药杰出著作一等奖。病理学家武忠弼教授,是中国超微病理学的开拓者和中国古病理学开拓者之一,是我国最早应用电镜技术专家之一,1972年参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1975年主持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墓西汉古尸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湖北科技大会甲等奖。他积极推动中德交流,1985年德国政府授予其“大十字勋章”,2002年授予“星级大十字勋章”,是同时获两项殊荣的唯一中国人。改革开放后,学院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参与各项医药卫生重大科技问题攻关。1999年,解剖学朱长庚教授获学校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成果2000年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

 

 

——医学教育的一面旗帜。从严治教、从严治学闻名全国,是我国医学人才培养和医学教育教材建设的一面旗帜。江明性、冯新为、武忠弼教授分别担任《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原卫生部规划教材前三版主编。杨焜教授担任《生理学》共同主编。魏祖期教授主编原卫生部规划教材、新世纪课程教材《基础化学(第五版)》。担任《病原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计算机》《实用解剖学》《免疫学》等面向21世纪教材主编。《病理学》《医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病理生理学》等一批教材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全国一级教授、生物化学系首位主任梁之彦编著了我国第一部生化高级参考书《生理化学》,被原卫生部指定为高等医药院校参考书。1978年姚永政教授主编的《人体寄生虫实用图谱》获全国科学大会一等奖。1988年,石佑恩教授牵头“寄生虫学教学新模式”获国家教学成果优秀奖。1991年寄生虫教研室被中宣部、国家教委、全国总工会评为“教书育人先进集体”

 

 

1956年9月29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原高教部和国家统计局批准,招收副博士12名,其中基础学部招收10名,学制四年。198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学院成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9个,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1个,第三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3个。1991年建立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建立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强院 建功时代

 

合校后,适应学科发展需要,2001年学院内部重组,成立11个系、2个中心。2005年,数理计算机中心、医学化学系,按学科归并到学校相关学院。2008年,细胞生物学科归并到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医学生物学系更名医学遗传学系。2017年,原人体解剖学系分为人体解剖学系、组织学与胚胎学系。2018年,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体化运行。通过不断优化,最终形成涵盖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四个一级学科的人体解剖学系、组织学与胚胎学系、病理学系、病原生物学系、药理学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神经生物学系、医学遗传学系、生理学系、病理生理学系、免疫学系等11个系和1个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科水平快速提升2007年,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入选国家重点学科,药理学和中西医结合基础入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2008年,基础医学、生物学入选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017年、2021年基础医学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围绕重大疾病研究和生物医学科学前沿问题,形成脑医学、药物药理学、细胞与分子遗传学、代谢与免疫学、感知生物学等5大发展方向。支撑临床医学和药理与毒理学两个学科进入世界ESI前1‰;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精神病与心理学全部进入世界ESI前1%。教育部对基础医学第一轮“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评价为:学科整体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显著,成长提升程度非常显著。

 

 

——深入推进人才强院。新世纪前后,学院先后从海外引进王建枝、李和、陈建国、鲁友明、黄波、史岸冰等一批杰出人才,在以石佑恩、朱长庚、龚非力、王迪浔、沈关心、冯作化、冯友梅、向继洲等为代表的学科带头人引领下,王芳、朱铃强、刘超红、张冬雷、朱莉萍、季维克等为代表的青年人才快速成长。2007年以来,着力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共选派72位教师出国研修。2012年实施综合改革,推进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分类上岗,实现分类激励和分类发展。2015年以来,学院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共引进54人,2/3为海外人才,1/4入选国家级人才。学院教师队伍现有国家千人计划学者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长江学者7人,国家杰青4人,国家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青千13人,优青5人,海外优青1人,青年拔尖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3人,湖北高层次人才38人次,教师78%具有海外一流大学留学经历。

 

 

——人才培养保持优势。连续四轮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人才培养质量居全国前列。学院先后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国家级金课7门,全国第二,全校第一。2009年以来,在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六年制中德实验班中稳步推进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改革。2016年,开办“医学实验技术”(医学科学实验班)本科专业。2019年开办基础医学本科专业,2020年入选“强基计划”和首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0。2011年获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2019年获首届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大赛一等奖。2021年获全国第十七届“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特等奖。累计获全国“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17项,获奖总数居全国第一。优良学风班比例80%,本科生深造率达80%,形成了“学在同济,严在基础”的良好学风。2005年曾金华教授牵头的“以培养能力为主线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7年陈建国教授牵头的“创建‘六轮齐驱,四能并举’全方位立体化育人模式,培养八年制卓越医学人才”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主编及副主编各类国家级规划教材18本。2021年陈建国教授第二主编的《药理学》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李和教授主编的《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技术》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刘文琪教授副主编的《人体寄生虫学》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建院以来,毕业学生成长为国际国内院士21位,原卫生部部长1位、副部长2位。

 

 

——科学研究跨越式发展。2007年,“神经系统重大疾病”实验室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建枝教授牵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及其保护”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2010年,陈建国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牵头973项目,“武汉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为国家首批15个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2011年,“药物靶点研究与药效学评价”实验室获批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13年,陈建国教授牵头的“心境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及干预策略”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脑研究所”挂牌成立,组建脑科学研究团队。近五年来,科研经费以20%速度递增,项目结构不断优化,总合同经费超3亿元。陈建国教授牵头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1项,鲁友明教授牵头的“记忆神经环路与分子机制”和陈建国教授牵头的“神经精神药物药理”双双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为医学院首次,另获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等80余项。2018年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论文,实现主刊零的突破,在Nature Biotechnology、Cell Stem Cell、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Neuroscience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2010年,王建枝教授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现了同济医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奖零的突破。另获教育部、中华医学会、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6项。

 

 

 

——国际交流持续提质增速1984年武忠弼教授和裘法祖教授共同倡议,成立中国-德国医学协会,成为中德医学交流的重要纽带,先后600余名专业人员赴德进修,260人获博士学位,德国前总统科尔、德国前总理谢尔、前总理默克尔先后来校访问2020年首次获批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暨“111计划”),获批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2项,获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0项。培育中德、中美、中瑞、中加、中意等5个国际联合实验室。连续举办五届“国际神经疾病大会”。建设来华留学培养基地1个,招收留学生1172人。本科生、研究生出国率分别为8%和15%。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提升。接受中央巡视组两轮现场巡视和校内巡视,党的领导不断强化,党的建设不断完善。4人接受央视等官方主流媒体采访,2020年退休党支部获湖北省离退休“示范党支部”。近五年,学院获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疫情防控先进集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离退休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工会”“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等10余次,为学校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王芳获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王小川获湖北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60余位教师获校伯乐奖、三育人奖、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班主任等荣誉称号。一批教师获得国际国内荣誉称号,武忠弼教授当选德国自然科学院院士,王迪浔教授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石佑恩教授获全国教育系统劳模,李和教授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王建枝教授获全国师德标兵称号,鲁友明教授获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踔厉奋发 矢志一流

 

跨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基础人坚守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初心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己任,踔厉奋发,聚力内涵发展,乘着“双一流”建设的东风,笃行不怠,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基础医学学科。

 

——建设一流的学科。围绕重大医学科学前沿问题和重大疾病需求,聚焦脑医学、药物药理学和感知生物学三大研究方向,支持细胞与分子遗传学、代谢与免疫学两个研究领域,打造优势学科群,引领脑医药学等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实现学科整体实力居国内前列的目标。

 

——培养一流的人才。立德树人机制逐步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成,涵养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具备医学科学家潜质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更加完善。打造高水平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研究型、创新型现代医学科学人才。课程体系更加完备,课程思政课全面覆盖,建成研究生创新课程体系,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为“学在华中大、学医在同济”靓丽名片的核心建设者。

 

——汇聚一流的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机制更加完善,“四有”好老师培育体系初步建成,涌现一批先进典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升,教师敬业立学、崇德尚美呈现新风貌。坚持引育并举,建设核心人才队伍,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和学科领军人物,培养一批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储备一批具有强大发展潜力青年才俊。人才队伍吸引力更强、成长更快、梯队结构更合理,师资队伍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才高地初步建成。

 

——孕育一流的成果。坚持“四个面向”,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健康中国。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脑医药学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建成国际一流的“脑医药学基础前沿科学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出一批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原创性、标志性成果。面向经济主战场和人民健康生命,重点在重大慢性疾病、人畜共患传染病、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转化、治疗靶点开展系统性探索,取得关键突破,进一步发挥基础医学对疾病防控和转化应用的支撑作用。

 

——打造一流的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传统与现代交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举、学术自由与严谨诚信并重,中国特色与全球视野相结合的文化。擦亮“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品牌,培养师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坚定服务国家、造福人类的责任感、使命感。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培育“坚持规则、追求卓越、团结协作、求真务实、严谨笃学、竞争开放、人文情怀”的基础医学“Deutsch(同济)”文化。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基础人将“双一流”建设重任扛在肩上,凝聚全院智慧,乘势而上,赓续求是精神,践行创新使命,努力把一流学科建设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为一流医学院、一流大学和现代化强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