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启学院篇章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前身为华中工学院公共课教研室俄文教研组,始建于1953年。1959年,学校建立基础课部,下设有外语教研室,设俄文教研组和英文教研组,后增设了日语教研组。
1980年,外语系正式组成,于1981年9月招收了科技英语专业的首届本科生。7年之后的1988年,又招收了日语专业首届本科生。2000年5月合校后,原华中理工大学外语系、原同济医科大学外语部以及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外语教研室合并,称为华中科技大学外语系。积累5年后,2005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正式成立,下设英语系、日语系、德语系、大学外语教学中心。此后,外国语学院规模继续扩大,2009年3月组建了翻译系,2011年10月组建了法语系。
1986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设立了专门用途英语(后更名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点,是全国理工科院校外语专业中最早建立的硕士点之一。而今,学院已拥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和德语语言文学等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9年,学院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成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学院现建有湖北省语言学习示范中心,各种语言类实验室软硬件齐全。
风雨兼程路、悠悠七十载,从初创到多语种、多学科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外院人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追求卓越、力争一流、稳步前进,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步。
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
奠基·促学科建设
外国语学院现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2016年QS现代语言学科全球排名中,外国语学院位列前200名,国内高校前10名;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中,排名挺进了前16%。而“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级,在参评高校中也位列前20%~30%。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以外语教育研究、翻译研究、外国文学研究和外国语言研究为优势方向,以具有学科交叉特色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为新的学科增长点。
外语教育研究领域具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研究基础。这一领域以二语习得、自主学习、语言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师发展为主要研究领域,高质量成果迭出,国内影响力与日俱增。其中,学术带头人徐锦芬教授在SSCI及CSSCI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80多篇,出版专著和主编各类教材30多部;在2009年学科高被引作者前100名排行中,位列全国外语学科第4位;分别于2017和2020年入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两次语言学学科均排名12)。学术新秀李成陈则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关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阶段和农村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发表了SSCI、CSSCI来源期刊研究型论文共20余篇,其中5篇论文入选了“ESI高被引论文”。
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团队
翻译研究领域则凸显理工优势、对接国家战略,以科技翻译、文学翻译、翻译教学和口译研究为骨干方向,注重学科交叉性和创新性,逐步形成了国内翻译研究的师资高地和研究重阵,在国内外的翻译研究领域形成了越来越突出的影响力。在这一领域中,老中青相结合的教研团队师资结构合理。其中,学术带头人许明武教授长期致力于科技翻译研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国社科等多项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成果被广泛引用;黄勤教授和王树槐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翻译、翻译教学和批评研究,主持国社科等多项课题,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力;青年教师梁林歆主要致力于典籍英译与形象建构研究,担任国际多家翻译学刊物编委与书评主编,入选湖北省人才项目;潘峰老师主攻语料库翻译学,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此外,张易凡、丁珣和朱浩然等老师的口译服务质量享誉华中地区,曾为国内外领导人,数位诺奖得主、国内外顶尖学者提供口译服务,为武汉军运会、武汉网球公开赛等大型赛事提供语言服务。这一领域研究通过教研工作及社会服务,以全球话语能力建设提升服务“国之大者”能力,以更好地助力“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好中国声音”。
翻译研究中心教师团队
外国文学研究领域聚焦于国内外文学领域前沿问题,重视理论探索与文本分析相结合,在西方文论、外国儿童文学、英美小说研究、德语经典文学和中德文学关系等领域涌现出了多项显示度高的标志性成果,基于跨学科的文化比较与跨文化研究也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学术队伍以中青年学者为主,包括两名外籍专任教师,其中三位老师入选华中卓越学者。至今,该领域已累计发表国际A&HCI期刊论文和国内CSSCI期刊论文两百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主持国家级项目近10项。陈后亮教授的“后理论”研究、惠海峰教授的儿童文学研究、谭渊教授的中德文学关系研究皆在国内外学界有一定影响。惠海峰教授受邀担任国际儿童文学著名期刊编委,谭渊教授入选2018年度“洪堡学者·资深学者项目”。
比较文化(文学)研究中心教师团队
外国语言研究领域的国际化特色明显,以学术英语研究、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计算语言学和计量语言学为优势研究领域,具备创新性跨学科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实力雄厚两大优势。该领域致力于通过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以及神经心理实验等科学研究工具和方法,推动和引领国际国内学术英语、语言认知以及语义演变等前沿领域的发展。学术骨干有潘璠教授、唐旭日教授、黄洁教授和朱浩然副研究员等,他们以学术英语、语言认知、语言演变、语言哲学、实验语音学及双语习得等语言本体和应用研究为主要方向,理论与实践并重,研究成果对于学术写作、词典编撰、情感计算等领域有重要价值。
语言学研究中心教师团队
跨文化与国别区域研究领域是新的学科增长点。该领域教师积极服务国家整体外交战略,具有跨学科、跨国别和跨语种的特点,以跨文化研究、欧洲研究与亚太研究为主体方向,兼顾跨文化与国别区域研究的理论探索与现实应用。该团队将学术研究与咨询服务相结合,努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传播、德法等欧洲主要国家的政治、宗教与历史文化、日本政治与外交等领域取了多项富有创新性的成果。学术骨干彭仁忠教授聚焦于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传播等研究方向;林纯洁博士以德国史、纹章学等领域为研究特色,入选湖北省人才项目和华中卓越学者;王竞超博士以日本政治与外交、亚太国际关系、国别区域研究理论与实践等领域为研究重点,曾多次参与外交部、教育部、湖北省相关专家咨询会议,并向中央办公厅、中央海权办、新华社等部门提交咨询报告多份,多次获得采纳或批示。
国别(区域)研究中心教师团队
初心·育一流人才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外国语学院在“国际化、复合型、精英型”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培养专业知识扎实、人文素养深厚、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社会需要的外语人才。
学院扎实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大学英语”和“英汉互译”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大学英语”和“英汉互译”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大学英语词汇解析”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大学外语系则获批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大学英语》师资团队
图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英汉互译》师资团队
国家级一流课程《大学英语词汇解析》师资团队
学院极为重视外语类保送生招生工作,2017年至2021年保送生占比保持在25%-35%,生源质量结构合理。近十年来,学院本科生每年有三十多项省级及以上的学科竞赛中获奖,在诸如“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写作和阅读大赛、全国高校日本知识大赛和全国高校法语演讲比赛等重量级赛事中,学生纷纷斩获佳绩。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始终受到学院的重视,自2018年来,学院已获批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20项。结束四年大学时光,学生毕业后也广泛受到世界知名学府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青睐。疫情之前,学生的国际交流和国际升学率保持在50%以上,海外升学的学校包括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此外,部分学生也进入了央视国际频道、安永华明会计事务所、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等知名企业。
2019年,外国语学院学生罗含艺荣获CGTN法语全国总决赛第四名。
除承担本学院学生培养外,学院还承担了全校本硕博学生的公共外语教学。学院推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卓有成效,形成了大学英语特色课程体系。大学外语系紧扣新时代大学英语教改要求,锐意改革、大胆创新,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公选课《Husters走世界》,推出英语原著阅读、英语角等课外学习平台,助力学校国际化建设。
2020年秋季学期《Huster走世界》公选课现场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院对标双一流建设目标和新文科发展要求,致力于培养系统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科动态前、具有科研创新精神和能力、能在专门研究领域取得高质量的创造性成果的外语人才。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院始终增强跨学科元素,将新技术元素、跨学科方法融入课程,提升文科研究生的跨学科融通能力,同时利用外籍教师和国际化合作资源,加大国际化课程建设力度。在教师的大力培养下,研究生高水平科研创新成果逐年增加:2016-2021年学生发表发表国际一流期刊和CSSCI期刊论文147篇。2016-2021年,翻译专业硕士生81人次参加了省/区/国家级各类口笔译大赛,1人获全国口译大赛二等奖,2人获全国口译大赛三等奖,1人获得第33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优秀奖,1人获得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类国家级二等奖。近64人获CATTI二级证书,其中1人获得CATTI一级口译证书。
2019年研究生学术年会
布阵·强师资队伍
外国语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62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66人。其中,有1人斩获“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斩获“湖北名师”,5人斩获校“教学名师奖”,1人斩获“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斩获省级人才项目,3人斩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有3位教授还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任职。
2013年度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樊葳葳
2013年度“湖北名师”许明武
通过组建学科团队,整合学科资源,学院形成了一支活跃在学科研究前沿、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在国内学术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队伍。主要包括在国内二语习得与外语教育等领域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徐锦芬教授、在翻译学领域具有很强的学术影响力的许明武教授、德语学科带头人谭渊教授、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陈后亮等等。
学院注重选拔、培养和造就学术梯队,一批年轻学者在各个研究领域迅速成长,在国内逐步形成影响力,如惠海峰、黄洁、林纯洁、梁林歆、李成陈、吴雪、潘峰、朱浩然、王竞超、许方、王烟朦、闫梦珠等。
学院还极为注重人才引进,近十年来从海内外知名高校引进35位青年学者,包括外籍教师2人,师资结构逐步优化。教师能力的提升也得到重视,教师博士化率达到55%。在全院多年的努力下,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考核激励机制,目前50%的教师实现了科学研究常态化。
争先·攀科研高峰
在综合改革政策激励下,学院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自2012年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1项,其中重点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而累计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也达19项。2017年以来,学院教师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了论文265篇,其中7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而在CSSCI及北图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则达到200篇,由此可见,学院的国内外论文发表均位居国内高校前列。2017年以来,学院出版了学术著作74部,获得了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举办了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3场,促进了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学术影响力。国际科研合作方面更是活跃,多位科研骨干曾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等海外名校进行科研合作,2017年以来,他们与国外学者合作发表共30篇(部)论文、专著。
2019年,外国语学院承办第十四届中西部地区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暨翻译研究国际研讨会。
远航·登国际舞台
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外国语学院正在积极开展和稳步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2016年-2019年,学院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开展了“一院一校”计划,积极选派中青年教师及优秀学生赴外交流。近4年来,学院累计派出了23名教学和科研骨干赴该校进行学术访问,并派出了16名学生赴该校学习澳大利亚原住民相关历史和文化。在疫情之前,学院每年都会资助10多名教师出国(境)参加学术会议,参会教师们纷纷在会上宣读论文,和与会学者认真交流,助推了教师们的国际论文发表。
海外孔子学院的建设工作也少不了外国语学院的身影。学院多年来派出多位师生担任孔院的中方院长、汉语教师及志愿者,助力推广传播中国文化。学校在海外共建有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大学孔子学院三所孔子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胡泓、梁丽、江静、余千华、范杏丽、姚霖霜、程进、刘毅曾赴这三所孔子学院担任中方院长。多年来,学院累计派出了十多名教师在这三所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派出了将近60名学生在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担任志愿者,在汉语推广、中国文化传播及促进国际教育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2016年新西兰基督城市政府破例授予首任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胡泓以“荣誉市民”称号。这不仅是对其个人的褒奖,更是对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的高度肯定。
2016年,外国语学院教师、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前任中方院长胡泓获新西兰基督城“荣誉市民”光荣称号。
学院持续推进与海外多所大学合作的学生交换留学项目、实习项目、志愿服务项目等,与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德国罗斯托克大学、瑞士伯尔尼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和新潟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学生出国比例稳步提升。疫情以前,本科生每年参与境外交流项目保持在70人次左右,日语、德语、法语等专业学生本科期间有出国交换经历的人数比例常年保持在60%以上。研究生每年参与境外交流项目保持在20人次左右,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0人次左右。学院高度重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国际组织任职能力,2018年,14级学生王抒晗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实习,实现了我校学生前往国际组织实习“零”的突破。
2019年,外国语学院学子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交换。
担当·履社会责任
自建院以来,外国语学院始终秉持着一颗初心,用世界语言源源不断地讲述着中国故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国家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进,学院师生利用自身语言优势,为中部地区推进国际化战略奠定语言基础。
近年来,学院师生共参与了数百余场湖北省和华中地区国际交流大型活动,担任英、日、德、法等多语种翻译,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法律、医疗等各个领域。谭渊教授曾于2017年11月在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与萨克森州州长斯坦尼斯拉夫·提里希会谈期间担任翻译,2019年9月德国时任总理默克尔访问湖北和华中科技大学期间全程参与接待策划、资料翻译,并担任会谈翻译;张易凡、丁珣、朱浩然等教师作为同声、交替传译员,曾于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及发布会、历届武汉网球公开赛、第二届汉口北“一带一路”市场采购贸易论坛、英国“非凡城市周”等大型国际会议与活动中担任翻译及双语主持,服务对象包括国家副主席王岐山等国家领导人,比利时国王菲利普、英国前首相特蕾莎·梅等外国元首,李嘉诚等商界要人,撒贝宁、李娜等文体界明星。疫情期间,教师广泛参与疫情防控,提供翻译服务。张易凡带领着翻译硕士学生,承担了我国科技部提交给世界卫生组织的新冠疫情防护系列科普文章及防疫科普视频字幕翻译及校对工作,科普视频成片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高度评价;丁珣则于2020年4月19日二十国集团卫生部长视频会议上担任同声传译,服务了多个国家和地区卫生部长及世卫组织负责人等约40人。
2019年,德国时任总理默克尔访问华中科技大学,谭渊教授担任翻译(前排右三、右四分别为默克尔、时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其中间者为谭渊)。
2019年,外国语学院教师张易凡、丁珣担任第七届军人运动会发布会同声传译、交替传译。
由于专业水平扎实,学院教师提供的翻译服务质量享誉湖北省乃至全国。教师们注重将语言服务平台转化为教学资源,他们将学子们带入语言服务场景,鼓励学子参与各项翻译工作。在他们的引导下,学生踊跃参与了第七届世界军运会赛事语言服务、历届武汉网球公开赛、硅谷武汉创业论坛、世界超级计算机峰会等大型国际会议与活动,积极承担着各式各样的语言服务工作。疫情期间,学子投身防疫物资进口相关文件的翻译工作,包括产品说明、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及进出口申报文件等,广受采购部门及医疗单位好评。10名左右学生志愿者加入“A2N小组”等疫情知识宣传自媒体平台,翻译来自《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科学》等防疫相关文章,有效传播防疫措施与常识。据统计,近6年内,学院师生从事的翻译活动共计超过400场。
2018年,外国语学院学子担任武汉网球公开赛志愿者。
除志愿服务外,外国语学院也向社会提供考试及培训服务。外语考试中心于1982年正式建立,承办多种国家级和海外考试,包括托福(TOEFL-iBT)、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GMAT)、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日本语NAT-TEST、托业(TOEIC)、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试(CET-SET)、各语种专业四/八级考试等。截至2019年,考试种类多达16项,每年举办考试190场、服务考生近22000人次。通过高质量的考试服务,外语考试中心已在华中地区形成头部效应。
培训服务的典例则为华中科技大学歌德语言中心,是华中科技大学和德国歌德学院的中德合作项目,成立于2016年,外国语学院作为该项目的牵头单位,负责管理中心的日常运行。项目面向学校师生及湖北武汉地区德语学习者开展语言培训及等级考试,为中德医学人才交流、中南地区中德科技人文交流提供保障。自2017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歌德语言中心已累计为2200多位学员提供语言培训、考试服务。
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歌德语言中心签约仪式举行。
面对新的挑战和发展战略机遇期,学院将继续遵循“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对标我校“双一流”建设,敢于竞争,善于转化,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在投身学术科研、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和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建设高水平的外语学科,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有家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有专业本领的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