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校庆·院史回眸】新闻学院:四十载求新博闻 融合发展共奏华章
发布时间:2022.07.19

来源:新闻学院 编辑:罗祎 浏览次数:

39年前,华中工学院顺应时代的呼唤,创办了国内工科院校的第一个新闻传播学专业,领一时的风气之先。39年来,通过几代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励精图治、辛勤耕耘,新闻系成功地实现了从单一新闻专业向多学科专业、从单一本科层次向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多层次、从单一教学功能向教学科研并重的多功能综合性学院的转型,如今的新闻与信息学院已跻身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第一梯队。

 

筚路蓝缕,首创文理交叉特色


学院发展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校(时为“华中工学院”)以朱九思校长为代表的决策者高瞻远瞩,提出要把学校办成以理工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1982年11月,学校向教育部报送的《今后设想和十年规划(第二稿)》中,新闻学被列入计划新增专业。1983年5月,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新闻教育会议,着重讨论了我国新闻教育的发展规划问题。随后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新闻教育工作的意见》。学校抓住机遇,率先在国内理工院校中设立新闻学专业。1983年10月,新闻学院的前身新闻系成立。由此,学校新闻教育办学正式拉开历史序幕。

 

作为国内理工科大学的第一个新闻学专业,如何发展并没前例可循。千头万绪,先抓人的工作。报人出身的朱九思校长提出,教师必须受过新闻专业科班教育,还要有媒体工作实际经验。于是,教师在“教新闻”之前,必须会“干新闻”。多数教师来自新闻媒体单位,如来自湖北日报的汪新源、湖北广播电台的程道才。依托学校学科门类众多、实力强劲的理工科专业,融合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师资力量得以大大增强。

 

在学校支持下,新闻系在东五楼建成了配备放大机和全套冲洗设备的8个暗室,进口了日本索尼的广播三管摄像机、录像机、编辑机、监视器等设备。校领导及新闻系筹建组更是早下功夫,积极收集和购买图书资料,新闻系很快积累了一批建国前和国外的报刊影印本。国内数一数二的先进摄影、电视设备,丰富而宝贵的图书资料,为新闻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硬件基础。

 

在办学理念上,如何突出特色?朱九思校长和第一届系领导班子定下了“文理交叉”的基调,果断地将高等数学、计算机语言、科学技术史、驾驶汽车等纳入课程体系,邀请校内理工专业的专家教授给新闻系办科学专题讲座,让学生的视野思维紧紧和科学前沿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的知识体系复合多元,让文科人才在科技的沃土中孕育,这一做法令学界、业界耳目一新。

 

在招生上,新闻系先招干修班,目的一是“练兵”,让零教学经验的老师与有工作经验的干部生教学相长;二是占先机,培养各地新闻业务骨干,不仅扩大了影响,还能促进校企合作。在积累了一定教学和管理实践后,1984年,新闻系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并创办了《改革与信息报》,举办了全国首届新闻新学科学术研讨会、参与承办了全国首次“史沫特莱在中国”学术研讨会,影响广泛。

 

图为首届本科生毕业合影

 

薪火相传,探索学科发展新突破


经过近十余年的发展,新闻系在“文理交叉”的发展之路,不断探索,稳扎稳打,实现各项突破。1996年,获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与此同时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1998年4月,学校党委决定让新闻系脱离文学院,成立学院。学校(时为华中理工大学)周济校长结合信息社会的时代大背景和学校对跨学科的整体性的前瞻性的设计以及期许,提出新闻学院要加上“信息”二字。4月28日,新闻系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合并组建华中理工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思路上,学院提出“实行新闻学与传播学并重,人文、社科与信息学科大跨度交叉,传播文化与传播科技紧密结合,培养既有扎实的人文、社科功底,又能掌握现代传播工具的现代化新闻与信息传播人才”。

 

1998年,学院在全国首创网络新闻传播班,这是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上的重要创新实践。学院在全校理科二年级学生中选拔学生,实行“2+2”的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工程设计能力、熟练的计算机技术、优秀的新闻采编水平。2000年6月,首届网络新闻传播班22名毕业生被各大媒体“一抢而空”,再次引发教育界和新闻界的广泛讨论。

 

与此同时,新闻学院在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建构了本硕博贯通式培养。2000年取得传播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全国五家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院校之一。2007年,学院被批准设立新闻与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学院成为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新闻传播学科获批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新闻学和广播电视学专业列入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在教育部发布的学科评估中,新闻学院名列全国第五,初露峥嵘。

 

异军突起,打造华中大新闻教育新模式


创业维艰,守成不易,经过长达30年的不懈努力,新闻学院在学科专业、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华中大新闻教育特色的发展模式。2013年10月4日,来自国内外170多位中外新闻学院院长、新闻传播学者、媒体嘉宾共同庆贺新闻教育创办30周年。时任校长李培根院士在庆祝会上说:“当年喻家山下破土而出的一株幼苗,如今已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新闻学院为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增添了强劲活力”。

 

三十年院庆之际,新闻学院学院请专家编纂了一本50万字《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史稿》,建设了以学院史稿、院训、院徽、院歌、院名石等为依托的文化载体。院训“秉中持正,求新博闻”不仅彰显了学科与专业的特色,而且与校训一脉相承,彼此烘托。学院文化的繁荣,增强了师生对于学院、专业、学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合作,促进了学院的发展。

 

学院强调学者治院,重视人才建设。为了营造潜心科研的氛围,激发教师的活力,2014年,学院打破常规,从优秀青年副教授中破格遴选了两个博士导师。同时,学院向社会募集资金,首创冠名教授岗位,受到学界好评。

 

学院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重视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2017年,新闻学院作为学校第一批实施按学科大类招生改革的单位,开始实施新闻、广电、广告三个专业统一招生和培养。同时本着“校院共建、本硕共享、内外联通”的原则,设立了24家北上广深主流权威媒体实践基地。学院在此期间先后获批多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课;1人获评2016年度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获得2016年度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全省五一劳动奖章,“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评论员——华中科技大学评论学社创新评论人才培养之路”获得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在科研平台建设上,由新闻学院负责牵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外文局、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等参与的“国家传播战略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心于2018年1月更名为“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学科建设上,学院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公共关系学博士点,成为国内第一个二级学科公共关系学博士点;科研成果上,学院平均每年立项3项国家课题,成为国内A刊论文发表大户。在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新闻学院获评A档,名列全国第三。至此,经过30年的建设,“华中大新闻教育模式”已然成型,并得到业界、教育界的高度认可。

 

 

追求卓越,育栋梁创一流开辟新征程


在新的历史时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计算传播等新型技术背景对新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如何进一步凸显学院学科交叉的专业培养特色?新闻学子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如何发挥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智库的社会影响力,服务国家传播战略?学院积极谋划,整合资源,在组织建设、教学科研、人才梯队、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以党旗领航为龙头,群雁齐飞展新姿


学院党委以党建为龙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及学校党代会等精神,加强基层组织和师生党员队伍建设,师生先进事迹不断涌现。近五年,学院累计3名教工、7名学生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5个党支部被评为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获评先锋党支部4次,成功创建荣誉班级“胡吉伟班”2个。本科生低年级党支部微党课被选送到教育部“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实践创新实干路,助推青年中国梦》获湖北省“书记好党课”二等奖、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优秀奖。学生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被用人单位广受认可。40余名毕业生投身选调,志愿服务基层。1人入选全国青马班,30余人入选校级青马班。连续5年获评范敬宜新闻学子奖。获大计赛、大广赛奖项近百项。80人任武汉世界军运会志愿者,114人任抗疫志愿者(含1名首批疫苗接种志愿者),1人当选荆楚高校禁毒宣传形象大使。毕业电影连续拍摄11部,获全国教学创新项目,成为了兼具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校园文化建设品牌。


2019年,湖北省委宣传部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新闻学院正式启动,学院进入部校共建新闻学院(2019-2021年)行列。学院每年获得300万元拨款用于课程体系建设、马新观实践育人、学术交流、学科建设和博后学术研究。


——以全媒体融合为契机,守正创新育新人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成效显著。2018年赵振宇教授领衔的《新闻评论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曹林,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马璐璐……一批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出,成为新一代的“意见领袖”,其中多人获得中国新闻奖,学院被誉为“新闻评论的黄埔军校”。同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卓越新闻传播人才2.0计划,学院全面启动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改革,研讨人才培养模式由“文工交叉”向“多学科融合”转变。2020年,在学校支持下,学院投入1600万建设了的全媒体创新实验中心。实验中心深度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成为传播校园文化、展示新闻学子风采的重要载体。同时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新闻周、品牌周、新闻传播大讲堂、博闻课堂、光明课堂、攀登工作坊等特色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坚实的脚力、明亮的眼力、睿智的脑力、深耕的笔力”。


学院在构建大思政体系和课程思政等方面力争上游,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举办“马新观”大讲堂,党委委员集体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学原理》获校课程思政“一院一品”立项。2021年,学院牵头制定学校《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指南》,编写新闻学院课程思政案例集。二是将“社会认知实践课程”写入人才培养方案。自2017年开展以来累计近1000人次组成近140支实践认知队伍深入全国各地,交出360余份宣传报道,得到新华网等权威媒体广泛报道,先后获得人民网“全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育项目三等奖”、团中央“全国大学生’一带一路’暑期社会实践十佳团队”等。三是加强校内外协同育人,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共建实践基地,2020年与光明日报人事部共建“光明新闻创新实践中心”。


图为讲好华中大战疫故事实践队获全国“最佳实践团队”


图为与光明日报社人事部签约共建“光明新闻创新实践中心”


学院整体氛围良好,结构呈现中青年学者实力雄厚的橄榄球型,是一支开放、有活力、有创造力的优秀教师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3名、专职博士后6名,教师队伍中现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名、青年长江学者1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1名、国家文化名家与“四个一批”人才1名、国家广电系统领军人才1名、湖北楚天学子3名、湖北优秀社科人才2名、武汉黄鹤英才1名,1名青年教师首次入选校学术新人奖,9名教师入选华中卓越学者岗(占比20%)。


——以国家战略传播为突破,讲好中国故事传新声


目前,学院通过专业交叉的路径,凝练学科方向,基本上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史论、新媒体传播、战略传播为支点的品字型学科布局。近年来在科研立项、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上成绩显著。


在科研立项和获奖方面,近四年获批承担27项国家社科/自科项目,4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承担28项教育部等中央部委项目,获教育部优秀成果奖2项、湖北省社科成果奖9项。陆续推出一批科研成果,如系列知名学术会议——国家传播战略高峰论坛、公关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智能传播与健康治理国际学术会议、中国媒介考古工作坊、新闻传播史论课程群教学改革研讨会等,系列理论与应用丛书——国家形象蓝皮书、新媒体社会责任蓝皮书、喻园新闻传播学者论、媒介与文明译丛、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译丛、智能传播丛书等。


在平台建设方面,2018年,学院牵头成立“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中心”,2019年6月与中国外文局达成战略合作,以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共建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由中国外文局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作为学术支持承办的“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已举办两届,培育出了如《护心跑男》《继往开来》等数百部反映时代主题又震撼人心的好作品。


2021年12月,学院在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取得突破,“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近四年学院提交资政报告40余篇,并获得省部级重要领导批示。


——以“家文化”为纽带,同心逐梦谱新篇


从1983年的初创到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引领,新闻学院的精神文化代代相传。从老一辈学者笔耕不辍的开创精神,到领军中年学者不断奋进的示范精神,再到新青年学者创新进取的拼搏精神,这三种精神在学院文化中占据绝对主流,形成了团结一心、积极进取的良好文化氛围,得到同行兄弟院校的肯定和赞许。


2018年,学院大楼东六楼重新改造,让每位老师都有了一间“拎包入住”的温馨工作室。在新闻传播学科创建35周年之际,学院吹响“回忆集结号”,以57位教职工的回忆录为基础,出版了《三十五年回眸:喻家山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情缘》,每一篇文章、每一行文字都体现了老师们对新闻学院深厚的感情。


拼搏进取、风清气正、团结友善、携手成长,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学院形成了宝贵的“家文化”。“家文化”在一次次师生下午茶、师生趣味运动会、传统节日联欢会、毕业嗨歌会等活动中得以升华和传承,也成为了学院持续发展的最大内驱力。


图为学院定期举办师生运动会,丰富师生生活,增强学院凝聚力


海纳百川气象万千,岁月激流奔腾不息,新闻学院将于明年迎来四十华诞。在时代大潮中破浪前行的新闻学院,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技术进步、全球化发展和行业变革的当今时代,新闻传播实践处于革命性的转折点上,对于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发展而言,这是激动人心的时代机遇。新闻学院将审时度势,奋发作为,推进多学科融合,坚守自身的追求与品格,彰显特色、矢志一流,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新闻传播学科,为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与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积极贡献。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