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明确要求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认真落实教育部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为”方针,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持续提升导师队伍水平,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加快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华中大力量。
1984年,学校设立研究生院,是全国高校首批设立的22所研究生院之一,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涌现出一批以中国两院院士、“人民英雄”、“时代楷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中国好医生”等为代表的杰出校友。
研究生教育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传承发扬“党旗领航”红色传统,不断擦亮“学在华中大”“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张名片。2012年至2021年的十年间,学校共授予博士学位14686人、硕士学位78039人,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近年来,学校成立一流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出台《加快一流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加强顶层设计,扎实推进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努力让更多研究生站到创新最前沿。
坚持党旗领航,坚持育德铸魂,厚植家国情怀
夯实思政教育,强化价值引领
——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提升思政课程水平,组建教授团队,打造博士研究生精品思政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深度解读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与当代世界。重点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研究生课程《引力实验原理》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相关教师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牵头主编《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面向全国各高校等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培训20余场。
校党委书记李元元为2022级研究生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校长尤政主讲《百年中国》思政公选课
物理学院《引力实验原理》入选2021年教育部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学讲结合传播红色信仰。组建研究生红色理论学讲团,深入全校500余个党支部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依托学讲团推出110余门专题微党课,开展1300余场宣讲,15万余人次参加,让青年在“学讲”中持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相关工作得到新华社、人民网、教育部和湖北省党史学习教育简报等报道,团队工作案例入选湖北省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主编的《党史学习教育典型案例》。
研究生红色理论学讲团深入朋辈群体开展宣讲
——开展实践育人“百千万工程”。选派百支实践队伍、千名研究生赴全国各地开展实践,并通过交流宣讲辐射万名研究生,其中“喻竹计划”足迹遍布全国14省26市,将基层实际需要与研究生专业知识、职业发展相融合,着力提升研究生治国理政实战能力。2012年以来,近2万人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1.3万人到国防军工、大型国企就业。2016年,我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政工作,构建以“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为核心,“科学研究方法论坛”为内环支撑,《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课程为外环辐射的育人体系。“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已举办311期,邀请200余位两院院士,100余位学术大师来校与青年学子面对面探讨科学精神的真谛,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图灵奖和菲尔兹奖获得者各1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位。学校与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荆楚科学家精神大讲堂”,打造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教育传播的标杆示范。
丁烈云院士做客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310期
选树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引领
——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已成功开展12届研究生“红色楷模”评选创建工作,累计评选120余个样板党支部和240余名党员标兵。打造“头雁领航”“研究生青马班”等思政品牌,每年培养1000余名研究生骨干,带头“听党话、跟党走”。2019年以来,学校有2个研究生党支部获评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1个研究生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3名研究生党员获评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红色楷模”系列评选活动持续开展
研究生青马班2021届学员结业仪式举行
——不断丰富德育形式。依托“弘德讲坛”“人生·事业·国家”讲座等载体,邀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党员、业界杰出人士等来校分享,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抓住重要节点和学习契机,开展“百个党支部讲好百个党史故事”创意传播大赛等赛事。3名研究生作品获“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活动国家级奖励,3名研究生获评“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创作《青春献给祖国》《我们的新时代》《华中大青年同心战疫》等作品,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政教育。
感动中国人物王百姓做客第26期弘德讲坛
研究生党支部献礼建党百年党史歌唱大赛
坚持“四个面向”,扎根祖国大地,培养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
深化科教协同,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促进科教融合。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以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为支撑,充分发挥以“四颗明珠”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的育人作用,引导研究生深度参与到导师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学校8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是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学生第二作者,研究生成为学校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基础医学院博士生罗超受邀在2018年世界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年会作大会报告,并受邀参加2020年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等。
2022年图计算团队研究生研发的图计算机DepGraph性能再次打破世界记录,登顶全球最权威图计算榜单
化学学院“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2019届博士生张哲野发表学术论文32篇
——推动学科交叉创新。学校于2007年率先启动创新研究院建设,打造多学科交叉优秀博士生培养的特区,已建成4个特色研究中心,22个“登峰计划”团队、126个学科交叉创新团队。2012年以来,创新研究院累计招收学科交叉博士生1000余人,这些研究生在Science、Nature、Cell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参与撰写学术著作36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55项,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例如:材料学院2017级硕士生孟锦涛和团队首创的对流增强型自分层储能电池,打破了传统电池薄层堆叠的设计模式,简化了电池结构,被业内专家誉为电池行业的“一场革新”。
机械学院刘世元教授团队围绕精密机械、仪器科学、集成电路等交叉融合,着力培养研究生基础创新与应用转化能力
——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出台研究生实践与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引导研究生积极参加全国“互联网+”“挑战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在历年全国各项大学生创新赛事中都取得优异成绩。“十三五”期间,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累计获得特等奖1项、全国一等奖29项、二等奖116项、三等奖150项、优秀组织单位奖28项,排名全国高校前列。2021年我校成功承办第三届“光谷杯”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开创“校地办赛”新模式,促成武汉市委组织部同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签署长期合作协议。
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校地校企联合育人。面向经济主战场,瞄准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基地、聘请企业导师等形式,搭建校地校企联合育人平台,着力培养大批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校内实践基地(平台)建设实现全覆盖,培育了约340个校企实践基地。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钢铁(集团)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获得“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高电压新技术科学训练营”入选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相关成果获“全国高校教师自制实验仪器设备创新大赛”一等奖。光学与电子信息与国家存储器基地(长江存储)、烽火通信等联合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受到企业高度肯定。
学校与烽火通信等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2022年,学校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试点建设的十所高校之一,全方位实施产教融合,着力打造以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工程硕博士培养特区。
——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与地方政府共建15个工业技术研究院,其中我校广东工研院被中央媒体誉为“全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典型代表”。
华中科技大学广东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作“创业路上的担当精神”专题报告
机械学院2016级专硕李扬威在工研院实习期间,独立设计并调试完成被进口垄断的光纤拉锥设备一套;工程博士李斌参与“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项目研制,该项目获得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带动了国产激光焊接和切割装备的跨越式发展。生命学院研究生团队长驻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开展金线莲培育种植、普洱熟茶加工工艺研究,为当地技术人员开展培训指导。建规学院研究生团队33次前往临翔区开展实地调研工作,参与编制项目规划12项,助力乡村振兴。
生命学院研究生在临翔科技创新研究院开展生物计划研究实地调研
建规学院“非遗扶贫”研究生团队十余次赴云南临沧开展实地调研
深化医教协同,培养卓越医学人才
——全面谋划创新型研究生培养。实施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前沿科技创新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支撑卓越医学研究生培养,构建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连续6年获批医学类国家基金项目超过300项/年,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条件保障。医学领域近十年获国家科技奖15项,其中2018年获国家科技奖3项。
——深化推进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聚焦临床能力培养,强化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提升研究生的临床医师岗位胜任水平和创新能力。2014年以来,“四证合一”硕士毕业生备受青睐。教学改革和管理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医药科工作委员会“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成果奖”2项,成为“医教协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优秀典型。
附属同济医院对医学生的临床轮转培训考核管理系统获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成果奖
——推进“医学+”复合型研究生培养。利用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积极推进“医学+X”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和机制,跨学科培养一流博士生,2016年以来建设医学交叉创新团队42个、研究生交叉课程10门、交叉基金132项。在Nature、Science、Cell上发表医学类论文7篇,2018级博士生张博的“全球首创的全数字PET系统及产业化”医工交叉项目获2019年“互联网+”大赛金奖。
生命学院2018级博士生张博获“互联网+”大赛金奖
完善育人体系,加快内涵发展,提升培养质量
优化结构布局,凸显优势特色
——优化学位点布局。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主动布局、自主增设战略性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空间安全”“外国语言文学”“法学”“口腔医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设“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2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设“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等。2019年,学校获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同年,全校44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全部一次性通过国家合格评估,学位点建设与管理的质量意识大幅提高。
——优化招生规模和结构。学校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优化结构、适度发展为原则,稳定学术学位硕士生规模,适度扩大博士生规模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不断优化招生计划资源配置,基础计划以优化学科布局和学科生态为主;专项计划向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平台、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和战略必争的重点学科领域等倾斜,例如扩大麻醉、感染、重症、儿科研究生招生规模,优化医学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公共卫生、网络安全、马克思主义理论、集成电路、储能技术等国家关键领域急需专项计划也予以大力支持。
压实育人责任,提升导师队伍水平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强高水平师资的培养与引进,现有博士生导师2070余人,硕士生导师368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9人,国家高层次人才410余人。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引导激励教师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涌现一批师德师风先进典型,例如:“用钢铁意志书写人生”的崔崑院士当选全国道德模范,基础医学教师团队和数字化材料成形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陈孝平、胡豫、刘良等6名导师获得全国第二届创新争先奖等。
材料学院数字化材料成形导师团队践行“勤奋求是、团结创新、笃行有为”的家国情怀引领创新人才全面成长
——加强导师岗位管理。出台并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强化导师的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构建“网络—学校—院系”三级导师培训体系,实现导师培训全覆盖。建立研究生思想教育、教务管理和导师指导的联动机制,切实保障导师按照规章制度严格研究生学业管理。加强导师考核,优化导师选聘办法,建立招生资格年审制度,实行进退有序的动态管理。
扩大交流合作,提升全球竞争力
——提升研究生国际素养。“十三五”期间,我校研究生赴国(境)国际交流总人数4949人次,其中,赴国外参加国际会议人数为3498人次,国家留学基金委派出人数为431人次,校内短期研修项目出国658人次,其他形式出国人数为362人次。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有效提升了我校研究生学术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打造来华留学品牌。深化中德交流,与德国3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及医院合作,每年举办中德医学交流周,建成武汉中德友好医院。推进国际研究生的趋同化管理和培养工作,严格规范国际学生学位授予管理,切实提升了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与管理水平。近十年,培养国际研究生3844人,境外高校研究生来校交流1650人。2020年9月,德国总理默克尔来我校访问演讲,充分肯定了我校的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工作,“留学华中大”品牌越来越响亮。
——拓展知华友华“朋友圈”。通过组织基层实践活动、云考察等形式,培养知华友华助华的各类国际人才。例如:与商务部高端援外学历项目“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培养相结合,2017年以来,培养了168位“一带一路”国家的中高层政府技术官员,助力我国5G技术和产业在沿线国家落地应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累计招收300余位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成功助力“中国之治”域外分享,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取得更广泛共识。
严格过程管理,加强质量保障
——深化招生考试改革。根据不同院系和学科制定个性化招生宣传方案,充分发挥院系和导师作用,着力提升生源质量。全面推进按一级学科招生、命题,优化初试科目和内容,强化复试考核,加强能力考查,注重综合评价。全面实行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打破“唯分数论”,强化对思想政治表现、综合素质、学术潜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考查。2020年疫情期间,开创性地实现了近万人次的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云复试”监督工作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作为经验典型进行报道。
——持续推进分类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坚持科教结合、军民融合,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坚持医教协同、产教融合。探索构建不同类型研究生分层分类培养方案和学业评价体系,系统梳理课程体系。优化调整研究生学制,博士生学制调整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缩短为6年;工程类专业硕士学制调整为3年,落实企业实习实践环节,扎实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
——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建成630门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33门专业学位研究生高水平实验课程,率先编撰“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验课程”系列教材、“交叉学科研究生高水平课程”系列教材。研究生院牵头完成的“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和物理学院完成的“研究生三阶段九步骤科研管理办法与实践”分别获2016年和2018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学校获得“案例中心杯”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决赛全国一等奖,3名教师获得全国百优案例。2020年5位教师获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题案例。
凝练实验课程创新成果,率先在国内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验课程》系列教材
“研究生三阶段九步骤科研管理办法与实践”项目获第三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
“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获第三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
——狠抓学位论文质量。学校重新修订各学科博士学位质量标准,从规范性要求、过程性要求和创新性要求三方面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作出明确规定。根据学科特色完善各个学科的博士学位质量标准,健全分类多维的质量评价体系。全面推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开展末位10%和培养年限超过6年的博士学位论文重点审核工作,持续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在“院系学科分委员会全面审核+学校委员会抽查审核”基础上,增设督导委员会、国际研究生和涉密论文审查委员会,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砥砺奋进新征程,扬帆起航再出发。学校研究生教育将继续致力于“培养有品德有品质有品位的卓越人才”“让研究生站到创新最前沿”,持续探索学研产用一体化育人新体系,着力打造立德树人新模式、科技攻坚新力量、人才队伍新高地、对外开放新典范、区域发展新引擎,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国家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