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家教学成果奖】能源学院:融通“教学-科研-思政” 培养“三强一优”创新人才
发布时间:2023.08.04

来源:本科生院 能源学院 编辑:张雯怡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是华中科技大学建校时创办的院(系)之一,具有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三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和全国“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12个国家级、7个国际化及5个省部级平台,获得7项国家级和1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主持和承担大量国家级、省部级或企业科研项目,数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为适应能源发展方式的绿色重大转型对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学院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重要论述,面向碳达峰与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在项目负责人陈刚教授的带领下,团队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明晰能源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路径,依托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及国家首批重点学科和“双一流”建设学科,形成了自主学习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优(“三强一优”)的能源动力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完成了教学成果“融通教学-科研-思政的‘四新三高二化’能源动力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果完成人名单:陈刚,姚洪,方庆艳,成晓北,孙伟,张燕平,王晓墨,杨军,罗小兵,张立麒,杨昆,叶晓明,张成,何国庚,张师帅),荣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本科)二等奖。



成果提出并践行了教学、科研、思政融通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校、院两级教师与学生评价导向机制重构,构建了“四新三高二化”的能源动力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能源动力专业新工科教学育人体系,开展“四新”(新时代课程思政,新课程体系与内容、新教学模式与技术、新考评方法与改进机制)教学设计与实践。建立了高水平科研资源育人途径,将“三高”(高等级科研平台、高层次科研团队、高水平科研成果)科研创新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创立了新时代“1125”育人机制,建立“1125”育人小组(1名导师、1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组成育人小组,共同指导5名本科生),实施“二化”(专业化、个性化)思政教育。



成果实施以来,育人成效突出,学生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学生获评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涌现出“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等一大批优秀集体,呈现出“优秀集体群”现象;本科生100%参加课外科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都显著提升。专业与教学建设创佳绩,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个专业获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先后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入选教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校版)》教材,工程热物理系党支部获评湖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教师获宝钢教育奖、全国高校辅导员“特别表现”奖等各类教学与思政奖270余人次。



成果影响广泛,出版教材被全国100多所高校使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先进压水堆核电厂运行及典型事故虚拟仿真实验》以双语形式开发,面向国外内学生及公众开放。能动1507班参与团中央《共青团公开课之“三会两制一课”》专题视频课拍摄,在全国推广(全国仅2所学校)。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