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3月29日,中国激光杂志社发布“2024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和“2024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提名奖,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陆培祥、周月明教授团队和陈炜、刘宗豪教授团队成果入选“2024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基础研究类),张新亮、董建绩教授团队成果入选“2024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提名奖(应用研究类)。
2024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基础研究类):
光电离非偶级阿秒动力学

陆培祥、周月明团队及合作者将光电子干涉方法拓展到光电离非偶极作用的阿秒动力学研究中,提出了非偶极阿秒光电子干涉仪,以皮米精度测量到了氦原子光电离过程中激光磁场驱动的光电子运动,并揭示了光电离电四极跃迁和电偶极跃迁之间约15as的时间延迟,将阿秒技术的应用从偶极相互作用区拓展到非偶极相互作用区。
埋底界面分子杂化策略实现高性能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陈炜、刘宗豪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分子杂化策略,通过在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埋底界面共组装Me-4PACz和NA分子,实现了26.54%的准稳态权威认证效率,打破了此前26.1%的世界纪录。该策略兼具大面积工艺兼容性,在11.1cm⟡孔径面积的组件上实现22.74%的认证效率,为同类器件最高之一。这一成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2024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提名奖(应用研究类):
训算一体多模态光学推理芯片

张新亮、董建绩团队提出了“训算一体”架构的衍射神经网络计算芯片,实现了光学计算芯片的实时训练,并分别完成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模态信息的推理任务,算力达到217TOPS,计算延迟仅为30ps,开发了光学人工智能推理的演示样机,实时展示参数训练过程和最终推理结果,多模态光学模拟计算芯片可支撑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全面提升。
据悉,“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评选活动由中国激光杂志社发起,至今已成功举办19届,旨在促进中国优秀光学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推动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
完整入选名单链接:
https://www.opticsjournal.net/CL/ZGGX?type=view&postid=PT250312000087c9e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