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3月31日,我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与新成立的设计学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设计学院基本情况和发展目标等进行介绍。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张凯介绍相关情况,设计学院院长蔡新元教授现场答记者问。发布会由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新闻中心主任詹健主持。

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新闻中心主任詹健:
各位记者朋友们下午好!欢迎参加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发布会。
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的时代浪潮中,“人工智能+艺术”已成为驱动教育创新与产业革新的关键领域。当前设计学科正迎来全新发展机遇,这既是高校积极落实“人工智能+”行动的生动实践,也是以科技助力文化传承创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
为加快建强设计学科,推动跨学科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探索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建设新范式,2025年3月,华科大整合优势资源,正式成立设计学院。今天,我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与设计学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大家详细介绍新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目标等,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华科大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张凯、设计学院院长蔡新元教授。
首先有请张凯处长介绍相关情况。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张凯: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发布会,共同见证华科大设计学院的扬帆启航。我是学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张凯。下面我将围绕我校设计学院的战略缘起、设计学科建设的历史脉络及新时代下设计学院的发展重任,为大家做简要阐述。
锚定国家战略需求,融聚创新核心动能,华科大设计学院秉使命而立、向新而生。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了“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性。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将推进“四新”建设融入构建一流大学体系、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升级现有学科专业体系、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加快培养紧缺人才的布局,凸显了“四新”建设与学科优化、创新能力跃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及时代新人培育之间的紧密联系,是高等教育应对未来挑战的先手布局。
当今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重塑着我们的世界。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传统产业形态,更在艺术创作、文化传承等新兴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
华科大设计学院应国之所需破势而出。学院将着重实施“新工科+新文科”的融合发展策略,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给教育、产业及社会结构带来的深远变革,以人工智能为牵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并具备全球视野的高水平设计学科体系。
学校历经七十余载风雨洗礼,学科经过三十余年精心耕耘,为学院未来的发展铺设了具备无限可能的道路。
作为国家985、211工程建设高校和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华中科技大学经过70余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具备中国特色并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现有4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46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覆盖了11大学科门类。
1997年和1998年,我校先后成立设计学系和工业设计系,并于2000年分别将两个系调整至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经过近30年建设,设计学科已经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于2011年设立了一级学科硕士点,2013年获评湖北省重点学科。近年来,我校在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上持续深耕,主动谋划布局,自主增设了一批聚焦于战略前沿与新兴交叉领域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022年,教育部将“设计学”调整至交叉学科门类,为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设计学的发展呈现出交叉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特点,综合类院校在设计学领域的建设优势日益显著,国内外也有顶尖的综合类高校依托设计学,发掘出了新的学科增长点。
立足新时代,华科大设计学院将勇立人工智能发展潮头,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着力打造“AI+设计”的创新范式,构建面向未来的融合型设计教育新体系。
从全球来看,MIT媒体实验室通过跨学科的前沿探索,正以“科技赋能艺术”的理念引领学科交叉风潮。在我国,部分顶尖高校也在积极探索设计教育的新路径。这预示着“人工智能+艺术”正在成为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突破口。现阶段,设计学科的发展乘风而起、趁势而上,既是对“人工智能+”的积极回应,更是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选择。
本次华科大成立设计学院,正是学校加快建强设计学科、以“大美育”推动学校“更人文”、推动跨学科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深入探索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建设新范式的重要战略举措。设计学院的成立将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动能,主要体现在三大核心领域:学科建设上,设计学科将实现飞跃式提升,凭借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催生出更多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人才培养方面,美育育人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强化,设计思维将作为“五育融合”的强大引擎,共同塑造一个科学与艺术并重、创新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生态;在学校发展方面,设计学院将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点,通过提升文化创新能级和国际化水平,显著增强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
各位媒体朋友,设计学院的成立是华科大加强交叉学科布局,促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千帆竞发,山遥水阔,面向未来,我们相信,在全体华科大师生校友的不断创新探索下,设计学院必将成长为孕育创新思想的沃土、培养设计英才的摇篮,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华中科技大学也将大力促进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学科交叉与融合,为建设科技强国、文化强国贡献更多智慧!谢谢大家!
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新闻中心主任詹健:
谢谢张凯处长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由蔡新元院长回答问题。请各位记者朋友提问前,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光明日报记者:
我们知道,近两年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在这个背景下,在华科大这样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整合成立的设计学院,有什么独特优势,未来的发展路径是怎样的?
设计学院院长蔡新元:
在国家“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深度重塑教育与产业格局的时代背景下,华科大以高度的前瞻性与责任感,于2025年3月正式成立设计学院。这不仅是学校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引领高等教育与社会创新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设计学院的成立,既是学科结构优化的关键节点,更是面向未来构建中国特色设计学科体系、推动“设计强国”建设的具体实践,体现了华科大服务国家战略、勇担时代使命的责任担当。
设计作为连接科技与人文、融合创意与工程的关键纽带,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期。面对全球设计范式从形式美学向系统性、智能化、跨媒介协作转变的大势,华科大洞察时代需求,将设计学科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设计学院将以“交叉创新、服务社会”为使命,聚焦人工智能创意、数字媒体艺术、健康人居环境、智能装备工业设计等前沿领域,积极构建“设计引领+科技创新+产业实践”的融合型创新体系,为未来中国交叉学科设计学的发展及人才培养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
在学生培养方面,设计学院将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的育人理念,构建“课程+竞赛+项目”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科研方面,学院将围绕人工智能创意、数字光影文旅、健康空间设计、智能制造、智能工业软件等交叉学科方向。
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方面,学院将依托光影交互服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党旗领航·光耀神州”文化品牌效应,继续以科技手段传承红色基因、服务文旅融合、传播中华文化,以设计服务国家、连接社会。
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学院将继续与美国哈佛大学、德国国家艺术与媒体中心、法国萨克雷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合作关系。目前已启动“武汉长江国际设计学院”建设,下一步我们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合作教育平台。
华科大设计学院未来将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总体目标,重点推进“设计+”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构建“H型”人才结构,推动设计与人工智能、建筑、医学、工程、人文等深度融合,开展“设计+X”跨学科教学与研究。学院将持续强化生成式设计、智能体验设计等核心课程体系,建设AI+设计的示范教学空间,打造国家级课程与标志性科研成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与科技创新水平。
华科大设计学院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行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学术前沿,培养时代新人,成为中国特色设计学科建设的排头兵、全球设计教育创新的引领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澎湃的“设计力量”。
中国科学报记者:
围绕您刚刚提到的发展理念和路径,设计学院想培养怎样的设计人才?学院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实现这些目标?
设计学院院长蔡新元:
华科大设计学院以“立德树人、服务国家”为根本使命,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交叉背景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设计人才,推动设计学科成为国家文化科技融合和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围绕这一使命,学院将系统推进四项核心举措。一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本-硕-博”一体化结构,推行“设计+X”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跨学科协同育人,注重将人文精神、社会责任和技术素养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实践能力。二是强化高层次人才引领。大力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广泛学术影响力和学科交叉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包括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双一流”重点建设团队及行业领军设计师,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理念先进、能力突出的教学与科研骨干队伍,以人才引领学科发展、带动团队成长。三是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聚焦人工智能创意、数智文旅、健康人居、智能装备设计、文化科技融合等前沿方向和关键领域,推动有组织科研和标志性成果产出,形成科研、教学与产业转化联动的良性机制,增强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能力。四是推进国际合作与社会服务并重。依托学校多学科优势,与世界顶尖设计院校深化合作,打造“武汉长江国际设计学院”国际平台;同时深化设计赋能社会实践,持续推进我校“党旗领航·光耀神州”等文化品牌项目,讲好中国故事,彰显设计的时代价值与社会担当。
通过以上举措,学院将构建一个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以育人为本、科研为基、服务为核的战略格局,努力建成中国特色、国际水准、面向未来的高水平设计学院。
极目新闻记者:
诚如您所说,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那么华科大设计学院在“AI+设计”领域有怎样的战略布局和具体举措?
设计学院院长蔡新元: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设计的思维方式、创作流程与表现手段,已经从辅助工具演化为跨专业协同创新的“新型基础设施”。面对这一颠覆性技术浪潮,华科大设计学院将坚持主动引领、系统布局、价值导向的战略思维,全面构建“AI+设计”融合发展的新生态,努力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科研平台与文化表达等多个层面实现前瞻性突破。
在教育教学方面,学院将人工智能融入核心教学体系,系统建设生成式设计、算法艺术、智能交互等新兴课程模块,推动“设计即计算”的理念在课堂落地。通过跨学科课程群与项目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将AI作为创造性思维工具运用的能力,形成“技术+人文+创意”一体化的设计人才培养结构。
在科研平台与技术支撑方面,我们已经进行了相关探索,我们着力打造“中国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联动全国475所高校,共建“AI+艺术教育”生态体系。同时,自主开发面向高等艺术教育的AI超级计算平台“ARTI Designer XL”,为师生开展智能创作、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高性能支持,构建设计学科面向未来的科研基础设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平台。
在文化表达与价值引领层面,学院深入落实学校提出的两个核心方向:一是“AI+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以人工智能为创作媒介,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生成式再造与数字化传播,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文化表达体系;二是“AI+创意文娱”,聚焦游戏设计、互动影像、虚拟现实、数字人等领域,发展面向数字娱乐与沉浸式体验的新一代设计内容与形式,构建设计引领下的未来数字文化生态。
在师资队伍与生态系统建设方面,学院积极引进“懂技术、通艺术、强实践”的复合型人才,打造集教学、研究、创作、展示于一体的“AI+设计”实验空间,实现从课程到科研、从教学到产业的完整闭环,提升教育体系的内生创新力。
总的来说,华科大设计学院不仅关注技术的演进,更关注设计的文化责任与社会价值。我们以“AI+设计”为契机,重塑设计教育体系,激活中国设计的原创力和文化自信,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精神与全球意义的设计学科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发出中国高校在设计教育与文化创新领域的强音。
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新闻中心主任詹健:
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今天的发布会,我们初步了解了华科大设计学院的基本情况、独特优势、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措施以及学院在“AI+设计”领域的战略布局与具体举措等。
感谢各位发布人的介绍,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也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后续多多关注支持设计学院的发展。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图/记者 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