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在身边 做合格的“第一目击者”
发布时间:2020.01.03

来源:校医院 编辑:郭雨辰 浏览次数:

  2019年12月30日,一位装有心脏支架的老年患者来到我校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取药,中午由他的女儿陪同在同济医学院杏林园食堂二楼就餐。突然,这位患者心脏骤停倒地,被周围师生发现,并及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同时,食堂工作人员迅速取来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开始电击除颤。监控系统显示,11:52 AED开机,11:54 AED完成分析并进行第一次电击除颤,并继续于11:56、11:59、12:01、12:04进行了共计五次电击除颤。经过现场师生员工与赶来的同济医院急救人员合力救助,患者转入同济医院继续抢救(最终患者因心脏疾病去世)。急救过程中,AED的配置和前期校医院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为争取抢救时间起到了辅助作用。



  近年来,全国高校心源性猝死事件屡有发生,这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校园公共安全事件。猝死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而当猝死发生时,如果第一目击者(即事发现场患者身边的人)缺乏必需的急救知识,现场缺乏急救AED设备,患者生还的可能性非常低。


  今年暑假期间,我校安装了61台AED(主校区50台,同济校区11台)。为配合这一重要举措,校医院在常年开展急救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了对AED的使用培训。


急救培训,任重道远


  校医院副院长薛承斌表示,实现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救人、人人能救人的目标,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只有每个人认识到急救的重要性、把学习急救当作无法推卸的社会责任,只有人人都有救人的技能,人人才都有获救的机会,才会多一些生命保障。为此,校医院组建专门团队,配套标准化仪器设备,在校园范围内面向全体教职工及大学生开展急救培训。2019年,校医院共培训在校大学生约1600人;培训AED布点单位及部分院系教职工约1300人,包括保卫处、后勤集团、体育学院、附小、附中、图书馆、学生宿舍楼栋管理员等教职员工。


  为提高我校大学生急救技术普及率,校医院有着这样的设想:先培养出一批学生骨干,再由学生骨干在各自的院系范围内向身边的同学们进行辐射,通过同伴教育,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持续高效地推进急救培训工作。


  11月中下旬,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校医院联合学生工作处,发动全校各院系辅导员老师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报名,得到了近千名同学的热烈回应。


  本次培训分为两部分。12月7、8日及14、15日,校医院特邀湖北省红十字会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中心团队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对其中近200名同学分别开展为期2天的培训,考核合格后发放红十字救护员证。12月12日至28日,近500名同学由校医院组织开展心肺复苏与自动体外除颤器专项培训。28日,邀请湖北省急救中心专家对前期初核合格的47名学生开展首次复核工作。复核合格后将获得湖北省急救中心专项认证证书。





救命神器,就在身边



  AED,全称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稍加培训即能熟练使用,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设备。使用过程中,AED可以自动分析和确定发病者是否需要予以电除颤,AED的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使操作更为简便易行。配合使用AED将极大提高心源性猝死抢救成功率。


  即使没有经过培训,公众仍然可以根据AED的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进行操作。AED正是这样一种“傻瓜式设备”。


AED使用说明


  1、确认患者状态:包括是否失去反应、失去呼吸等,注意拨打120;


  2、打开患者衣物裸露胸部皮肤,打开机箱,取出仪器,按下绿色开关键,按照语音及动画提示进行操作,按照两个电极片的图示分别贴在患者指定部位;


  3、AED自动分析心率,避免接触患者,以免干扰对心率的分析;


  4、当语音提示需要进行除颤时,AED自动选择电流大小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避免靠近患者,按下闪烁的橙色闪电按钮,AED放电一次,进行除颤,患者表现为全身瞬间抖动,之后需继续心肺复苏。放电后AED继续通过动画提示胸外按压及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


  5、AED每2分钟使用一次,即为实施心肺复苏一个周期5个循环所需要的时间。2分钟后,AED将再次进行自动分析及电除颤。


  注意:AED的维护和管理主要通过云平台由校保卫处与校医院进行实时监控,云平台会自动监测AED的电量、信号、位置等情况。AED具有报警功能,非紧急情况请勿随意挪动、挪用。


主校区AED分布地点


  东十二教学楼,西十二教学楼,南三楼,图书馆(新馆/老馆),东校区图书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东校区学一食堂,东校区学二食堂,东园食堂,韵苑食堂,东教工食堂,东一食堂,东二食堂,集贤楼食堂,喻园餐厅,西一食堂,西二食堂,西三食堂,百景园食堂,光谷体育馆,中心操场,东操场,西操场,西体球馆,西健身馆,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保卫处。


同济校区AED分布地点


  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老年干部活动中心,济沁园餐厅,同沁园食堂,杏林园食堂,同德园食堂,足球场,体育馆,外接食堂


结语


  当下,我国面临着心脏骤停患者院外心肺复苏成功率低于1%、心肺复苏技术普及率低于1%的“双低”窘境,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20%的成功率。如果第一目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并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将极大地提高救治的质量与效率,降低死亡率与伤残率。


  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二十七条明确提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组织应当积极开展急救培训,普及急救知识,鼓励医疗卫生人员、经过急救培训的人员积极参与公共场所急救服务。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急救知识和技能的传播普及程度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学校高度重视“第一目击者”的急救互救知识技能的普及培训和落实,校医院将继续大力推进此项工作。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