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大金课】欧阳康: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
发布时间:2023.04.27

来源:哲学学院 编辑:班倩 浏览次数:

课程简介


《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是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教育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重点依托课程。课程内容丰富,分哲学、文化和人生智慧三大部分,共50讲。涉及到元哲学问题和当代科学与实践相关的分支哲学问题,全球视野中的文化与价值问题,多维视野中的人生智慧问题,尤其倡导爱智、求真、向善、致美与崇圣的人生价值取向。整个课程设置由问题出发,由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深入浅出,说理充分,资料翔实,生动鲜活,适合各个基础层面的学习者研修和参考。课程充分重视哲学的价值引领和实践指导功能,秉持“以哲学思维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处处体现着启迪智慧,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使命,承担着启发思想、温润心灵的教育职责。通过与学生一道探讨“我是谁?”“哲学是什么?”“何为文化自觉?”“如何塑造卓越人生?”等问题,帮助学习者提升对哲学问题的领悟,拓展文化视野,增强人生感悟与思想自觉。


负责人及团队介绍



欧阳康,哲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主任,国家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组部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长江特岗学者”,“华中卓越学者领军岗”教授,哲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欧阳康教授独著和主编有《社会认识论导论》《哲学研究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等30余部著作,主编教育部和湖北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统编教材,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00余篇,主持数十项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20余次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优秀成果奖,数十次出国出境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研究,指导了百余名硕士和博士。


欧阳康教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入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和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2019年入选中组部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020年入选湖北省首届“最美社科人”、教育部“长江特岗学者”等。主持完成国家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目前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驱动地方治理现代化综合研究”首席专家。


欧阳康教授主讲第二批及第六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哲学导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人文社会科学哲学”、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2022年,依托社会认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等多门国家级网络课程,教育部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单位中设立“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欧阳康教授担任该教研室带头人(主任)。


通过围绕对“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教育教学实践与社会传播效益研究,课程团队取得以下成果:第一,“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的教育教学材料(大纲、课件、参考书目),专题视频讲座共50讲,平均每讲约20分钟;第二,在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网开设了“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线上教学课程,每学期一次,一共开设十期,目前尚在开设中,仅前九期选课人数累计已超42000人次;第三,在相关权威专业期刊公开发表“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社会传播效益相关系列研究学术论文两篇,B刊、C刊(扩展版)论文各一篇;第四,本课程2020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课程类)”,2022年成为教育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重点依托课程。


课程建设理念与举措


本课程建设坚持:第一,以哲学思维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本课程充分重视哲学的价值引领和实践指导功能,秉持“以哲学思维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课程处处体现着启迪智慧,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使命,承担着启发思想、温润心灵的教育职责。特别设置的“文化”与“人生智慧”版块是本课程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第二,强调问题意识与对话意识。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始终贯彻问题意识与对话意识,教学风格极具启发性与开放性。首先,课程由哲学的“有定论”与“无定论”、“万能论”与“无用论”、“永恒论”与“终结论”等争论谈起,逐渐展开对哲学基本问题和学科体系的介绍,每一讲都由问题开始。其次,课程立足实践,关注现实,用哲学思维对包括全球化、现代化、“中国梦”在内的当代中国及世界的文化与价值问题进行剖析,也从人的本质属性、价值实现及人生境界的提升等方面探讨了个体生命的重大问题。另外,主讲教师将个人生命体验融入授课内容中,介绍了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哲学问题,以及自己学习和研究的思想历程。第三,将教学与科研结合。本课程十分重视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主讲教师欧阳康教授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其重要学术成果——社会认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哲学。前者从哲学高度探讨了人类社会的自我认识问题,后者对人文社会科学进行了整体性反思与审视,具有高度前沿性与独创性。另外,本课程的运行情况与2018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社会传播效益”的研究相互打通,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本课程通过名师主讲、优质视频、测验考试和互动交流,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打造优秀慕课,切实提升哲学传播力和教育力。“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的主讲教师由欧阳康教授担任。作为国家“万人计划”遴选的教学名师之一,他是新中国培养成长起来的专家,曾经当过知识青年、铁路工人,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经过十年寒窗苦读,1988年他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获 得 博 士 学 位,此 后 在 高 校 从 教30余年,一直活跃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课程内容汇聚了他多年的哲学与文化研究成果和人生经验,体现了其深厚的学术功力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课程从围绕哲学的争论谈起,多方位探讨了哲学“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等元哲学问题,设置了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真理观、实践观、逻辑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法哲学、性别哲学、教育哲学、历史哲学、社会认识论、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生态哲学、宗教哲学、政治哲学等分支哲学问题,探讨了全球视野中的文化与价值问题,以及多维视野中的人生智慧问题。课程内容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层层递进,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课程视频制作精美,充分考虑了移动用户的使用习惯,方便学习者利用零星时间轻松学习。测验考试部分设计力求做到基础知识与理论思维考察并重,鼓励学习者独立思考,以培养批判性思维。互动交流部分鼓励学习者在思想碰撞中实现了多维思考,培养了发散性思维。主讲教师全程参与讨论、答疑等线上交流,注重思维引导,师生互动密切,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学习共同体氛围。



课程建设与推广应用效果



本课程2020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课程类),2022年成为教育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重点依托课程。课程自2018年11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首次上线,目前已开课九轮,引发了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热烈反响,截至第九轮课程结束,选课人数累计超42000人,获得4.8分的好评。结合课程数据分析,尽管课程视频数量较多,达到50集,且节奏较为紧凑,但由于其说理充分,思想性强,知识含量高,学习者仍然积极跟进观看课程视频,参与测验,完成作业,并能参加期末考试。同时,本课程在华中科技大学设置了校内同步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分别与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以及学校本科生文科平台课《哲学导论》关联,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为主要授课方式,保障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课程本身设置“通俗易懂,适合入门者学习”“内容丰富,知识容量大”“系统深入,专业性强”“关注重大问题,视野开阔”“联系现实生活,具有实用性”。课程共享范围广泛,学员大多数为社会学习者,该群体年龄跨度大,其中不乏60岁以上大龄学习者,他们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