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张舒雅
“当真正做到科技竞争前沿,就更能领会‘做惊天动地事,当隐姓埋名人’的深刻含义。”钟胜教授说。2024年五一假期,当人们徜徉于山水之间,与亲朋共叙天伦之时,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钟胜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正昼夜奋战为一个重要的航天项目进行某重要节点前的最后调试,以“假期”为“工期”,用汗水和行动助力航天梦腾飞。被团队工作精神和人才培养模式深深触动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九总体设计部特致感谢信,将这个“低调、出活”的科研团队故事带到了我们面前。该项目也见证了华中科技大学在卓越工程师创新工程教育领域的成功实践,成为人才培养方式的成功典范。
顶天立地 追求卓越:助力国家重大工程
“我们团队希望用实际行动践行校长的理念,顶天立地,追求卓越。”钟胜教授如是说,“这不是一个实验室演示项目,而是国家未来可能正式装备的研制任务。”他坚定地表示,“高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买不来、求不来,只能靠自主创新。”
作为科研人员,他们深知这项任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承载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每一个环节,每一步突破,都是为国家在“卡脖子”技术领域取得独立性与自主性做出贡献。“当你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每一个突破都会带来无比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不在于项目是否公开,而在于内心深处那份对国家的贡献。”钟胜教授说道。在他看来,正是这份责任感推动团队不断探索创新,为国家重大工程注入新的动力。
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困难与挑战不期而遇。然而,正是在一次次的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团队凝聚出更为强大的动力。谈及团队面临的难点与挑战,邹旭老师总结道:“进度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一是时间紧,任务重,进度拖不得;二是系统涉及多项前沿技术,团队需要在有限时间内突破关键技术;三是该领域的特殊性要求不允许出任何差错,需要对出现过的问题进行准确定位、对机理进行清楚分析、对故障进行稳定复现、采取措施有效应对、对其他潜在类似问题还要进行举一反三,这都是工程领域科学问题的真正挑战。
“国家给的任务节点容不得丝毫推脱,而且整个任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我们团队承担的部分可以看作是一个子系统,如果我们交付慢一点,也会对其他环节造成影响。”
服务国家 合作奉献:扎实作风赢得行业口碑
“多年来,我们团队始终秉持服务国家、务实创新、合作奉献的理念。”颜露新教授自豪地表示,“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务实作风,赢得了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可。”团队在行业内的口碑,不是依靠一时一事,而是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精耕细作积累而成。“这么多年,我们把用户做服了。”钟胜教授笑着说。
成就源于众人合力,成功来自团队齐心,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每位成员的付出。邹旭老师说,“繁琐的排查过程和漫长的分析过程对成员耐心和毅力提出了高要求,而团队协作在攻克难关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多次强调,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离不开一批又一批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团队成员倪启源博士表示,面对困难时,成就感是他们坚持下去的原因,这种成就感不仅来自个人,更源自那份传承与坚守团队精神的动力。
对于九部的感谢信,团队表示这既是一种认可与信任,更是一种鞭策。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持“追求卓越、务实创新、合作奉献”的精神为我国科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卓越工程师何以“卓越”?
作为华中科技大学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九总体设计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联培博士生,倪启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无热血不青春”。
从2024年1月开始,项目团队嵌入式软件组常驻九部开展联合调试工作。即便在除夕前夕武汉遭遇冻雨天气之时,他们依然坚守岗位,确保项目进度不受影响。在5月4日青年节这天,倪启源和团队成员更是选择通宵工作,只为确保项目按期完成节点目标。这种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赢得了航天科工九部的高度赞誉。
钟胜教授表示:“倪启源等同学的成长历程,正是华中科技大学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落到实处的生动写照。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学生们在实战中成长,在创新中成才,这正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精髓所在。”“对拥有优势工科的华中科技大学来说,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特色更是优势。”他强调,“具有科学家精神的卓越工程师需要不断创新,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前沿问题,才能推动国家装备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作为“首批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国家的崇高使命,致力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推动工程教育改革,积极探索新时代“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路径。钟胜团队的实践不仅展现了将前沿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成效,更证明了产学研协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这一探索与实践,也充分彰显了学校立德树人、培养新时代工程人才的使命担当。
未来,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将继续响应国家的号召,深化校企合作,拓展校企联合培养的广度与深度,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精英,推动工程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贡献更多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