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设计师谈艺术:不如跨界
发布时间:2014.06.06

来源:记者团 编辑:余璐遥 周慧 见习编辑 刘梦婷 浏览次数:

 
 
(图片由启明学院提供)

    新闻网讯(记者团 袁小也)6月5日晚7点,2014年第三期特优生沙龙在南四楼锁石咖啡厅举办,META跨界实验室导师左颂玟、武汉渲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昱谷与特优生们分别进行了交流。


左颂玟:不想只做一个普通的设计师

    通往南四楼建规学院图书馆的道路上,笼罩着一片由我校建规学院META跨界实验室设计的交互式建筑“参数云”。三根木条勾勒出云的轮廓,被吊起的“云线”依次排开,漆成或棕或白的光影。一路走来,仿佛光线穿透云层,洒满了图书馆前的小径。

    左颂玟介绍,参数化设计方法优化了“云”的长度和形态,创造出了一个编织的表皮,极大地增强了通往图书馆的方向感和韵律感。

    在参数化设计领域,左颂玟的成就远非同龄人可及,他是香港参数化设计协会联合创始人,中国数字建筑设计专委会联合发起人,毕业后第一份作品是香港西九龙总站的设计。
 
    虽然所学的专业是建筑,左颂玟表示,自己并不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建筑师,而要将技术融入设计理念,“自己写代码”。他所设计的香港高铁站的模型便充分运用了参数化设计这一理念,展开设计图,高铁站框架的每一个弧度都用数学方法计算过。

    在左颂玟看来,技术员搭配设计师,能让设计更有灵感。然而在华中大这所建筑专业的“新八校”里,拥有联创、冰岩作坊等技术团队,却没有学生设计团队。“大学给了我更大的可能性,学术第一的理念让一些无法与公司共享的信息能充分流通。”左颂玟说,他所建立的Meta跨界实验室就是想弥补华中大的这一缺憾。

    由他带领的HACKDAY编程大赛冠军团队,就是一个典型的跨界产物。团队成员中,建筑系的王世浩和电信系的罗志文共同开发的游戏脉冲式赛车,将艺术的场景与代码完美融合,初步实践了特优生跨界合作的理念。

李昱谷:用工业革命式的思维做艺术

    李昱谷与特优生们分享的则是游戏中的艺术与技术。这位来自新西兰的“数码雕塑家”认为,美学是有逻辑的,它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撑。 

    李昱谷喜欢研究20世纪西方艺术史,在阅读中,他发现工业革命极大地影响着艺术的发展。莫奈的印象主义作品是在色彩学、光影学的研究中诞生的,而这些学科的细分正是工业革命造成的社会化大分工的产物。

    在他看来,色彩学光影学都是有逻辑的,表现在游戏中,就是一个画面的模型、贴图等艺术要素。通过画面、摄像、剪辑、音乐和技术人员的共同配合,他开发的游戏街头赛车斩获微软大奖,他本人也因此在微软全球艺术家中独占一席。

    “做游戏,实质是在做产业。”在李昱谷的团队里,程序、美术、策划的力量是平均分配的。他始终对“分工”情有独钟,“我们要用工业革命的思维做艺术”。

    沙龙最后,启明学院分管特优生工作的刘玉副院长殷切寄语,希望拥有高加权分数的“学霸”特优生们走出自己的专业圈子,与其他专业的特优生跨界合作,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她表示,启明学院有丰富的名师、资源和命题,学生们应该多申报合适的命题,多输出学术成果。“跨界项目可以像鞭子一样驱动你,让你能文能武,快速成长。”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