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健课:戛然而止的心理治疗之路
发布时间:2016.12.24

来源:记者团 编辑:常少华 见习编辑 文露漪 浏览次数:

■记者团  付蕾 朱雯卿  


2015年9月,“双健课”——一项特殊的课程在华中大开始了试验。“将体育运动与心理教育相互融合”,是创始人体育部老师李萍的初衷,也是她在实验过程中为之努力的事情。然而,在两个学期的实验之后,这项“华科特色课”因为存在与体育课类似的尴尬而被迫取消了。

  

创新还是重复?


  “体育课都应当兼具身心功能,没有必要另开一个重复的课程。”新课程的开设十分谨慎,教育大纲、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都必须完整。经过考虑,教务处没有给双健课批课题号。


  “既然是特色课,那么特色在哪里?”体育部的分管教学副主任蒋玉梅认为,双健课的特色之处在于教学内容和招生对象的特殊性。它与普通体育课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加入了心理辅导的内容,招生对象也应是有心理问题的同学,若是健康的同学来参加意义就不大。她认为,双健课的缺陷在于特色不够明显,导致教务处觉得“双健课的效果普通体育课也能达到”。


而李萍认为,双健课的对象就是有痛苦有烦恼的普通人。“‘双健’的目的在于提高心灵的抵抗力,重在预防,而非治病。好比说,为什么要普法?在你知道法律的情况下,你就会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理问题的预防也是一样。”她希望用这种全新的体育课模式,寻求便于普及的心理治疗方法,帮助更多学生。


对于双健课一时难以被理解一事,这位散发着活力和正能量的体育老师无奈地笑道:“毕竟,缓解压力、放松身心、培养团队精神之类的作用,普通的体育课也会有。而我是想把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糅合在一起,不单单是教完了动作就练那么简单。”


曲折的双健历程


这门课,是李萍一个人的“单打独斗”。与校医院的合作中断,寻找外援失败,校方、学生、家庭的压力,让李萍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但她没有停止促进同学们的身心健康的努力:“为几位学生做双健辅导效果比较好,看到同学的变化和成长特别开心。”


李萍会津津乐道于同学们的变化:“气排球课上,我问一个同学为什么他的球总是会乱转,让他说出来,找原因,不停地引导,到最后让他把刚才的表述重新说一遍,这就是表达能力。”“有时候讲完了,学生还会埋怨‘我真不会说,是你要我说我才说的,’但他其实说的非常好。很多东西我们自己都发现不了。”


在李萍开的公众号“EH双健”里,她介绍道:“通过体育运动中折射出的心理问题,运用团体辅导和团体咨询的方法,达到全员育人和全员自育的目的。李萍希望能通过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交流来引导那些“无法自愈”的学生,开解他们的心结。为了保证课堂质量,李萍会给参加双健班的学生做心理测试和档案,了解他们的问题;课上除了体育教学外,还有一段专门的“围坐谈话”时间。一位上过双健班的同学说:“课上大家会在一起谈心,互相帮助,李老师也会引导你。


“走心”是李萍常常强调的一个词。“双健就是一个走心的过程。它效果和特殊之处需要在过程中体现。”


校医院曾推荐了十几名有需要的同学上这门课。校医院精神科主任肖强说,从了解过的同学情况来看,大家普遍欢迎这种课程。但是衡量一门课的效果除了学生们的直观感受外,也需要数据化的呈现。比如,给参加课程的学生做心理问卷,进行上课前后的分析,通过直观的对比来体现双健课的效果,以此作为开课的论据。而这一点,双健课表现得并不好。


任重而道远 


  对于双健课的暂停,一些学生也感到很遗憾。一位自动化学院的学生表示,课堂上体育与心理两个部分交织进行,相辅相成,不会感觉到那种单纯锻炼一整堂课的乏味与困顿,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关于人际交往的知识。“体育锻炼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人的行为与思想。鼓励这些同学去锻炼,至少比只是在心理辅导室里安慰来得更加积极一些。当然,这个课程也可能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我以为,这个课程确实需要更多人来了解、探索和创新。”

预防医学16级的李建平表示,双健课让他“找到了自己的问题”,帮助他表达自我。“这是门不单教体育运动的课,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课堂上大家互相交流,老师也会引导你。”当问及以后是否会参加类似的课程,他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当然会。


蒋玉梅非常支持双健课,虽然开课受挫,她仍对双健课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将体育和心理相结合,我们学校还是第一个。这门课一定会开下去,只是还需要缓冲的时间。”“如果领导同意,同时有平台和条件的话,我还会考虑继续开课。”李萍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人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该理论重视榜样的作用,强调个人对行为的自我调节,主张建立较高的自信心。李萍老师介绍到,双健课是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以体育运动为手段,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以认知行为的疗法作支撑,对学生进行认知行为健康教育,采用强化、惩罚、塑造、渐隐、连锁的辅导方法,通过人、行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达到消除和改变问题行为并形成良性认知的目的。


而在其他高校,也有性质相似的活动。清华大学开展“新生团队训练营”活动,对象为本科新生,从“团队训练”到“沟通表达”,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讨论和展示,逐步熟悉团队、熟悉自我;广西大学则开展素质拓展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双健课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使体育锻炼和心理辅导相得益彰,仍是一个难题。“身体与心理的健康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