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读书渐成风气 北大千余新生办理助学贷款
发布时间:2001.09.09

来源:宣传部 编辑: 浏览次数:

   -本报北京9月8日电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大三学生小李出语惊人:贷款是为了体会自立的感觉。虽然家境较好,但他还是决定贷款,他认为自己已经成人,有能力也应该自食其力。小李的观点与不少学生不谋而合,北师大的学生小张也选择了贷款,他表示:“如果给我机会重新选择,我还是会贷款读书。”

  新学年开学伊始,助学贷款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近日,记者在北京大学、清华 
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采访时发现,低年级贷款人数大大超过高年级,贷款人数呈逐年迅速上升趋势。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加关注助学贷款,并积极申请助学贷款。

  北大今年有千余新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超过新生总数的三分之一,相比于去年有所增加。北师大今年参加助学贷款的同学也有所增加,以西北楼209室为例,8名学生中就有3人贷款。

  2000年,北师大正式启动助学贷款工作,截至当年11月20日,有57名研究生办理了贷款手续,其中男生36人,女生21人,新生46人,老生11人,硕士生46人,博士生11人,贷款总额超过94万元。2001年上半年又有33人接受助学贷款,总额超过53万元,其中,2000级学生有27人。该校研究生工作部的金庆花老师告诉记者,今年入学的所有非公费研究生都可直接到学校办理贷款手续,目前反映出的趋势是:随着自费生数量的增加,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生选择助学贷款的路子。

  在采访中,许多学生对记者谈到了目前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本科生贷款办理时间一年就一次,错过了就没了;一校一行,学生少了比较和选择;生活费每月250元的限额,不符合北京的实际消费水平;要到指定的地方取钱,不能就近领取;“一贷定终身”,无法更改,不能增减;服务态度不好,宣传跟不上等。但他们纷纷表示,这些问题大多在新学期得到了改进。还有人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如逐步在助学贷款中引入纯商业的操作,引入竞争,与国际接轨;增加一些特色贷款,满足学生多方面的贷款需求等。

  但是,在不少非重点大学特别是那些“冷门”院系,因为就业压力以及相伴的偿还压力,许多贫困学生不得不对贷款敬而远之,把危机转嫁给家里。虽然家里给的钱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却也无可奈何。(本报记者田文生)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