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带着光环,我一直都有
——施倩
12年的新华社,8年的方正集团:作为我校新闻专业第一届毕业生的她,在多年的新闻生涯之后,华丽转身;
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她,成为IT人网好评人物榜排前20位人物中的两位女性之一;
秋高气爽的喻园里,她与记者在八号楼拐角处的阶梯上席地而坐,畅谈一个毕业生的成长心路。
微风袭过,吹落一片枯黄的叶子,落在这位已毕业20年的施倩身上。
一个浪漫主义理想气质的女生
1965年出生在江苏南京的施倩,1984年从江苏码头出发,独自开始在原华中工学院的求学生涯。
高一是理科生的施倩,理想是当一名军医。“可能是对军人有一种崇高的向往,所以不只是一名医生,而是军医。”高二时视力下降,她无法报考上海军医大,班主任建议她改读文科,“读文科以后可以当作家、律师、记者!”这在施倩心中又燃起了新的理想。
在当时大多数人眼中,只有理科读不下去的人才读文科。父母也不同意她弃理从文。到第二个学期,施倩毅然转到了文科班。“我很清楚,我不是为了读大学而读大学,我是为了自己的理想。”
进大学3个月,施倩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年党希望在知识分子中多发展一些党员,而我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优秀分子的团体。”施倩总是向着更高的标杆看齐。
大学4年中,她以年级第一的身份两度当选学习特优生。除此之外,她还担任了学生会副主席。由于各方便表现优异,毕业时,施倩获得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然而,她再次毅然放弃保研,服从分配,到中国最高新闻机构新华社工作。“我只想赶紧工作,把我这几年在学校学到的用到实践中去。我充满了希望与热情!”
2000年,做了12年记者,正值家庭事业稳定之时的施倩,做了一个让周围人惊诧的决定——改投方正。面对所有人的不理解,施倩毅然递上了辞职书。辞职书从领导的桌前被退回,一个月后又被递到领导桌上。已经实现自己新闻理想的施倩觉得,自己有另外一个理想,在别处。
“理想不等于目标,不是一个具象的东西,它戴着一个光环,充满浪漫、美好与激情。我一直都有。”
一个脚踏实地实现价值的女人
“你是哪个学校的?”
“华工(原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简称)。”
“啊?华工还有新闻啊?”
20年前,一个理工科背景大学里的文科生,难免受到质疑。但初到新华社的施倩,并没有把这样的质疑放在心上。她知道大家只是惊讶当年的华工有文科,并不是质疑她的能力。
“我的工作能力体现我的价值。”施倩自信地说。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对新闻理想的追求。
她从一名普通的记者做到主任编辑,参与了“两会”、澳门回归等重大战役性报道,并采写过一系列有关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深度报道。
1998年的一天,施倩在办公室接到一个湖北省谷城县农民打来的电话,对方向她反映自己外甥被老师体罚的事情。施倩立即打电话给新华社湖北分社的记者,让他去谷城县调查此事,并指导完成了当时引起强烈反响的 《老师,放下你的拳头——对一些体罚学生事件》的调查。
“离开新华社这样的公职单位,去一个你完全不了解的高新技术企业,你能做什么?”
2000年,决定从新华社离职的施倩,再次受到质疑。
她仍义无反顾。“虽然不知道到方正能做什么,但我坚信那里可以体现我的价值。”
施倩到方正后的职务是董事会秘书、总裁助理,“是个很虚的职位。” 但凭借12年的记者经历,施倩知道自己在公司品牌管理及推广方面可以大有作为,“我是做工作,不是谋职位。”
就从这个极其考验一个人协调能力和执行力的职位开始,一步一步,水到渠成,成为方正集团的副总裁,施倩完成了这一个华丽转身。
一个有意识无意识做公益的副总裁
“凄惨、悲凉的镜头自5月12日以来不停地在我们的视线里出现;对生命的叹息、哀痛也从未停止在脑海里萦绕。这是我们这些天必须面对的苦难!也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相信很多的人和我们一样在哀悼的同时也在执着地寻求救助的方式——今天,我们还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施倩在一篇《永不终结的爱》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施倩和她所在的方正集团及其员工第一时间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捐物。19日,施倩飞赴四川组织采购救灾物品,及时将30吨八宝粥、矿泉水、奶粉、饼干和棉被送到灾民手中。
捧着从地震重灾区北川中学的废墟中捡来的作业本,千里迢迢从北京赶往灾区送交救援物资的施倩心中一阵刺痛,不可遏止的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
5月27日,受央视国际(cctv.com)邀请,施倩参加主题为“大灾现大爱,患难见真情”的爱心访谈时特别谈到方正是“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做社会的公益。
最近,新东方总裁俞敏洪一次谈到他大学打开水的事,勾起了施倩的回忆。她大学四年每次打水,寝室只要有空的水壶,她都会将它们灌满。施倩说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也从来没想过从中能得到什么。要不是俞敏洪提起,她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曾经也是这样。
“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成为习惯,也就变成了生命的一部分。”她对方正集团“有意识无意识”做社会公益的文化理念认可,和自己四年的无意识帮人打水是一脉相承的。
记者团:您说过华中科技大学品牌影响力较以前有所提升,但好像由于华工改名为华科,社会上有人说华工丢掉了以前的品牌,您觉得改名对华科品牌有什么影响?
施倩:我觉得品牌切换过程有一个切换成本,这个成本他们肯定是有评估的,品牌是累积的结果,那么华工改名为华科,单从名称上来讲,华工肯定更能体现目前学校是综合性大学的实际,但是,这个改名的过程是肯定要面对的,对品牌的损失是有的,个人觉得从长远看,这个改名是有必要的,因为切换过程中,如联想切换到lenovo,它把切换作为一种传播事件,华科肯定也作了品牌宣传,只是没有像企业那么高调。
记者团:如果要重塑华中这个品牌,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施倩:我觉得不叫重塑它,他们还是保持并积累了品牌的市场认知,这是一种加法而不是减法。
记者团:李校长屡次强调要叫华中大,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叫华中大,因为华中师范大学的简称也是华中大嘛。
施倩:在这方面,学校如果要叫华中大,应该来评估、规划,在什么阶段做什么推广,如果要叫华中大,那为什么要叫华中大,相关人员应该做一些评估,包括和其他学校比较,和学校名称英文翻译的对照等等。因为品牌最大程度上是要好沟通,它是沟通的平台,品牌要利于传播,要能有它的特性,要好记忆,好识别。
有了特性以后,首先是内部传播,即学校内部的识别体系及推广方案,主要是校园体系,如华中大的校名的字及LOGO,名片,标识体系,路牌等应该完全一致,凡是涉及到标识的全部都要统一;然后是外部传播,外部调研,根据市场调研方向,加大传播力度,第一步,明白品牌是谁,你的简称,第二步,明确学校希望树立的形象,你的大学的宗旨,特点个性等,是强调国际化还是服务。通过传播将大学的个性传播开来,要考虑到个性、优势,在最后的传播中把这些加入进去,让别人在看到华中大时产生联想,如人们看到北大就会想到这个学校里学生都是精英,想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们看到清华,会想到清华的实力很强,学风严谨。那么,人们看到华中大,会想到什么?这也是需要思考清楚的。
记者团:有一些大企业,像微软,IBM他们会在一些高校设定一些俱乐部或者是学生社团,用来提前吸引一些学生人才,方正也是一个高新技术创新企业,那么方正在这一方面有无考虑?
施倩:这两年开始也有一些面向学校的活动,但目前还没有以俱乐部或社团的形式来运作。我们有赞助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将学生的社会实践与我们需要的一些调研相结合,让同学们的暑期实践更有针对性,同时他们调研的结果也对我们的业务产生了一些帮助。另外,集团人力资源部门也针对高校在校学生,开展了实习生招聘计划。同时,集团也面向很多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这些工作都对方正品牌在知名大学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当然,这些学校也是有选择的。
记者团:具体来讲在高校品牌传播方面还会有哪些计划,并以此来加深学生们对方正的认知?
施倩:客观上来讲,我们的学生来源基本上北京的比较多,招聘优秀毕业生的压力不是很大。但我们还是会考虑更多地推进校园传播。
今年我们首次参加了大学生公关案例策划大赛,期间我们也参加了几场校园巡讲,发现学生们对方正品牌还是比较认可的,而且通过他们提交的方案,也能看出很多同学是有比较高的能力的。所以,明年可能我们还会参加。
另外,集团所属的业务公司也曾经在高校搞过一些活动,如笔记本设计大赛、字体设计大赛等。我们会根据所有反馈回来的信息,整体考虑明年或今后一段时间,在大学的品牌传播。
其实,我们还是很鼓励学生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的,只有当你做了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当时我们在大学时就没有做到这一程度,没有和企业结合得这么紧。
有时候我们在看一个应聘的人的简历时也会看这个人做了什么项目,参与了什么项目,让他描述自己在里面做了什么。
总体上来说,在学校时多参加一些活动,多实践,对你们将来到社会上工作是有很好的帮助的。同时,真诚、信用,也是必须具备的品质。
(记者团 奚茜 姜琳 许路阳 张璋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