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评论部主任阐释新媒体时代下的四种潮流
发布时间:2015.12.12

来源:记者团 编辑:王思远 见习编辑 刘佳凤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记者团 文露漪)“目前我们处于一个转折的新媒体时代,也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着四种潮流的挑战。”12月9日,包霄林做客我校人文讲座,为在场同学阐释了在新媒体时代,社会面临的四种潮流。


    “信息流”是新媒体时代面临的第一个,也是最直观可见的潮流。“信息是指有意义的符号,意义越密集,信息量越大。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更是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包霄林说,“哲学家波普尔讲到三个世界理论:物理、精神和客观知识世界。但数据库形成后的‘云世界’,它的范围和概念比波普尔的三个世界概念还要大。”


    近几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在包霄林看来,这对信息革命带来了重大影响。“它使信息收集和分析过程,完成了从人为操作到机器自动化的飞跃;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改变人的生命,例如在人体中安装智能芯片。


    针对信息流的传递和发展,包霄林引用了齐拉德的“负熵岛”概念阐述其规律:“信息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会形成很多有序的点——负熵岛。宇宙中的任何物体发展到最后都会走向无序,只有生命和信息是越来越有序的。”而把信息组成一定行业、领域的负熵岛就形成了信息流。信息流的井喷式增长带动了知识流的转变。


    包霄林认为,和资金众筹一样,知识也出现了众筹现象。而众筹模式带来的知识更新极大程度的打破了知识的垄断,人类进入了年长者向年轻人学习的后喻文化时代。“人类如今创造知识不一定非得通过权威来实现,它可以通过社会化的方式来形成,”包霄林说,“比如小米手机这几年就是通过众筹思维不断提高它的品质,弥补bug。”


    除此之外,他还提出知识的起点不同,权重也不同,要站着知识的制高点上进行信息的筛选。而知识也存在天体物理学中的“潮汐锁定,临界突破”现象,而将知识系统化,则将形成一种思想体系。当今密集的知识突破促进了“思想流”的多元化发展。


    世界思想风云变幻,交锋激烈,包霄林这样解释:“思想流带有比较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


   “我们当今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仔细的观察就会发现其现在的研究、传播都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包霄林说,“西方的理论、框架在思想领域还是占有很大比重。”他举出来在书店中西方译注销售较好的情况佐证。


    随后,他指出,当今人类社会对民主的追求和逃离两个极端成为一个比较奇异的思想现象。包霄林说:“弗朗西斯.福山提出:人类社会未来必然会走民主这条路,但在近几年以来,他的观点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为什么有那么多非西方民主的国家崛起,而很多新兴民主国家却出现很多问题。”

       

    与信息、知识、思想的递进关系不同,资本流呈现出“全球性狂欢”的现象。

                 

    包霄林认为,资本在全是世界范围内大量、迅速的流动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一个奇观。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全世界进入了资本的狂欢。资本的价值链及放大效应极大的影响了世界。在这里他引用了罗素的一句话“思想的力量可以穿透历史,但资本的力量随处可见。”

 

    他指出,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并未提及的消费的推动作用,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被极度放大,比如:阿里巴巴的崛起。而由TPP等组织反映出来的当代资本的运作方式是:资本去主权化、市场全球化,工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转移。

    

    最后,针对“在知识众筹模式打破其真理性背景下,我们是否要为打破知识门槛而放弃其真理性”的提问,包霄林表示:“我们一方面要利用众筹,获取最新的信息;另一方面又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知识众筹和专家指导之间并不冲突。”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