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赵志高 周晓雯 陈璐)3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著名水文水资源专家王浩教授应邀来校讲学,分别做客水电学院“科技前沿与科学家学术思想”讲坛和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坛。
作为水电学院“科技前沿与科学家学术思想”讲坛2016年第一期讲座嘉宾,王浩院士作了题为“变化中的流域‘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的报告。讲座由水电学院院长周建中主持。
王浩院士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开篇,引出变化中的流域“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并对其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应用实例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指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剧烈影响,传统的实测-还原-建模-分析的方法已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因而提出了“分离-耦合”的二元水循环模式。他强调对变化中的“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问题的研究需要采取原型观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齐头并举的研究方式,介绍了二元水循环在海河流域的成功运用。
报告从水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讲到二元水循环系统产生的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多维反馈效应,从二元水循环演进历史、典型流域水资源演变、变化环境下水循环的基本认知讲到现代水资源衰减规律,充满人文、历史信息和哲学思辨。
报告结束后,师生与王浩院士展开了积极互动。青年教师孙怀卫与王浩院士就二元水循环的模型验证、社会用水效率和生态红线问题进行了探讨。
晚上7点,王浩院士来到学校“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坛,作了题为“海绵型城市建设中的若干关键问题”的报告,就有关海绵城市研究开讲。
通讯员 王文潇 摄
王浩院士从海绵城市建设背景、国外海绵城市建设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指标、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关键问题等几个方面娓娓道来,强调了海绵型城市建设的关键性、必要性与紧迫性。他指出,美国的LID(低影响开发)、英国的SUDS(可持续发展排水系统)、澳大利亚的WSUD(水敏感性城市设计)等都值得我国学习及借鉴。就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上,王浩院士说到,利用城市空间对降雨“化整为零”进行收集和储存,并介绍北京“西蓄东排、南北分洪、两廊深滞”建设方针、厦门“条块结合、纵横衔接”建设思想等成功经验。
“王浩院士的学术讲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条例清晰、思想新颖,大大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我感到受益匪浅”,水电学院的本科生张文辉说。“王浩院士给大家带来的不仅是国际前沿的学术知识,更让我们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水电学院博士生张海荣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