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表演家王芳:“活”在角色里
发布时间:2014.04.05

来源:记者团 编辑:黄中燕 浏览次数:

      

(记者团 张斯玮/摄)

    ■记者团  余璐遥

    “江南有幽兰,生长姑苏间。《牡丹亭》中恨,《长生殿》里缘。舞低虎丘月,歌尽水磨弦。妙传《霓裳》曲,清香动人寰。”两届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著名昆曲演员王芳的戏迷用这样的诗句表达对她的喜爱。

    4月3日晚,王芳做客我校第1972期人文讲座,用淡淡的苏州口音将她的昆曲世界娓娓道来。

“活”出角色的细节

    “演员从头发丝到脚趾间都要沉浸在角色中,每一个动作都要很谨慎不能放松。”王芳以《长生殿》中《絮阁》、《埋玉》、《惊变》折子戏为例,从杨贵妃的思想感情变化出发,讲述昆曲闺门旦的表演艺术,并强调了昆曲舞台上细节的重要。

    “《长生殿》中的杨贵妃对我自己来说,在艺术生涯中是非常过瘾的一本戏。”在王芳心中,杨贵妃是个很娇媚但又很聪慧,有活力嫉妒心,充满贵气,成熟而有心机的女子,她几乎集中了女性的所有特征。

    所以在《絮阁》中,皇上留宿梅妃,引得杨贵妃醋性大发,下场时用三个反复的“呃”表达自己的“不高兴”。王芳将之处理为完全不同气息分明的三叹,同时拿捏好最后的“窃笑”,有笑但又要含着泪,笑的幅度不能太大,同时又有满足,这样才符合杨的心理。“幅度大了会让人们觉得杨太坏了,小了观众又看不见,要让人们看到她的笑就觉得她很聪明,聪明得很可爱,可爱得很霸气。”

    在表现手上动作时,王芳谈到了《牡丹亭》中“写真离魂”那段戏,她说,杜丽娘是一个除自己的父亲和先生外,从未见过男性的16岁少女,所以她和柳梦梅搀手时,手腕一定要略略抬起,从腰际伸出,“体现年轻少女羞涩的味道”。而在《长生殿》里杨贵妃和唐明皇是夫妻,他们之间情深意切、惺惺相惜,“杨贵妃可以很舒服地伸出手,而且是心先过去,手再伸出来,如此来表现她对丈夫的爱。”

    “昆曲原来是厅堂表演艺术,每一个眼神、手指乃至呼吸都要特别细致。演员的表演只有从头发丝到脚趾尖都在节奏里,才能真正感染观众。”王芳说。

每次演出都当做最后一场

    从13岁开始刻苦训练唱念做打、圆场、台步、勒头等基本功,到如今在舞台上芳华璀璨,王芳坚守在昆曲舞台已20余年。在她眼中,所有登台亮相的机会都值得珍惜,唯有把每次演出都当成谢幕之作,才会全情投入、少些遗憾。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外来文化对包括昆曲这类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加之昆曲的缓慢悠长与人们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不甚合拍,昆曲的受众越来越少。王芳身边许多同龄的演员都转行了。为了生计,王芳也不得不在一个婚纱影楼做化妆师的工作。可即便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王芳依然坚持每天吊嗓子、练功,生活的磨砺让她在表演上愈发成熟了。

    在影楼工作期间,王芳多次在交流演出中获得第一名,更在1994年获得了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奖”。这深深地激励了她,“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它应该跟我自己的命运共存亡。我不管昆曲发展怎样,我也要坚守下去,就是这种执念。”这段经历,让王芳更加爱惜每一次演出的机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喜欢上昆曲。

    “花繁,秾艳想容颜。云想衣裳光璨,新妆谁似,可怜飞燕娇懒。名花国色,笑微微常得君王看。向春风解释春愁,沉香亭同倚阑干。”舞台上,王芳将手中纸扇一开,双眉挑起,捏着兰花指,带着微微醉意,一个未施粉黛却媚态十足的杨贵妃清唱着折子戏《小宴》,圆润柔美、悠扬徐缓的唱腔中。

昆曲的表演艺术呈现“东方歌舞剧”

    2010年,王芳所在的剧团到奥地利演出。没有话筒、布景、道具,也没有字幕,只有最传统的一桌二凳和原声清唱。然而,这样原始的表演形式却受到当地观众特别的喜爱,在他们看来,表演的每一个眼神、呼吸、细微的微笑甚至生气的神态都细致入微,让人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比利时的市长曾直接夸赞昆曲就是他眼中“东方的歌舞剧”。

    出使比利时的章启月大师说,很多外国人对我们的了解还停留在清朝留辫子的时代,而昆曲转变了他们的观念。“文化是跨越国界的,将昆曲呈现给海外就是使国外了解中国文化的最好方式。”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