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团 袁小也 见习记者 王昕
4月15日下午,受邀参加我校文学春讲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人民文学》杂志前副主编李敬泽为本科生授课,畅谈文学的情感与真实性。
文学教会人“同情”
李敬泽认为,现在中国的治理就像一个大工程,虽然有效,但工程思维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近现代许多理论都假设人是完全理性的,认为人的生活是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但现实中,人们更多地是按情感生活,而情感领域属于人文学科。“所以在科技大学里,尤其需要文学的滋养与平衡。”他笑着说。
在李敬泽看来,中国文明的祖师爷——孔子的逻辑不是科学的演绎归纳,而是一种文学逻辑,即通过“比”来培养个人对他人情感的理解与领悟,以达到教化的目的。“仁,拆开来看就是两个人。你和我之间,能相互理解对方的感受,这叫同情。”李敬泽解释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说的就是这种以己推人。”
对于人际关系,儒家的诗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儒家认为“不读诗,无以言”,古人从小熟读诗经,并不是用来写文谈情,而是锤炼心智。他随后运用了生活中的场景加以解释:“因为这种情感共鸣,当你看见他人受伤流血的时候,你不会无动于衷,你也会疼,会把别人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痛苦来感受。 ”
李敬泽认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人类各种情感的理解,就是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基石。文学的善,不仅仅是看上去令人舒服的文字,更是培养我们同情他人、贴近他人情感的能力。“正如福楼拜《情感教育》中提到的,当我们真正深入文学的情感世界的时候,才知道文学为什么这样形容、这样选择。”
从历史学的角度,也能解释文学“同情”的功能。李敬泽说,读《二十四史》会发现历史学家的总结和概括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好像历史是顺着某个特定的方向按部就班地发展的。然而,真正的历史并非如此,在当时现场的人们,就像今天的我们一样,完全不知道第二天要发生什么。我们的规划、计划和利益,往往会被情绪、激情、幻觉、胡思乱想甚至发疯所干扰、打乱、重新改变方向。人类历史是复杂的,情感力量也是澎湃的、不可捉摸,二者具有极大的相通性。
“我们需要文学,需要丰富表达各种情感的作品,使我们认识自己。”李敬泽说。
文学能保存人类生活记忆
“依据我们现在所有的学术和科学知识,我们能重建汉代的长安城吗?”
李敬泽讲解道,这是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曾在《现实感》一书中提出的一个问题,很好地揭示了文学的真实性。“最后的结论是不可能,但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穿越。”李敬泽说,“我们可以把一座城的街道房屋仿得一模一样,但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东西我们不知道,我们了解的只是昔日生活的表象和标志。”
明史学家黄仁宇也曾说“我研究了一辈子,还是不能接近明代,我不知道明代生活的气息、气味。”李敬泽认为黄仁宇先生精通明史,懂得明代的政治、经济、财税等各种制度,但仍无法了解运行在历史底部的人类生活的基本的日常的经验景观气息 和人类的日常生活。
所幸有《金瓶梅》、《三言二拍》这样的小说,我们得以一窥明朝人的生活,李敬泽笑着说道。“我们可以读到,人们是怎么活生生地活着的,人们是怎么爱恨交织,带着欲望、热情、痛苦和悲伤活着的,怎样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与钱财和政治间的关系的。这就是文学保存和记录的功能。”
李敬泽认为,只有在过去现在未来的逻辑关系中,人才是有意义的。我们的集体只有通过作家们虚构的讲述,保存自己独特的记忆。“60后、70后甚至80后,现在都在回忆过去。吃的啥、玩的啥、穿得啥,这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里都不会写,只有我们‘无聊’的文学家会关心这些问题,他们回忆当时怎么谈恋爱、怎么打架,写得津津有味,我们也看得津津有味,由此产生对自我和同代人情感上的认同。”
“尽管小说在总体上是个谎言,但它真实地保存了重要的人类经历,是人类生活重要的景观和气息。 ”李敬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