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像孔子一样讲学
发布时间:2014.04.14

来源:记者团 编辑:编辑余波 见习编辑 张笛扬 浏览次数:

(记者团 施磊/摄)

    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昕 记者团 袁小也) 4月14日下午,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震云做客华中科技大学,开启了他在我校为期两周的驻校讲学活动的首讲。窗外阳光明媚,他随意地坐在椅子上,开宗明义地表示“我要像孔子和苏格拉底那样给同学们讲这堂课。”

    刘震云不希望把这堂课上成“简单的经验传授课”,而是希望以互动的形式完成这堂课。他鼓励同学们主动向他提出疑问:“《论语》中出现最多的词,是‘对曰’,孔子的学生们一直在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孔子同一时期的希腊的教育家苏格拉底,也曾让学生们去麦田里捡最大的麦穗。我觉得这其实表达了同样一种意思:我讲得不算数,拿到你篮子里的菜才是你自己的。“刘震云希望像孔子一样讲学,让同学们在课堂上都能捡到自己的大麦穗。

国人信仰缺失:只知道物质利益

    课堂上,人文学院的王玖就刘震云获茅盾文学奖的著作《一句顶一万句》提出了问题:“您的作品《一句顶一万句》中的传教士老詹,在纸上写的那句‘恶魔的私语’到底是什么意思?”

    刘震云说,”恶魔的私语”其实暗示了国民的信仰问题。耶稣、穆罕默德 、释迦摩尼是世界上很多人的朋友,许多人为了此三人粉身碎骨在所不辞,但这三人在中国都很难被接纳。作品中的老詹是坚定的天主教徒,但他在中国传教四十年,只发展了八个徒弟。当他在黄河边碰到杀猪匠,对他说:“你信主吧。“杀猪匠只回答“信主有什么好处?”老詹便无话可说了。

    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最先考虑的都是“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恶魔的私语”其实是一种讽刺,一种无奈,“就是说我们的民族除了物质利益,已经不知道任何其他的任何东西。”

文学的意义:发现新的世界 记录民族感情

    中文系13级的汪子恩也向刘震云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当作家一直是我的梦想,但是我觉得,即使作家尽责地反映出了存在的问题,也很难使人们因此而改变。你是怎么看待文学的作用的?”

    “你不要对文学失去信心嘛!”,刘震云听后笑言。刘震云说,就他而言,文学主要有两种力量。首先,好的文学会告诉你,世界其实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的。“就比如有一个很优秀的作家在20年前的书里写的小林(暗指自己,大家笑),别人都认为八国首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吧,可是小林认为豆腐馊了比八国首脑重要,因为豆腐馊了会让老婆生气,引发吵架,会使得自己睡不好觉。”看到“小林”,也许你也会觉得,豆腐馊了或许真的比新闻里的奥巴马重要。

    其次,人类的情感需要记忆,“如果没有以前的文学作品,我们民族的感情就像一片沙漠,不知道以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怎么谈恋爱的。“生活中转瞬即逝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文学的记录让它变得永恒。

好书一定是“畅销书”

    下课之后,刘震云接受了记者采访。在谈到好书的标准时,他重申了课堂上所讲到的一点——好书一定是大家公认的书。

    “我不觉得我自己的书是小众的书,我每本书的发行量都有一百多万。”刘震云说,“从古至今的大家的作品都是被普遍阅读、普遍接受的。李白、白居易、苏轼、曹雪芹等等,都是“畅销作家”。”刘震云表示,那些以作品小众为借口的人,只能是自欺欺人。

    据了解,这次讲座是刘震云在我校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驻校讲学的第一讲。在未来的两周内,刘震云将与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一起与我校师生进行数场形式多样的讲学与交流活动,主要包括为本科生讲课,在学校素质教育基地演讲,以及本次春讲活动的重头戏——4月19号将在八号楼报告厅举办的以“日常与荒诞“为主题的“喻家山文学论坛”。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