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团 廖佩伊)5月9日,杨叔子院士走上启明学院工程导论特别课程的讲台,以“科学·技术·工程”为主题,与众多学子分享了他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的观点。
科学·技术·工程
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关于客观世界规律的知识。杨叔子看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个问题体现了规律,规律就是“科学”。什么是技术?杨叔子解释道:“规律转化成了应用方法的知识,经验升华成应用方法的知识。技术就是规律与经验的结合。”工程则是一种应用,一种将规律、方法、经验综合的应用。
科学、技术、工程,这三者关系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四个时期。在古代,16世纪以前,科学、技术和工程三者不分,且以个体劳动为主。例如在那个时期的张衡,研究数学写成著作《算网论》,同时还有浑天仪、候风地动仪等天文学应用的发明。此后,科学、技术、工程三者逐步分离,呈现分科发展的趋势。到了当代,三者学科更加分化。劳动更大集体化、社会化,国家研发投资大,占据主导地位。
科学、技术、工程这三者不是完全分离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三者交叉,相互影响。杨叔子将科学定位为基础,没有科学理论研究,也就没有应用的产生。技术则是关键,将理论与应用连接桥梁的关键。工程是根本,是科学发展的直接目的。
科技中的人文思考
“科学精神就是‘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人文精神。”杨叔子强调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人文思考。在他看来,科学与人文同源共生互通互动。杨叔子以“不畏浮云遮望眼”勉励学子,并提出了对学子五点建议。首先就是团结拼搏、抓住机遇。他说道,1980年建立的南三楼代表了我校团结一致奋斗的精神。没有团结奋斗的精神,我们很难取得辉煌的成就。固本浚源,加强基础。杨叔子认为应用的产生应该考虑到两点,一是社会需要,另一个是基础演进。他表示,现当代国家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只有加大基础研究,才能推动科技发展。
“不要只精于科学而荒于人文。既要精于科学,更要精于人文。”杨叔子还建议学子要弘扬人文,以人为本。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杨叔子重点强调了人性。在精于科学的同时精于人学,在精于电脑的同时精于人脑,突出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激发人的积极性。在谈到将科技投入到市场时,他提醒学子既要精于商品,也要精于人品。在市场经济中,要讲究诚信,创造双赢局面,否则只能与对手鱼死网破。杨叔子引用禅宗六祖慧能的话“邪人用正法,正法亦邪;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正。”提点学子,既要精于灵性,更要精于人性。科技可以给人们送来神奇的创新,也有可能给人类带来具有潜在毁灭性后果,我们应正确面对科技。
科技发展回眸与寄语
在此次课堂中,杨叔子用“1+2+3+4=10”表达式向学子介绍了20世纪科技发展重要成果。
“天翻地覆慷而慨”杨叔子用这样一句话形容20世界科技发明的成果。他将其概括成一个技术,二个理论,三个工程,四个模型。一个技术即计算机技术。两个理论则是相对论与量子论,杨叔子特别提到,这两个理论的建立与发展成为物理世界最普遍的基础理论,奠定了整个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三个工程是曼哈顿工程,阿波罗登月工程和人类基因组工程。在夸克模型,宇宙大爆炸模型,DNA双螺旋模型和地球板块模型四个模型中,杨叔子提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尤其重视生命、材料和信息三个方面。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杨叔子表示让国家腰杆真正硬起来的是科技。他勉励学子坚持学习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实现自身“日日新”,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