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授任志锋:科研需重视学科交叉
发布时间:2012.05.25

来源:记者团 编辑:唐宇婕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记者团 李秋荣)5月24日下午,美国波士顿学院纳米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美国终身教授任志锋做客我校材料学院,带来了一场名为“科学与成长”的讲座。

    任志锋提出,多学科交叉研究非常重要。这个观点正和自己的学科背景有关。

    任志锋本科、硕士阶段分别就读于四川农机学院(现西华大学)和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的铸造专业。在他攻读硕士期间,超导材料的研究成为国际前沿的科学。“我不懂超导,但我懂材料,要不我也去试试研究超导材料……”抱着这样的想法,他考上了中科院物理所的博士。

    1990年毕业后,他到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读博士后,期间从化工系换到物理系,后又转化学系。九年中他在权威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科学》杂志上发表 2篇,《自然》杂志上发表2篇。后来,他受聘于波士顿学院物理系,成为终身教授,在低维纳米材料、纳米复合物以及能源材料(尤其是热电材料)研究领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美国医学、法学的研究生就大多数来自英语、历史、政治等各种不同的学科”,他认为,涉猎多学科领域,把知识面拓宽,做科研才能更顺利。而在拥有多学科知识后,导师只需要要把握大的科研方向,让学生最大程度地自由发挥,发挥创造性思维。“太过循规蹈矩是做不好科研的。”

    任志锋还建议,学生在做科研时要有质疑的精神,敢于向导师提出不同意见,否则永远做不出成绩来。“一些中国大陆来的博士,我在跟他们讨论问题时,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YES’,很少说‘NO’和‘WHY’,这绝不是做科研应有的行为。”他发现,中国很多院士有时说的理论或观点不正确,但却几乎没人敢质疑,“这是非常可悲的。”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