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2011年9月23日晚7: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校区第一百四十七期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科学研究的艺术》在基础医学院二号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遗传学家、上海医学研究所所长曾溢滔教授作为主讲人给同济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十分精彩的讲座。曾教授通过讲叙自己个人曲折的成长、成才的人生经历,引发现场学子们内心的思索与反问。
童年对自然界的“兴趣”与“好奇”
“科学是美丽的”,曾教授感叹道。接着教授说道正是美丽神奇的自然界触动了他童年的好奇心。“我小时候问题特别多,老是问为什么。”教授笑道,“而好奇和发问是出于对科学的兴趣”。
教授谈到自己小时候养蚕和到展览会参观的经历。“蚕宝宝吃桑叶四五天后就停止了,接着进入睡眠期、蜕皮成茧,要经过四眠五龄。而我当时在想能不能有五次睡眠。这个决定了我后来的专业和人生。”他说道。教授又提到他七岁时去展览会参观,看到一株地下长马铃薯地上长番茄的嫁接植株,当时就思考能不能种棵地下长洋葱地表长花的植物。
由“好奇”到“好学”的转变
“好奇是一方面,但好奇怎么解决更重要”,曾教授严肃地说道。教授讲述了他青年时曲折的学习经历以及对唐维六和谈家桢恩师的感谢。唐维六教授指导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引领他跨过科学的门槛。而谈家桢教授则给他提供在复旦大学深造的契机,带他到知识的海洋。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打破中专毕业工作三年才能到高校深造的规则。教授在复旦读书期间,积极旁听各类像哲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讲座,打开了他的眼界,扩大了知识面。
“实践”与“思考”检验真知
“科学研究或埋头苦干是出自对科学的兴趣与好奇,想去解决问题。而实践来检验看法是否正确然后引发思考,得到理论知识”,教授说道。在当时中国落后的科研条件下,他先后攻克了地中海贫血、苯丙酮尿症、杜氏肌萎缩症、血友病和亨廷顿氏舞蹈病等主要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为我国基因诊断学科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他说道:“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在当时简陋的儿童医院里,他和同事们将血红蛋白一个个酶解,找到异常肽,测其氨基酸序列。大量的实践才有后来的成就,而思考让教授觉得自己感受到的东西不一样了。许多道理在实践中产生共鸣。期间,曾教授风趣地将医学研究也分为三方面:一、“是什么?”,即研究是什么病;二、“为什么?”,即病的机理与原因;三、“怎么办?”,即解决治疗病的方法。最后,曾教授介绍了他的“假如我是他(她)”方法论,通过这种换位思考的思维模式,可以体谅他人,学习他人,从而升华自己。
另外,曾教授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应该注重培养通才,从不同的方面扩充知识。不应该在学习等方面过分强迫,应顺其自然,以兴趣为主,加以适当引导。正是曾教授的这种培养方式,培养出了女儿曾凡一这样一个全面发展的的上海交大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
最后,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同学们沉浸在曾教授带来的科学的美丽中,意犹未尽。
作者:同济校区记者团 王哲争 熊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