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应该分离,科学研究是把金钱转化成知识,而技术创新则是把知识转化为金钱,这就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之间的本质区别”,李凯教授的观点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师生的注意力。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他从自己在美国的真实经历和亲身体会出发,介绍了美国的科研创新体系,指出了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分离的优点,以及在美国社会能够实现将二者分离的动因。
李凯教授此次应计算机学院邀请,于9月19日做客“计算机科学前沿高端学术论坛”。
讲座一开始,李教授就强调,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每年美国都从全世界吸引一大批最优秀的学生攻读博士学位,这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在美国社会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能够促成这些优秀的拔尖人才留在美国成为第一代移民,他们中大部分是走进大公司、学校、高科技企业或者硅谷,并且会很快成为推动美国社会经济和技术进步的主力军。
随后,李教授介绍说,在美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是两个独立的体系。一方面,大学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中心,研究人员从政府或者工业界拿到资金,展开研究工作。李教授特别指出,美国的研究人员非常乐于将研究成果放到公共平台上共享以加速产生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些人则专门关注市场,分析市场需求,思考相应的技术创新,以推出新的产品。他指出,这一点与国内不同,国内是有了技术找市场,而在美国,技术只是帮助解决市场问题的方法,只有认真了解市场才可能做有效的技术创新,才能把新产品卖出去。正是这种明确的分离,在美国无论是从事科学研究还是技术创新都很专一,不断的产生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
最后,结合自己在美国创办Data Domain公司的经历,李凯教授分析了大公司往往不具备颠覆性的创造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公司每进行一次技术创新推出一种新的产品,都要同时考虑新产品对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冲击,这成为束缚其产生颠覆性创新的本质原因。而和Data Domain公司一样的很多小公司,为了生存,往往会把着眼点更多的放在市场的新需求上,实现颠覆性创新。这也是Data Domain公司成功的主要原因。
人物链接:
李凯是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教授,ACM Fellow和IEEE Fellow,自1986年起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任教。之前,李凯在吉林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并行和分布式系统,重复数据删除存储系统,面向大型多属性数据集的分析、搜索和可视化等。 2001年,他和合伙人共同创办了Data Domain公司,并担任首任CEO、Activing工程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和首席科学家。在2009年Data Domain公司以1亿美金被EMC公司收购后,他继续担任EMC公司中Data Domain的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