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晚,校园里稀雨绵绵,许多同学早早来到了东九C103,参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宪法与行政研究中心主任高全喜带来的人文讲座——“现代法治之路”。
站在讲坛上,高全喜激动地说,“今天我有一种特别的心情,和在一般的文科院校做讲座感觉不一样,在文科院校感觉就是讲座而已,在这里让我想起了我工作的学校,都是很好的理工科大学。”
“法治”的核心在于制约政府的权力
在谈到“法治”与“法制”的差别时,高全喜说,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存在“法制”,它制约着公民的行为,维持社会的秩序,比如它规定不许偷、抢、随便杀人等。那么现代社会“法治”与“法制”的最大区别是什么?高全喜认为,现代社会“法治“应该制约政府的权力,而不是像“法制”仅仅针对公民,不会约束政府的权力。
政府的权力有多大?高全喜提到了他一个朋友在重庆的见闻,一年前到重庆时,市中心有一条街,充斥着小商小贩,异常热闹;一年之后再来这里,恰好遇见市容整顿。几乎一夜之间,这里所有的小商小贩全部消失了。“现在那里全部是大马路,看着光鲜,不知道是以砸多少人的饭碗为代价的。”
“政府领导人一句话便压制了公民个人在社会中的最基本权利,在西方,这是不可能的。”高全喜说,这是政府领导人缺乏法治精神,滥用权力的表现。尽管改革开放后,法学界呼吁了十多年,终于实现了“法制”到“法治”的字面转变,不过这只是字面的转变,真真的法治精神并没有深入人心。
“法治”并不遥远,和每个大学生都息息相关,高全喜谈到了毕业后的购房问题。现在的学生,想要毕业之后,买一套房子,非常困难。高全喜表示,如果只是将自己的“购房梦”寄托于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不现实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至今,其本身的动力将很快消失殆尽,目前唯一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的,只有落实法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解放被约束的人,这样才能取得新一轮经济的发展。
从“法制”到“法治”,字面上的变化究竟在现实中落实了多少?高全喜在展望中国未来的法治之路时说,“最重要的就是落实,用20年的时间来落实《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力:言论自由权、结社权、财产权、人身自由权等。”
“维稳”目标太低,警惕地方政府黑社会化
近五年来,国家提出了“维稳”的目标,“维稳”就是维护社会的基本秩序,高全喜笑着说,作为一个国家大的政治目标,“维稳”显得“太丢人了”。他站在法律的角度说,现在应该维护人权,维护社会的基本正义。而政府做不到或做不好,社会才会出现“不稳”,那么政府就应在自身找原因解决,而不是把问题都付诸百姓。
“对于上访的群众,采取围追堵截,用车接回去之后直接劳改;连法官也需要上访。”讲到这些常常见诸报端的新闻,高全喜显得很无奈,他说,即使社会非常专制,只要法治公正,司法好,人民就会安居乐业。然而我们现在的司法,前20年有一些进步,近3-5年发生了很大的倒退。
在讲座中,高全喜还提到了一个当今政府必须警惕的现象——“地方政府黑社会化”。在中国的南部和西部的基层政府中,如果一个班子、一批人或者是80%的官员联合起来集体制度下犯法,这是很危险的,也是目前中国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大学生不要奉行犬儒主义
讲座临近尾声,在提问环节中,有同学提出了大学生应该为推动中国法治化进程做点什么的问题。
高全喜指出,大学生对于社会维权,应该多发言,多尽力,不要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犬儒主义,他举例说,在国外有大量的公益组织,关注于水污染、电站辐射和毒奶粉等问题。我们的年轻人也应该多关注公共社会,这样公民社会才会逐渐发达起来,政府的权力才会在各个方面都得到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