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记者”+“加沙采访经历”= 一场连站的地方都没有的火爆讲座。9月17日晚,离讲座开始还有四十多分钟,东九C103这个教室里已经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了,被前来听讲座的同学们挤得水泄不通。
讲座开始前,记者采访了这些早早来到教室里的同学们,他们大致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对讲座内容,即中东局势感兴趣的理工科男生,另一类则是对讲座人“南方周末记者”这一身感兴趣的文科学生。
离讲座开始还有五分钟,一个身穿长袖衬衣、带着黑框眼镜、气质儒雅的男士走进了教室,掌声告诉我们,这就是今天的主讲人——张哲。
解密加沙之行
今年三月,战火稍息,张哲就与一名摄影记者奔赴加沙,与哈马斯士兵面对面谈“战争”, 亲历巴以军民冲突,开始了他的战地之行。
临行前,张哲说自己接到一份编辑部发来的一份“赴加沙采访报道方案”,其中最后一句话是:“安全第一,有任何问题,毫无保留地回来,即便一条稿子也不做。”他还笑说,同去的摄影记者麦圈也打电话给他说:“兄弟,咱俩还都没结婚,可千万要完完整整地回来啊!”
张哲坦言:在一个陌生的国度,要应对语言、人文、交际资源的种种樊篱,应付完全陌生的交通、通讯、货币、饮食起居等环境,还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采访任务,难度的确很大。
3月19日,南方周末头版刊登了张哲的报道“现场直击‘世界最大监狱’加沙”。还刊登了自己与哈马斯士兵的合影。谈到与哈马斯士兵面对面谈“战争”的特殊经历时,张哲说,面对着全副武装面的哈马斯士兵,刚开始自己也是很紧张的,后来聊开了以后便比较放松。在加沙,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枪支,在那里,开枪成了很正常的事。在我们采访的间隙,坐在摄影记者麦圈身旁的一个哈马斯士兵可能是处于炫耀,朝空中开了一枪。这一枪可把麦圈老师吓坏了,直到晚上回到宾馆,麦圈老师还说自己的耳朵被震的还在耳鸣。
在介绍加沙执行的PPT中,有很多小孩子们的照片。张哲说,在那里,你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民族仇恨的种子种的有多深。他记得,一个小女孩儿问他,中国有犹太人吗?张哲回答说,没有。那个小女孩儿非常高兴,她说:我们恨犹太人。“孩子们在战争的废墟上生活,对枪声不再害怕,小小的内心里已经种下了民族仇恨的种子。”
一个南方周末记者眼中的“南方周末”
提问环节,有同学让他评价一下现在的南方周末。张哲说自己很享受现在的工作状态。年纪青青的他已经从事过很多工作:清华大学IUP对外汉语教学项目中文老师;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社会专题部记者、编导;新浪网新闻中心编辑;《南方周末》北京站记者。如今的这份工作是他最喜欢也是最乐在其中的。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新浪的感觉像是一个大公司,员工们都整齐划一的坐在一个大办公室里,不停的编辑稿子。似乎每个人对于整体而言都是渺小的。而南方周末则是一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地方,缺了谁,这个地方都会暗淡。进入南方周末工作时,每个人第一件事就是要喝三大杯白酒,这是规矩。”张哲说自己喜欢这样的地方,因为他本来就是一个性情中人。
“有人说,我们的稿子没有以前猛了,也有人说,现在的南方周末太软了,不好看了。”面对这样的质疑,张哲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任何事物任何人都在变化,南方周末也是一样。如果说最初的南方周末是由一群生长在中小城市上二三流大学的文学青年组成的,他们坚持的更多的是“新闻理想主义”,而如今的南方周末则是由一群受过一流大学的教育并且深受西方新闻思想影响的人,他们坚持的更多的是“新闻专业主义”。南方周末的主力军团变了,稿子的风格自然会有相应的变化。
当有人质疑南方周末在当下纸媒中的地位时,张哲认为,这些年,南方周末的新闻操作理念在逐渐被业界所认同,南方周末为多家媒体输送了将近二十个总编,地位自然毋庸置疑。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媒体与南方周末为伴,在这条路上,南方周末不会越走越孤独。
张哲说,他记得钱理群先生曾说:“说话应该有底线,这些底线依此是:一,力图说真话;二,不能说真话则应保持沉默;三,无权保持沉默而不得不说假话时则不应伤害他人。“南方周末至少能守到第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