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晚6:30左右,校西五楼217室内已经人言鼎沸,偌大的教室早已是座无虚席,甚至是连门口和走道都站满了人。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郑功成教授做客我校人文讲座。在接下来的近两个小时里,郑功成教授以极其鲜明的观点论述了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其精彩言论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社会问题的解决要依赖和谐社会
讲座从中国的改革开放谈起,对中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的发展成果,郑功成教授进行了充分地肯定,但他也指出,我国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大,主要表现在劳资双方地位差别越来越大,城乡差别越来越大,地区差别越来越大等。这些差距使中国产生了新的社会结构,原有制度安排的政治理念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构建和谐社会,化解社会矛盾既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也可为中国和平崛起取信于世界。
构建和谐社会应以民生为本
民生问题为什么会如此重要?郑功成教授从分析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开始,他认为“民不聊生”是农民起义的真正原因,而史学家们所说的阶级压迫在阶级社会的任何时期都存在,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民生问题解决不好,就有可能产生社会危机,进而引起经济危机,而其发展到最激烈的表现形式就是政治危机。对此,我们的政府有着深刻的认识。如何解决我国现阶段复杂的社会问题,郑教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
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
“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死后在天堂相遇,中国老太太说,终于把买房子的钱存够了,美国老太太则说,终于还完了买房贷款……”讲座中,郑教授给大家讲了这个我们大家都熟知的故事。
“故事的结尾评价说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不积极,这个故事一听好像有道理,但它是荒谬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中国的社保体系是不健全的”。郑功成教授如此引出他要谈论的中国的社会保障问题。只有社会保障才能全面解决人民的后顾之忧,增加人民的安全预期,这样人民才会把手里的钱拿来消费,进而靠消费来拉动我国的经济健康增长,我国也可以减少在外贸出口中和贸易伙伴的摩擦,这对实现胡主席所倡导的构建和谐世界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任重道远,前景光明
“成就巨大,教训深刻”,这是郑教授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的现状的评价。他指出,我国现行社保体系存在诸如投入不足,责任不清,立法滞后等问题,但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已经提升到新的高度,健全社保体系,构建和谐社会也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们正可谓是任重道远,前景光明。
人物简介:
郑功成: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华慈善总会常务理事、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首届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记者团 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