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人们对‘剥削’存在着误解,认为商人就是奸商,企业家赚钱就是剥削创造财富。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
4月5日晚,一号楼报告厅座无虚席,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一位79岁的耄耋老人用两个小时的时间为在场的近五百名师生讲述他自己的“财富创造”的观点,深入浅出,点出了隐匿于生活琐碎中而无所不在的经济道理,令人听来顿觉豁然开朗。
“消灭富人无法创造财富”
“中国是奴隶的国家”,茅先生回忆起改革前贫穷、不自由的日子时说,三亿人吃不饱,衣食住行受到严格限制,更重要的是思想不自由。“当时的工作就是革命,荒谬就是当时人们的正常生活。”
茅先生解释,当时的中国是穷人国。一般来说全世界的革命都是穷人造富人的反,推翻富人的压迫和统治,少数穷人变富人,大多数穷人还是穷人。也就是说,国内外革命就是富人换班,但中国不同。“中国革命是消灭富人,让所有人都变成穷人。”
“所以当我说保护富人穷人才能变富时,很多人表示反对。但这个并不是我编造出来的东西,而是生活告诉我们的真理。”
中国革命在农村消灭了地主,剥夺了他们的财富和生命,进城后又消灭了官僚资产阶级。1956年民族资产阶级被消灭后,中国彻底成为穷人的社会。
“穷人国里谁也不敢变富,没有富的希望,怎么可能创造财富呢?”茅先生义正言辞的反问。
“自由和交换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财富该如何创造?根本的一点是自由的扩大。”
自由的最大好处就在于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长处。人的差异化决定了要把每个人放在最适合的地方,只有自由流动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人是革命机器的螺丝钉,文革时期工宣队管大学,军宣队管工厂,大学教师到农村种地,这种资源配置错误的混乱局面不可能创造社会财富。自由选择推进社会分工的极大发展,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所以,自由是创造财富的必要条件。”
改革开放后,自由已经有了很大拓展,但依然还有很多问题。
“谁阻碍了我们的自由?是政府,有特权的人妨碍了我们的自由。如果没有特权,大家一定是平等的,也就一定是自由的。”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指每个人的自由是一样的,它的前提是平等。然而事实却是,在政府的庇护下,某些有特权的人让经济活动缺乏公平竞争。
“有了自由,还要通过交换才能产生财富。”马克思经济学强调,劳动创造财富。而茅先生却说,劳动创造了产品,但产品不代表财富,“只有交换了才是财富”。
“而且,交换不但将劳动产品转化成财富,交换过程本身就在创造财富。”
然而,茅先生无比忧心的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创造财富的手段却被限制,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倒退。
“财富极大化转向快乐极大化”
“现在的目标是快乐极大化,而非财富最大化。”茅先生如是说。
市场经济是财富的极大化。但是,三十年的改革经历也告诉我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所以,现阶段我们需要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一切关系,需要从追求财富最大转变成追求快乐。
“人生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这并不庸俗。文革本质是全社会痛苦的极大化,市场经济是财富创造极大化,而和谐社会则是快乐总量的最大化。”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自己快乐,别人也快乐。”
( 记者团 郭凤莲 袁杰 宋晨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