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论坛协和医院开坛,八院士共话医科发展
发布时间:2006.10.19

来源:同济医学院 编辑:张春雷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记者团 文欣玫 报道) 1018下午3时,我校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成立140周年之际,“院士论坛”在协和医院新落成的单体外科大楼的学术报告厅开坛。本次论坛围绕“如何加强医学科学的自主创新”、“如何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中国医学科学的发展与愿望”这三个主题展开。

    校长李培根院士任会议主席,裘法祖院士、黄志强院士、王士雯院士、樊明武院士、谢立新院士、武忠弼院士及张勇传院士等7位院士出席论坛并讲话。 
                       
                              
武忠弼:实践出真知 

    
德国科学院院士武忠弼教授首先上台致辞。“科学的道德性与学术的道德性”是武院士强调的第一点。现在,各式各样的造假行为充斥着社会的角落,更是侵入了学术领域,“科德”和“学德”是每一个科技工作者都应具备的素质。 

    
有些学生在做论文的时候,由于自己设置的待测指标过多,而且有的超出了自己的范围,所以就请别人帮着做,当问到数据是怎么得出的时候,自己就回答不出来了。对于这种现象,武老深有感触地说:“实践出真知,尤其是科技工作者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接着,武老讲了自己的故事。病理学出身的他从一个清洁工、一个技术员做起,亲自去手术室取材、包埋、切片、染色、观察。  

    
人体是很复杂的”,武老补充道,“研究人体单靠医学一个学科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其它学科的融合和配合,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王士雯:创新——事业的灵魂 

   
创新——事业的灵魂”,这是中国工程院王士雯院士对自主创新的阐释。多年从事老年病研究工作,她发现在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中,肺总是首发器官。于是,从肺的发生学、基因等一系列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她大胆的假设肺为启动器官,并不断地通过动物实验等多种方法进行验证。结果,SARS的大规模爆发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年轻人的病死率为67%,而65岁以上老人则高达8090%。“遇到同一种病,但其表现形式却又不一,这时候就要去想问题,发现新问题。”王院士这样总结自己的研究经验。

    新就是国外没有的,自己想出来的、做出来的或是在临床中发现的问题反映在脑海中,从而指导试验研究”,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她带领的课题项目才能列入973计划。此外,王院士还强调在培养学生的时候要注重外语并应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想法。 
                              
张勇传:借学科交叉发展协和 

   
协和医院应充分利用华中科技大学这个学科发展和交叉的平台,争取更多的创新成果和人才,不断完善自己,更好的服务病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勇传教授讲道。 

    
协和医院,140年的历史积淀,她拥有的医德、医术自然过硬。而原来的华中理工大学作为工科院校,也拥有着上乘的工科实力,如今共同合为华中科技大学,因此,协和医院有了更广泛、便利的学科交叉的资源与技术。借着这个优势,不但能解决以前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更是能研究出新的技术成果。毋庸置疑,协和医院会得到更大更好的发展。 

                              
裘法祖:灵感与自主创新 

    93
岁高龄的裘老一上台就更正这次的论坛应该叫“老专家论坛”或是“老医生论坛”,因为“不要把院士捧得太高”,“院士并不是什么都知道”。 

    
接着,裘老谈了临床方面的自主创新。医生首先应该具备广博而又深入的医学知识以及基本的知识和理论,再加上丰富的实践经验,才会时不时地在工作中激发出“灵感”来,这是自主创新的苗头。这个时候,则就需要足够深入的挖掘与扩展了。最终,灵感就能变为自己的自主创新。推广到各个学科都一样,即:理论加上实践就是创新的基础。 

   
你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你们能有更好的发展、跨越与创新。”裘老借用一句毛主席的话寄语广大的学生。 

                           
黄志强:中国胆道外科的发展与回眸 

   
微创是外科学永恒的理”作为黄院士的开篇语开启了对中国胆道外科的发展与回顾。外科走过了人工心肺机、器官移植、血管外科等阶段,微创外科作为外科学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很大程度减小了创伤量的总和(机械、生理、心理、精神),改善创伤的愈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大大的减小了手术的创伤,肝脏的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壁垒也正在被突破。而“可视虚拟人和器官三维重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的虚拟环境中,利用虚拟手术器械在虚拟人体上施行手术,将手术变成了一场“电子游戏”,协助医生选择最佳的手术途径,大大的方便外科医生的教学等方面。 

   
要学会:尊重别人,包括别人的思想、劳动、成果;客观的对待自己,知其能与所不能;要遵守,学术的游戏规则;团队精神”。四个“要学会”是黄院士在最后给予的赠言。 
                             
谢立信:如何提高学科的交叉融合 

    中国工程院的谢立信院士结合自身情况讲起。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谢院士也同时在不断的追寻更好的“学科交叉融合”,为自己的科研工作寻找能提供更多学科交叉信息与学科间交流的良好氛围。 

    
谢院士最开始学的是数学,后来改行从事了医学。正是基于不错的数学基础,他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并论证了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的早期诊断标准,获得了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成就的取得就得益于学科的交叉融合。

    一个大的学科交叉平台对于科学的研究,团队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谈到学科建设,谢院士说,这实际上是一个以人才为中心的团队建设,涵盖了诸多复杂的科学内容。第一,需要一个技术平台,一个科研的大环境;第二,做好人才梯队的建设;第三,确定明确和持久的研究方向;第四,注重文化和创新,学术创新是发展的灵魂。 

                     
樊明武:质子治疗肿瘤学科的自主创新探索 

    
核技术最早用来杀人,而如今,樊院士与其他科技工作者们正在利用它来救人。
 
    
肿瘤是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单靠医学一方面,是无法取得对于肿瘤治疗的突破性进展的。而借助于核技术,疗效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PET实现了对癌症的早期诊疗,而质子治疗则开创了治疗肿瘤的新篇章。由于质子特殊的物理特性,它在体内与正常组织或细胞的损伤小,而当其到达病灶区时,又能产生最大的杀伤力。因此,质子束对肿瘤病灶有惊人的疗效而又没有传统放射性疗法带来的巨大的副作用。质子治疗的肿瘤病人5年的成活率高达80%。质子治疗的设备比起PET要大很多,而且十分昂贵,在外国,质子治疗起步较晚,目前全国只有山东有一台质子治疗机,比起欧美的发达国家及日本,我们落后的很多。

    
校长李培根院士也寄语同学们,他说,学科之间的互相交叉很多、学问很深,“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自己的‘好奇心’,发奋研究、自主创新”。对于自己的“偶像”裘老,李校长说,裘老无论是技术还是人格,都是一本很难念完的书,“希望同学们能慢慢的、细细的品味这本书”。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