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炜:位轻而言重 禄薄而谋大
发布时间:2019.03.18

来源:人文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汪泉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雪)3月14日晚,第2291期人文讲座在东九C103教室举行。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叶炜为师生带来“位轻而言重,禄薄而谋大——古代的‘胥吏治国’”的讲座。



叶炜以现代公务员为例引出了此次讲座的核心话题“胥吏治国”,并分别从胥吏的职责和功能,官吏分途的三个层面以及官僚制演进与官吏分途对此次话题进行详细的讲述。


叶炜指出,自隋唐起,科举选官便成为组建官僚体系的主要途径,除官员队伍外还有数量更为庞大的胥吏集团。中国古代胥吏数量大、地位低,虽受诟病,但长期存在。胥吏承担着大量琐碎的工作,维持着官僚制的运行,但是胥吏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官员的行列。他们虽难入品级,却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晚清重臣郭嵩焘甚至发出“本朝与胥吏共天下”的惊叹。


叶炜提到,士大夫眼中的胥吏“奸诡万状,最不可不深防密查,进士受贿,如良家女子犯奸也;胥吏公廉,如娼妇守节也”。那么为何要用这么一群在他们看来的坏家伙来担任国家的基层管理者呢?叶炜解释,这其实是士大夫把有道德等级的差异强加到胥吏身上的一种表现。胥吏历来与官相对应,有官即有吏。此次所讲的胥吏是官府中专门办理文书的低级行政人员。汉以文书治天下,国家运转靠的即是文书。胥吏是国家法律、条例的掌握者,是帝国执法行政的基础。胥吏的工作是国家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保障。


叶炜认为,官吏分途包含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行政等级的差别。官有流内九品,而吏是流外九品及杂任杂职。随后,叶炜展示了一些文献的记载以表明官吏二者在冠、服上也有很差别,而这种差别则象征着一种等级的划分。第二个层面是身份等级的差别。吏被认为是身份低贱,仕途受阻的一群人。而文书吏在中央机构内的转迁愈加被局限在自身相对封闭的系统之内。第三个层面是道德等级的差别,这种差别在叶炜看来是由当时话语权强大的士大夫强加而存在。


叶炜指出,官吏之分是在政务处理程式化基础上,以各个职位的职责为根本而确定的,是行政过程中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的脱离。叶炜用近代英国政府人员分类制度具体讲述了官吏的分途和官僚的演进。


讲座最后,叶炜推荐了书籍以便师生们进一步了解官吏相关的知识。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