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讲中国奇书《芥子园画谱》,谈中国水墨艺术
发布时间:2019.04.04

来源:人文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牛晓丹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通讯员 张晓可)4月2日晚,第2297期人文讲座在西十二楼N104室举行。著名画家、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李庚做客华中大,为师生带来中国奇书《芥子园画谱》相关知识的讲座。


李庚首先提出,“当代的艺术不只是艺术家的艺术,艺术是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品”这一观点,并就“天书”《芥子园》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必要性展开讨论。他认为,《芥子园》是中国第一部有关山水技法图解方式的精印本,深入认识有利于民族自信的提升和“美育”的普及,不应该因其非文字性、非科学性的特征而被本族文化所忘怀。



随后,李庚从版本学、训诂学、历史学、考古学、美学等几个方面说明了《芥子园画传》巨大发行量背后的原因。他认为:即使当时的文化名士对其缺乏关注,《芥子园画传》的成书仍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他表示,《芥子园画传》作为第一部解构中国画构造的书,它的出现是版画革命的结果。而版画,也是欧洲艺术发展重要的一环。


李庚认为《芥子园画传》的出现渗透甚至扭转了世界艺术的发展。他从这本书如何成为日本浮世绘艺术的发展基础说起,又伴随亚洲艺术木版画在欧洲的传播,如何改变了西方的文化形态这一历史进行深入解析。带领听众走近世界著名的艺术家,从德国的丢勒、鲁本斯,到法国的塞尚、莫奈,甚至是著名文学家雨果,去感受他们内心东方美的意识倾向。


李庚认为,东西方艺术、科学的发展反应了它们不同的思维方式。欧洲绘画在没有受到东方影响前,多采用演绎的方式,追求精确;而中国艺术更擅长归纳、追求高度,尤指《芥子园》,它形成了模式成熟的图形学概念。


李庚着重强调了图形学与文字的不同特点。图形的特征是一目了然的,有利于跨越国界、文化阶层的传播;文字作为一种线性思维,逻辑性更为突出。“《芥子园》正是在山水、花鸟、砖雕、刺绣、造像等凡俗领域,展现出了艺术的庶民性”。它用图形将中国艺术造型学的精要结构完整呈现出来,制造了中国美学史上的“芥子园现象”,是名副其实的“图形学之首”。


讲座最后,李庚总结道:“除文字以外,我们民族掌握的另一个武器就是图形”。而《芥子园画传》作为一本“活书”,已经成为一种无所不在的文化符号,如《红楼梦》般,具有相似的命运及巨大的文化能量。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