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凡:中欧关系中的张力与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2021.10.26

来源: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张思晗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莫诗雨)10月21日晚,第2418期人文讲座在线上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亿阳讲席教授、外交部国际经济与金融咨询委员会委员丁一凡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中欧关系中的张力与发展前景”的讲座。




丁一凡介绍了中欧关系的基本情况。他谈到在2020年年底时中欧关系发展良好,但在2021年中欧关系出现了急转弯,突然陷入僵局。他表示在2020年年底达成的中欧全面投资协议被无限推迟;欧盟舆论也在新疆问题上向中国发难;中国与欧洲即将举行的许多官方及非官方会议都被推迟。


丁一凡讲述了中欧关系突然紧张背后的因素。他谈到在最近十年的发展中,中国与欧盟GDP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2021年,中国GDP超过欧盟已经没有太多悬念。他表示在新冠疫情中,中国的确诊人数与死亡人数都远小于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这一事件对中欧关于对方的认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认为在此背景下,欧洲人很容易出现失落的情绪,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相反的是,中国人的自信心在不断崛起。他总结在这种情况下,中欧之间出现了极大的矛盾。


丁一凡讲述了欧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谈到中国目前是欧洲最大的市场,欧洲大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收益远超它们在欧洲或美国市场上的收益,欧洲对中国市场有着一定的依赖。他认为在海外市场上,欧洲面临着中国企业的竞争,在第三市场上受到了挤压,这样的情况在电信市场与数字经济上更为明显。他表示欧洲出现了“恐中症”,中国的快速发展让欧洲民众怀疑舆论鼓吹了多年的制度优越性,中国成为制度性竞争对手,也成为了欧洲媒体攻击的靶子。他总结欧洲有与美国联手,共同对付中国崛起的冲动,但欧洲也时时防着被美国下绊子。


丁一凡认为欧洲仍然是中国需要的战略伙伴。他谈到中国与欧洲是一个文明对话的伙伴,在古代,中国的先进技术不断传入欧洲;在近代,我们也学习了大量欧洲先进的技术。与此同时,他认为中国与欧洲也是现代制度的发明者与对话者,还是现代科技的源泉与人才库,更是地缘政治上的合作伙伴;中国一些宏观经济控制、企业的监管等基本都是向法国学习而来;欧洲也引进了中国的职业文官制度。他认为,在两极世界时中欧关系的发展对中国改善地缘政治地位起过重要作用,而在未来仍然还会很重要。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