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协和医院成功开展湖北首例单纯小肠移植术
发布时间:2024.01.17

来源:协和医院 编辑:汪泉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聂文闻 陈有为 王继亮) 附属协和医院百余名医护同日生命接力,让6名患者重启生命新希望......一名男子因腹部急症引发肠坏死,生命垂危,1月12日,协和医院器官移植团队为其成功施行小肠移植术,让他重获新生。该手术也是湖北首例单纯异体小肠移植术,同日,协和医院40余位专家奋战10余个小时,完成了心脏、肝脏、肾脏等在内的大器官移植,让6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目前,移植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湖北首例:小肠移植让肠坏死患者重获生机


2023年11月初,来自洪湖的58岁的吕先生(化姓)腹部剧烈绞痛,被送入医院抢救。吕先生被确诊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导致小肠急性缺血、坏死。经抢救,坏死的小肠大部及右半结肠被切除。剩余的小肠不足80公分,难以维系全身营养,吕先生出现营养不良、肾功能不全等短肠综合征症状。


医学上将短于1米的小肠被称为“短肠综合征”,患者的进食不能被消化吸收,只能依靠输营养液提供肠外营养支撑。但输营养液并非长久之计,过程中,肝脏等器官会因“闲置”太久而丧失功能,最终病人将因多脏器衰竭而死亡。小肠移植是“短肠综合征”病人的最后希望。


“吃了就拉,每天都很焦虑,人也憔悴消瘦了一大半。”吕先生无法正常进食,体重锐减,只能依靠静脉营养支持治疗。2023年12月,吕先生来到协和医院胃肠外科,希望医生帮他逃离“绝境”。经胃肠外科主任陶凯雄教授和吴轲教授商议,决定让吕先生等待合适的供体,为他实施小肠移植。


“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一名脑死亡患者志愿捐献器官,其无私大爱延续了吕先生的希望。经器官移植伦理评估合格且配型成功后,专家组决定为他尽快安排手术。


为确保此次移植手术的顺利开展,医院高度重视,在医务办公室的牵头下召开了全院多学科术前会诊,胃肠外科、心外科、肝移植中心、肾移植团队、感染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呼吸内科、血液科、消化内科、药学部、超声科、放射科、病理科、输血科等多学科群策群力,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项预案,联合为此次手术保驾护航。



1月12日上午8时许,在车谷院区手术室团队、超声医学科的配合下,胃肠外科主任陶凯雄教授、吴轲教授等团队,将修剪后的小肠供体精准植入到吕先生体内。经过重建血管,吻合小肠等系列精细化的手术操作,三小时后,随着血供的恢复,肠壁由白色逐渐恢复红润,小肠蠕动正常,手术成功完成。


陶凯雄教授介绍,小肠移植是腹部器官里比较困难的技术,存在难吻合、易排斥、常感染三大难关,无论是技术难度还是移植过程的管理均有较大挑战,目前在国内外仅在少数大型医学中心开展。本次实施的单纯小肠移植术系湖北首例,患者肠功能恢复良好,生命体征平稳,能自主排气,后续还将面临感染关和排斥关,多学科团队将全天候守护,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挑战极限:勇闯“生命禁区”肝肾移植救四人


生命接力仍在继续。根据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TRS)的分配,两名肝衰竭患者等来救命肝。12日,协和医院肝移植中心主任顾劲扬教授带领团队实施了完全左右半肝在体原位劈离肝移植术。


为高效利用宝贵的供肝,肝移植团队采用“原位在体劈离供肝”的方式,将一个成人肝脏分别劈离为带肝中静脉的左半肝和保留VIII段回流的右半肝。一肝“劈”两半,分别为一名52岁,长期受肝硬化失代偿,门静脉血栓等疾病折磨的女性和一名43岁,肝硬化晚期,常年饱受顽固性胸腹水、脾功能亢进等折磨的女性带来了重生希望。



游离肝脏、解剖肝门、胆道造影、离断肝脏、肝脏在体劈离、修肝、植肝......从凌晨6点到下午2点,肝移植团队和手术室团队争分夺秒,先后顺利完成了带肝中静脉左半肝的背驮式肝移植和右半肝的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后第二天,两名患者均顺利从ICU转入普通病房与家人团聚,迎来重生。


“完全左右半肝在体原位劈离肝移植,这一肝移植领域顶尖术式可成功实现‘一肝两受’,适用于体型较小的成年患者,能缓解当前供肝短缺的矛盾,拯救更多急需肝移植手术的危重患者。”顾劲扬教授介绍。



当日,在协和医院车谷院区,经系统分配到合适的肾源后,泌尿外科李恒教授也同时为两名肾功能不全8年余的患者,顺利完成了肾移植手术,术后当天,患者肌酐值降至正常,转入普通病房,生命体征平稳。


全国领先:坚持“四个面向”心脏移植持续领跑


“和时间赛跑,护心跑男一刻也没停歇。”和往常一样,12日,心脏大血管外科移植团队接力救治。12点11分,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和团队精细修剪供心;12点36分,供体心脏成功放入受体胸腔、精准吻合血管;12点45分,伴随强劲而有力的跳动,这颗宝贵的心脏在受者胸腔复跳,术中未输血。术后第二天拔除气管插管,目前生命体征稳定,60岁心衰患者的生命最终得以延续。


通讯员 金煦 刘坤维 摄


“为了让更多心衰患者重获‘心’生,我们团队在2023年为121名心衰患者重启生命。”作为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和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一直深耕在心脏移植领域,攻坚克难,坚持技术创新,为无数心衰患者重启生命。心脏移植达千余例、领跑全国,创下多项国内第一、世界第一的瞩目纪录,让世界听到心脏移植的“中国声音”。


协和医院一直把器官移植作为打造终末期疾病诊疗中心的重要方向。该院副院长夏家红表示,“从全国领跑的心脏移植,到CAR-T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从大器官移植到组织移植,如全球首例生物角膜移植、异体唇腺移植等......”多年来,协和医院采取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发展策略,以解决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卡脖子”难题。本次同日开展六台大器官移植,意味着该院在全面推进器官移植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以小肠移植为代表的器官移植技术,将惠及更多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


“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正是有大爱的器官捐献者,才能给更多终末期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协和医院医务办公室主任翁雨雄介绍,为搭建器官捐献者和受者的桥梁,挽救更多患者生命,协和医院于2011年成立器官移植中心,2020年成立OPO管理办公室,以规范器官捐献与移植全流程的管理。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