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罗姗)近日,航空航天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张砚岚在赵觅副教授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发表题为“Oxidation behavior of a three-phase eutectic MoNbSiB alloy from 600°C to1100°C”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一种新型三相共晶高温合金的微观结构及抗氧化机理,为面向航空航天领域的超高温新材料设计提供了思路。本科生张砚岚为唯一第一作者,赵觅副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

高温材料是航空航天领域飞速发展的基础,为进一步提高热端部件的服役温度和安全稳定性,未来高性能航空发动机迫切需要发展新型高承温结构材料。该论文聚焦一种具有独特三相共晶组织的MoNbSiB高温合金,通过对其微观结构的详细表征以及宽温域氧化行为的系统评价,深入揭示了合金的抗氧化机理。针对难熔合金高温抗氧化性较差的瓶颈,该论文提出通过三相共晶组织的尺寸效应促进致密氧化膜的形成,并强调了微观结构均匀性在提高合金抗氧化性能方面的关键作用,为发展新型超高温结构材料提供了实验依据。
2023年初,张砚岚通过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加入赵觅课题组,开启科研探索之路。从文献调研到论文撰写的完整科研训练,使她实现了从“知识接受者”到“问题解决者”的跨越。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中采用的“多相协同抗氧化”策略,是学院本科生课程《工程材料学》中合金相图知识深化应用的具体体现,彰显了学院“以研促学、学研相长”的培养理念。
航空航天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素养培育,始终坚持以“建一流学科、聚一流队伍、出一流成果、育一流人才”为目标,探索实施“一生一导师、一生一课题、一生一成果、一生一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院优质师资队伍、特色高水平学科及高端科研平台优势,践行“科研项目-大创项目-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着力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素养。近年来,学院近10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论文,近20名本科生申请专利成果,2024年有50余名学生在第五届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第十九届挑战杯揭榜挂帅项目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斩获国际级、国家级奖项。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jmrt.2025.0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