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逊、亲切是王鹏苏给人的第一印象,轻松休闲的运动装束让他散发着随和的气息,言谈淡定而不失活泼。 这个来自四川的19岁大三男孩,言语中透露着一种自信和洒脱。
Be,Do,Have
“两年前的我,也同样有过迷茫,也同样被‘校三标’的出色震撼。也没有想过自己两年后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王鹏苏回忆两年前的三标报告会时说,“听完讲座后,辅导员翁维红老师给我们说,也许两三年后,‘校三标’就在你们身边。”
placeholder
王鹏苏说,在这两年中,有一句话对他的影响颇深,那就是“Be,Do,Have”。意思是先确定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再去做该做的事,你就会收获自己想要的。有了优秀的意识,一切会顺其自然。因此无论是学习还是学生工作,他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连续两年的加权成绩专业第一,以及公德长征中东十二责任田的丰收,在他看来,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在“三标”竞选才艺表演结束的那天晚上,他在日志中写道“一切都将成为回忆”。他说,对于他而言,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为自己制造一个“中央空调”
保证学习的情况下尽可能更多的体验,这也是王鹏苏对大学生活的规划。他认为参与各种工作和实践活动重要的是锻炼交流沟通的能力,而广泛交友使大学生活绚烂多彩。同时,大学的多姿多彩可能会“乱花渐欲迷人眼”,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调试自己。
做人要像“中央空调”,王鹏苏这样说。现在社会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冷暖变化急剧,因此我们也不得不在学习、工作时他能把握好度:紧张压抑时适当“降温”;懒散自由时,适当升温,给自己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气氛;还有,自己也应该明了自己对环境的影响,尽量为别人提供一个合适的“温度”。
学会为自己制造一个“空调”,朋友是这空调的重要组成部件。他说,在自己的生活中,朋友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评选“校三标”过程中,新结识的朋友相互鼓励、共同奋斗的阅历让他很难忘记;同样,也是因为朋友的存在,让大一、大二时“红五月”歌咏比赛更有纪念意义。
此外,一些业余爱好也是这“空调”的部件。网球、乒乓、羽毛球都是他的业余爱好,时而接触摄影、笛箫等方面,他把他们看作放松享受的过程。
“树立自己的目标,坚定的前进,前进路上不断调试自己,你终会赢得成功。”王鹏苏这样说,“不必有太大的负担,明天终究是新的一天。”
记者团 陈嘉 张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