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虹,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介入治疗中心主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1986年从同济医学院毕业后,在梨园医院从事医疗工作。2001年,他又手执教鞭,走上讲台,将他对病人那份深深的爱传递给了他的学生。
对学生不能打马虎眼
“我是一个医生,也是一个教师,所以我除了对病人负责外,也应对学生负责。学生以后都会从事医学工作,作为老师,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教会他们理解生命的内涵,培养严谨的作风,尽全力呵护每一位病人才对得起医生这个神圣的称号。”
一次一位同学《诊断学》体格检查部分考核未通过,考后带着礼物求尹虹放他通过。尹虹没有简单地更改成绩或拒绝他,而是劝他拿回礼物,并告诉他,这是对自己、对病人都很重要的事情,蒙混过关,只会害人害己。之后积极帮助这位同学复习,手把手教他,后来这位同学顺利通过了补考。
“现在很多医生都依赖器械检查,忽略了手动。但尹老师还是要求我们动手。”04级的王同学这样告诉记者,“每次尹老师遇到一些与我们所学功课相符合的病人都会叫上我们一起去看他临床的诊断,动手可以提高自己的诊断能力。虽然大医院是已经有条件有先进的设备,但很多小医院就略微显得差一些,考虑到能及时的为病人诊断,我们还是要多动手掌握技能。”
关爱病人是每一个医生的天职
医务人员的天职就是维护病人的身心健康。尹虹在实际的治疗中一丝不苟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常常令患者感动不已。
89岁高龄的杨振翼老人激动地说道:“尹医生待我就像是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而他更胜我的儿子。”老人年岁已高,身体很虚弱,心房纤颤、窦性心律过缓,尹虹在为老人主刀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博热植入术后,还经常陪同老人聊天谈心,观察病情,以至于老人家有时见不到尹医生都不肯吃药,非要见到尹医生聊上几句老人才会开心。在尹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家的病恢复得很快,精神也好了很多。
2005年武汉卫生局、武汉市政府组织千人医生下基层活动中,他坚持每周日到和平乡卫生院给老百姓做普查治疗,还经常组织当地的医生进行医学技术上的教育和培训,并希望全社会的人都能关注这些需要帮助的人。
治学先治人
刚开始教学时,学生建议他讲课时多结合临床病例,让课堂更为生动。从此,他注意将自己在看病时接触到的一些典型病例融入到课堂中,他扮演“病人”,告诉学生自己有哪些症状,学生充当“医生”,现场诊断病情,并给出诊疗方案。
尹虹经常利在网上查阅资料学习,将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溶入课堂,营造轻松而高效的课堂气氛。并利用电脑等先进的电子产品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有时为了做好多媒体中的一张幻灯片,到图书馆查资料,上网下载,翻阅大量书籍,经常工作到凌晨。学生上课时常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尹虹在要求自己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品行的培育。“有句话说的好: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所以治学先治人。”平常的教学他往往从人品开始抓起,凡事德为先,既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学生的要求。他希望他的学生能将“做一个真正的医生”这根接力棒继续延续下去,救治更多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