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快餐吗,我们这是西六舍**号,我们定三份快餐,早点送过来。”11点左右,小米快餐店的定餐电话就响个不停。“昨天的定饭量是80份,今天可能会突破100份。”快餐负责人同时也是华中科大的在校学生的王笏这样告诉记者,开始送餐业务两个星期来,他们的业务呈直线上升趋势。
谈到做送餐服务,公管研2的王笏说出于偶然,在三个星期前他看到有家快餐店想转让的信息,经过实地考察和在店里打了几天临时工后他和朋友决定接下这个店。“天气冷,大家都不愿意出门,如果把饭给他们送到寝室应该是很有市场的,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我想订餐的人应该会越来越多的。”王笏正是看中了这个商机,专门请了个厨师做菜,并把学校划分为西区、东区、南区和韵苑四个区,聘请学生专门送餐与负责接单。一个完全由学生自己操作的快餐店就这样成型。
每天他们都把第二天的菜单放到BBS上,这样同学看到合适的就主动来订餐还免费宣传。不出他所料,现在他所经营的小米快餐现在很火,不仅有一批固定的校内顾客,甚至是校外的公司也频频来订餐。一位长期订餐的学生说:“学校食堂离寝室有一定距离,每次上下楼再走过去都要15分钟,有的时候确实忙的得走不开。5元的送餐有3个荤菜,两个素菜,出去小炒的话点两个菜就是两个人平分也不止这个价钱,而且也节省了自己的时间成本,所以我觉得很值。”快餐店在不断发展,除去人工、房租和快餐成本等,现在已能获得一些收入。“我之前和朋友一共投入了6000块钱,乐观估计这学期结束就能收回来。”
赚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送餐要讲收益但我更看重口碑与对自己的锻炼。现在生意好了,人手不是很够,我每天都很早离开寝室,晚上11点才回来,虽然很累但很充实。”他这样告诉记者。
王笏的朋友都说他是能吃苦的人,是个宽容、不拘小节的人。经常是他主动去买菜,去送餐,和顾客交流与沟通。有同学反映问题,他也总是尽力去解决。有次有个女生说装菜的饭盒汤汁很容易漏出,不好拿取,以后王笏就每个盒饭多带一个塑料袋,每次送到订餐人门口时就换袋。“这样虽增加了成本但方便了订餐人,我们也是学生,当然知道学生想什么。”现在店子处在创业初期,快餐店正逐步建立一些制度,例如做了一些表格,把每天订餐的名单与要求都写下来,明确责任,墙上贴着每个人要做的事,每晚送完最后一个餐后他和伙伴都会总结这天的不足并讨论如何改进。
“你不要看快餐店是个很小的东西,但也是和做企业是一样的,要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像肯德基和麦当劳它们有百年历史,有各项规范的制度与丰富的送餐经验,所以它们才能长期发展,不断进步,它们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与目标。”王笏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团 严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