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静雅 陈庆颖
作为附属协和医院博士新生的蔡洪坤,已在华中大度过了七年的光阴。学术科研、学生活动、志愿服务,在校期间全面发展的他始终怀揣着一颗助人为乐的热心肠。截至目前,蔡洪坤的志愿服务累积长达1400小时。当谈到做志愿活动的初衷与专业之间的关系时,他说:“与其说是平衡志愿活动与专业学习之间的关系,不如说是自己选择了最能够帮助他人的专业”。
个人简介
蔡洪坤,曾任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德育助理、班长、协和医院心理健康负责人、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主席团成员;曾获硚口区创新创业奖学金、华中科技大学三好研究生、优秀共青团员、社会公益奖、文体优秀个人等40余项荣誉;第七、八届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代表大会代表,协和医院第一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和第十次团代会代表,第四届研究生新生骨干培训班和第一届头雁领航成员;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一区SCI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2.658分、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协和医院先锋岗志愿服务负责人,开展三下乡“仙桃行”、养老院“善美协和人,志愿敬老行”、京山医院“双月托管交流会”、硕博先锋队门诊导医等等志愿服务活动三十余项,累计服务时长1400余小时。
在学生工作中提升自我
读研期间,蔡洪坤积极投身于多项学生工作。在他眼里,这是一个多赢的选择。“一开始选择做学生工作,只是想着人总要给自己找点事做,充实空闲时间,不给自己学习生涯留下遗憾。”身兼数职的动力则是服务同学、构建桥梁,“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慢慢发现,越来越多的同学遇到困难就会想起我,让我感觉到被需要,还有帮助同学解决困难的那种成就感”。
学生工作对蔡洪坤能力是很大的挑战。作为学生干部,蔡洪坤带领班级同学共同全面发展:所在班级党支部荣获样板党支部、“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代表院系参加拔河比赛,获得同济医学院第一名;在献礼建党百年党史歌唱大赛“传唱红色经典,回首百年华章”中获得校级第二名的好成绩等。蔡洪坤认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在志愿服务中彰显担当
蔡洪坤的志愿服务旅程始于本科,当时,他在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阳光爱心书屋陪伴患儿。此后,他参与了三下乡“仙桃行”、养老院“善美协和人,志愿敬老行”、京山医院“双月托管交流会”、硕博先锋队门诊导医等三十余项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协和医院硕博先锋志愿服务队的联络人,他也曾负责一些招募志愿者的事宜。辅导员们提供的平台和机会,让有志之士能够发挥余热。
在志愿服务中,蔡洪坤不断加深对行医助人的理解和体悟。去敬老院关爱患病老人的经历,让他认识到,医者治疗患者的同时,心灵的慰藉也是必不可少的。“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他是这样想得,也是这样做的。
选择学医从医,离不开家庭的影响。蔡洪坤说道:“我爷爷是抗美援朝时的军医,作为广东人他跨越了大半个中国来到黑龙江开垦北大荒,从此以后就住下来了。爷爷在村里开了个小诊所,很多村民找他看病。但是因为穷,村民看病常常赊账,爷爷也没去要过帐,都是自掏腰包买药进货。”蔡洪坤的父母也都从事医疗行业,治病救人就成了蔡洪坤最早接触的事情。
蔡洪坤认为医疗行业本身也能称为一种志愿服务。他引用《医学生誓言》言志:“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140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本硕的日积月累,蔡洪坤已然将志愿服务看作是一种事业,于他而言这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和途径之一。“个人的力量可能很微薄,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这样做,这就成为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
为攻克医学难题贡献力量
蔡洪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胰腺癌,这是一种治愈率极低、死亡率极高的癌症疾病,被称为“癌王之王”。曾经他也说过要攻克胰腺癌的豪言壮语,但长期的科研经历让他更加谦逊踏实,希望为这一进程作出更多贡献,让这一天早日到来。
要同时兼顾学业、科研和志愿服务,时间管理是个问题。蔡洪坤说这都要感谢他的导师——协和医院胰腺外科主任吴河水教授。正是因为吴教授的谆谆教诲,才让他进行科研之余,没有选择刷短视频、打游戏,而是用这些时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充实自己,不浪费青春的每一分钟。“所以管理好时间其实并不难,多利用零碎的时间,才能收获多倍的成长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