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芳:只要大家需要,我一直都在
发布时间:2022.11.01

来源:化学与化工学院、学工部 编辑:刘雪茹 浏览次数:

■通讯员 张可锐 李文琴 宋方方 李羽珊 许愉梓 赵红艳


刘宏芳,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德育导师。2000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01-2003年在日本广岛大学担任研究员。2007年以来,在华中科技大学任教授,历任材料与环境化学研究所所长、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等。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教师与科研工作者,2014年以来,刘宏芳主持包括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项目若干项,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曾获得湖北省创新创业团队、华中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三育人积极分子奖、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等荣誉。


产研结合,解忧纾困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习近平总书记用这句话来勉励所有的科研工作者们要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为解决“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矢志不渝的奋斗,并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求攻克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异质性组织间协同合作的难题,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之中解决实际问题。


(红太阳集团油气工艺缓蚀剂生产以及油田在线腐蚀监测与缓蚀剂智能管理系统的现场应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宏芳始终一心向党,牢记使命,竭尽全力为国为党解决眼下的难题。我国的金属腐蚀总成本超过数万亿元,且材料腐蚀失效中有20%是归因于微生物腐蚀。金属腐蚀造成的巨大损失是国家的难题,也是刘宏芳的心头大患。为了解决国家难题,她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践行国家的“产学研一体”的指导,通过产学互动、校企结合的形式,把教育与科研、行业生产等活动和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同时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刘宏芳团队利用红太阳集团的生产废料,开发了吡啶类油气工艺缓蚀剂,并以此为主剂研发了多种可用于不同环境的缓蚀剂,不仅为红太阳集团的产品拓宽了新的应用领域,开发了新的应用市场,每年为企业节省环保支出就达8000万元。除此之外,开发的产品还主要应用于油气田高温酸化作业,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相关产品和技术已经在胜利、大庆、吉林、江苏等油田现场应用,为油气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带领团队与广州大学和海南大学合作共建了国家级海洋研究平台,服务南海战略。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这是习主席勉励大家的话,也是无数个角落里愿意为共产主义奉献终生的党员的至理名言,人生信条。深入产学研之路任重道远,但在党员刘宏芳看来只有一句话:虽千难万险,吾往矣!


师者之本,传道授业


“当老师,一定要学好一门课,教好一门课,这是一个老师的本职工作。”在教学中,刘宏芳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把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当成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并曾经带领她的团队获得过三育人积极分子奖、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等各种荣誉。


(《纳米材料化学与器件》线上课程建设)


刘宏芳的《纳米材料化学与柔性光电器件》课程集聚了具有化学、材料、机械等多种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教师;在教材编写上,她和团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教材按先综述、后实验的顺序编写,使得同学们可以更好更快速的了解每一部分的理论与实验;在教学方面,他们采用了线下授课、“学堂在线”线上学习测试、线上虚拟仿真平台和线下实验结合的多样化教学形式。这门课不仅是为所有学生准备的扩宽知识面,增长学问的课程,也是刘宏芳为初出茅庐的青年老师们精心准备的一场“实战训练”,她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更多的年轻教师能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明白上好每一堂课的重要性。


(优秀导师团队成员合影)


对于学生,刘宏芳说:“我必须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必须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对于青年老师,她说:“他们能力比我们那一代更强,也面临着更大的科研压力,但我们还是有鼓励我们的青年教师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课堂,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刘宏芳不仅是学生的好老师,也引导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老师成为好老师,恰似前潮后浪,一浪推一浪,一浪更胜一浪,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增添新的血液。


奖掖后学,爱人以德


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千百年前的回答如今看来仍是箴言。


刘宏芳爱生如子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谆谆教诲,循循善诱,悉心培育弟子之中,芝兰玉树更是恒河沙数,不一而足。学生们私下常常称赞刘宏芳如同慈母,让人觉得无微不至,倍感温暖。刘宏芳听闻后只是笑呵呵地说:“我老师当时对我就是关怀备至,我当然也要好好地关爱我的学生们,帮助他们成长。我所理解的师德,第一要义就是要善待学生。”曾经有一次一个学生实在是捉襟见肘,无奈之下找到了刘老师,“老师,您可以借我一些钱吗?我没有钱吃饭了。”刘宏芳二话不说将钱包里面的现金全部拿了出来给学生。她觉得学生遇到困难愿意来找自己就是对自己的信任,她没有过多追问原因,此后的许多年对此事更是闭口不提,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学生的体面。多年以后这位学生得知刘宏芳到其所在地开会,下班后驱车四小时就是为了见当初这位恩师一面,感谢老师保护了一位贫寒少年脆弱的尊严。


刘宏芳带课题组学生参加学术会议)


“相信学生,鼓励学生,给他们机会去完成项目,参加赛事,让他们为自己感到荣耀。”刘宏芳如是说也这样做。有时间刘宏芳就带着学生们四处参加学术讲座,带着学生们交流讨论,学术问题上一丝不苟,严谨认真。当学生们为自己的学术汇报惴惴不安的时候,刘宏芳又成为了行走的“夸夸机”,不断地鼓励学生,勇敢踏出第一步。


除了关心学生学习科研,博其文,约其礼,增其广识。刘宏芳还非常关心学生们的身体和生活。常常劝学生们不要闭门造车,不与人言。告诉学生们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多交朋友,广结善缘,勇敢赤诚,何愁真心换不来真心。


(课题组全体师生合影)


作为学院的德育导师,刘宏芳常说“无论是谁的学生,都是我的学生”,“只要需要我,什么时候我都在”,“我愿意和学生交流,愿意帮助所有的学生,我打心底里高兴”。温柔和煦,如沐春风,这是所有和刘宏芳接触的人的感受。



作为学校首批试点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高度重视研究生德育导师工作,学院按照1:50的比例,从老中青教师中选聘9名教授担任研究生德育导师。为了让研究生的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结合德育导师的设置,学院打破原有的一个研究所就是一个班级的管理模式,按照专业方向以课题组为基础单元格,将研究生拆分成十五个学生党支部,研究生的管理均以支部为单位,德育导师则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每人联系指导1-2个研究生党支部。


在研究生培养中,导师是第一责任人,研究生德育导师是协助导师进行科研团队管理的重要力量,学院将德育导师定位为学生适应研究生生活的“引路牌”、导师与学生关系之间的“缓冲带”、学院与学生关系之间的“粘合剂”。据《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生德育导师考评细则表》,德育导师在做好对应研究生党支部指导,定期与党支部书记等学生骨干、重点关注学生沟通交流的同时,学院也鼓励德育导师们积极参与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院德育导师自聘任以来,在研究生党建、学术规范、道德教育等思想政治引领方面和创新创业、身心健康、安全稳定等日常教育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后续学院将继续加强研究生管理,坚持立德树人、全员育人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德育导师工作方案,积极营造严肃活泼,亦师亦友的师生氛围,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促进研究生全面成长成才。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