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青年科技创新奖得主王征:关爱患者破解化疗耐药困境,把科研创新书写在临床一线
发布时间:2024.07.26

来源:极目新闻 编辑:史梦诗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湖北省针对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首次专设省级政府奖项“青年科技创新奖”。7月26日,湖北省科技大会公布了2023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各奖项,我校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王健教授、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李超顺教授、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王征教授等3人获青年科技创新奖(全省共8人)。



从解决患者病痛的初心,到出国深造坚定科技报国的理想,他怀揣一颗赤子之心,回归祖国加盟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他身兼数职,既是一名优秀的临床外科医师,又是一名立志解决临床痛点的医学科学家;他就是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王征。


他带领团队勇攀医学高峰,针对医药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专注于肿瘤化疗耐药难题,历经二十年科研,终于找到肿瘤耐药破解之道,取得了优异的研究成果,能造福患者,具有良好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此次,他荣获湖北首次设立的湖北青年科技创新奖。


心怀报国之志,远涉重洋走上研究之路


“社会上谈癌色变,我们病房这么多胃肠肿瘤患者,要对他们多一些人文关怀。”王征说。从医以来,王征经常在清晨7点就带着团队年轻医生到病房询问每位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亲切地与患者和家属交谈,认真查看手术切口和腹腔引流情况,仔细分析复查结果,见各项指标都较为平稳,和管床医生讨论好后续方案,他这才能安下心来。



王征出了病房,一刻未停,直奔实验室,和学生一起讨论课题。肿瘤的科学研究充满挑战,王征坚定地选择了这个方向。他带领着科研团队在协和不断耕耘。他善于把临床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通过研究攻克这些难题;他系统解析肿瘤化疗耐药机制,不断创新研发治疗策略。


2004年,王征毕业后到协和医院外科工作,他发现临床有太多肿瘤患者出现化疗耐药,治疗效果很差。“在当时,耐药原因、耐药机理都不清楚,更无从治疗。”王征说,为了找到答案,他怀揣治病救人、科研报国的理想,远赴杜克大学攻读细胞生物学、基因组学博士学位,并在杜克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顶尖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


他从临床观察到,接受化疗的肿瘤病人,耐药和转移总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化疗过程中产生的耐药癌细胞转移能力更强,往往导致病情恶化。但多年来肿瘤转移机制一直不清,临床治疗方法也非常有限。主要原因是在人体及哺乳动物体内,无法直接观察到单个细胞侵袭转移的动态过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研究模型。”王征说。


为此,他天天埋头在杜克大学高分辨显微镜室里,每天工作18小时是日常,历经4年,他不仅在经典模式生物线虫中建立了单细胞原位实时观测侵袭转移的模型,还发现了细胞主动侦测侵袭信号的“分子雷达”系统及机制,他的发现刷新了科学界对侵袭转移的认知,系列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引起了国际学界的关注及报道,他建立的前沿研究模型也被欧美多国顶尖实验室使用。这些更加坚定了他从事肿瘤研究的决心。


二十年如一日,攻坚克难拓展患者生命


2014年王征学成之后,尽管导师再三挽留,但“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是他内心最深处的理想,万水千山难阻赤子之心。就这样,他回绝了高薪工作邀约,回到母校华中科技大学,在附属协和医院组建了科研团队,开启了全方位破解肿瘤化疗耐药机制的科学研究,开展了高度连贯和系统的科研工作,解决了该研究领域的多个“卡脖子”难题。


“我当时给自己定下了两个目标,一是继续深入研究胃肠肿瘤耐药分子机制,二是同时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借助多学科的优势解决化疗耐药难题,推动临床转化。”王征说,这一奋斗,不知不觉又是十年,基础研究和交叉研究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注定是一场异常艰难的持久战。虽然实验失败是家常便饭,但他始终坚持,从未放弃。“患者的迫切需求就是我们做科研的最大动力,百折不挠的毅力、持之以恒的努力是成功的必要保障。”王征笑说,语气中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坚守和热爱。


经多年积累,王征带领团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归国以来,他已发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Gut等国际权威论文150余篇,获授权国家及国际发明专利29项。解决了肿瘤化疗的三大关键难题,诱导耐药、耐药维持、顽固耐药,成功建立从细胞、组织至个体的肿瘤化疗交叉研究转化体系,实现了耐药治疗策略从基础到应用、“从0到1”的原创突破,推进了我国在该领域研究进展,有望为中国百万结直肠癌耐药患者带来福音。



王征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获评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青年科技奖、华夏医学青年科技奖、吴孟超医学青年基金奖等。面对荣誉,他保持了平和心态。“医学科学家要有一双‘慧眼’发现问题,一双‘巧手’解决问题,更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潜心笃志,砥砺前行,才会有所突破。”王征坚定地说。


王征悉心培育出了一支心怀患者、勇于创新的优秀科研团队;培养了几十名优秀青年医学人才,7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他指导的多名学生荣获国家级奖学金、全国“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和国际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大奖等。


“虽然辛苦,但心里颇感欣慰,因为我们解决的是广大癌症患者的生存问题,希望我们所有的努力,能为他们带来生命的希望。”王征说,他和团队多年努力拼搏,为的就是拓展患者生命的长度和广度。



心怀病患勇毅前行,深耕耐药解析机制


患者对生命的渴望深深震撼着医者内心,激励着他在科学道路上不断探索。早年,一位年轻大学生前来就医,确诊肠癌晚期,孩子求生意愿很强,但化疗效果不佳。“孩子母亲不愿放弃,一遍遍来办公室咨询治疗方案,但是按照当时的临床治疗方法,我们也找不出她想要的答案。”王征说,“那时特别希望弄清楚化疗耐药是怎么诱发的,又如何维持的?如能解答这些问题,就能找到新的破解手段,拯救更多病患。”以结直肠肿瘤为例,目前位列我国癌症发病率第二位,死亡率第四位,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90%患者的去世,都和化疗耐药相关。因此解析化疗耐药机制对晚期患者来说,临床意义尤为重大。


经多年不懈探索,王征团队发现了炎性微环境介导化疗本身诱导耐药的机制,提出了化疗联合抗炎的逆转耐药新策略,解决了化疗本身诱导耐药的“后门效应”问题。“简单来说,化疗是把双刃剑,杀伤肿瘤细胞同时,也促进微环境炎症,诱发残余肿瘤耐药,形成所谓的‘后门效应’。这种效应的核心分子是一种PGE2的炎症因子。”王征解释。



针对该分子,他和团队构建了“化疗联合抗炎”的双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化疗的同时,又高效抑制PGE2,使耐药信号环路“失效”,同时破解了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两大难题。该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延长了为数不多的化疗药物的有效使用时限,推迟了耐药的发生。目前,“化疗联合抗炎”的治疗理念已经步入临床转化,被国内多所大型三甲医院应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基于该系列工作,王征团队获得了2022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那么,耐药又是如何维持的?王征发现,免疫细胞分泌的二硫异构酶AGR2,这个分子维持着癌细胞氧化还原稳态,能帮助癌细胞顽强对抗化疗。但要弄清AGR2的耐药机制,就必须鉴定出该分子的受体,这并非易事,他们一试就是三年,始终难以明确受体分子。


曾有国外专家断言,中国研究团队根本不具备找到AGR2新受体的实力。然而,王征带领团队不仅在后续两年内就成功鉴定出了AGR2的新受体,论文在该领域国际顶级期刊《Gut》上发表,还继续取得新突破,陆续发现了AGR2家族的一系列受体分子。目前为止,该蛋白家族三分之一的新受体都是由王征团队独立发现,并且正在研发针对性的小分子药物,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小分子能成为破解肿瘤化疗耐药的“新利器”。这些来自中国的原创发现也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经过多年累积,王征团队已成为此领域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研究团队,助力我国在该领域走在了国际前沿。


“虽然临床上还有许多难题有待破解,但只要我们心怀患者,就有无穷的驱动力。在王征看来,即使外科医生们竭尽全力,成功手术根治肿瘤,一次也只能救治一位患者,但是如能通过科学研究破解临床难题,则有希望使一大批患者受益,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勇于创新除病痛,学科交叉促转化


“要做科研就要做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科研。”王征说,提升肿瘤患者生存率,是“健康中国”重要任务,也是他们团队一直努力攻克的目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环节在肿瘤诊疗的“一头一尾”,即肿瘤早期发现和晚期肿瘤的治疗。而“尾”端的问题其实更具挑战性。晚期肿瘤患者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后,往往无药可用,只能看着患者边姑息治疗边走向生命终点。


“越是困难,越有挑战,才越值得做。”王征带着笑容和信心。既然常规化疗药物都无效,他们就自己筛药。为此,王征团队借助学科交叉优势,首创了一种基于结直肠癌基因组学的个体化治疗技术平台,利用团队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精确分析患者肿瘤基因测序出潜在靶点,再用独创的“微流控-类器官”药敏检测技术确认对患者肿瘤有效的药物。


他带领团队另辟蹊径,通过药物个性化筛查,找到了一些不属于常规化疗用途,但又非常有效的药物,点燃了病人生命的希望。“这是辛苦科研工作之后,我们感到最欣慰的时刻。”王征说。


星光不负赶路人,从医生到临床科学家,王征教授带领团队日夜兼程、孜孜不倦地在医教研之路上开拓创新。在患者眼里,他医者仁心,医术精湛、关爱病人;在同事眼中,他是追求卓越的科研带头人,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在学生心中,他是治学严谨的导师,关怀学生、用心培养肩负未来的青年英才。



在附属协和医院,王征正以自己的努力,引领和带动越来越多的青年踏上新征程,攻坚克难,守正创新,为健康中国、科技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