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讲给世界听,我们的中国梦
■通讯员 江静
以语言为载体,以文化为支撑,在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种下友谊、理解与和平的种子,让汉语之花开遍全球。近年来,我校先后合作建设了3所孔子学院,分别是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和巴西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孔子学院。
十年来的发展与进步,荣誉和闪耀,离不开3所孔院先后8位中方院长、20名汉语教师和187名汉语志愿者点点滴滴的付出。怀着对汉语推广事业的热爱,他们离别熟悉的华中大校园,告别家人,远赴海外。通过每一堂精彩的汉语课,每一场精心准备的文化活动,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述说着中国的发展,演绎着精彩的中国梦。
胡泓:基督城的“荣誉市民”
图为胡泓教授(右一)被授予基督城荣誉市民奖。
日前,2018-2019年度赴大洋洲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岗前培训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我校外国语学院胡泓教授作为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简称“坎大孔院”)的首任中方院长、基督城被授予“荣誉市民”称号的第一位中国人,受到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邀请,为近200名即将赴任大洋洲孔院的汉语教师和志愿者们做了一场“在新西兰教汉语”的专题讲座。
从新西兰的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再到孔院教学和文化活动的组织,以及中新两国文化差异,胡泓将自己在新西兰工作六年的经历和经验娓娓道来,为这些怀揣汉语推广梦想的年轻人鼓劲加油……
虽然从坎大孔院离任已经两年多了,胡泓谈起孔院的工作还是充满激情和斗志,感觉那些为汉推事业奉献的日日夜夜从未远离。“只要在孔院工作过,就终生是一名‘汉推人’。”她这样说道。
2016年,基督城市市长莲安·达泽尔授予胡泓教授基督城“荣誉市民”奖章,以表彰她在教育领域和新中两国友好关系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这是该市第一次授予中国人此殊荣。“她是一个‘开拓者’。在她任职期间,新西兰南岛的汉语教学得到极大的发展;她也是数以千计的汉语学生的‘最好的朋友’。在胡老师以及她所领导的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的努力下,南岛学习中文学生的数量增长迅速,使得更多当地学生有机会学习另外一门语言,了解不同的文化。”市长达泽尔在颁奖仪式上盛赞胡泓。
2010年至2016年,胡泓担任坎大孔院首任中方院长的六年,也是她与基督城“同风共雨”的6年。2010年至2011年,基督城地震不断,许多市民都搬离了这个城市。虽然各方情况还不明朗,但胡泓还是婉拒了大使馆和汉办领导建议孔院的中方职员暂时回国休整的提议。“如果我们在基督城市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离开,等危险过后再回来,我们还能开展工作吗?”彼时的胡泓心里惦记着依然是孔院工作。
在2010年到2011年的两场强震中,胡泓主动加入坎大震后国际学生安全协调小组,协助校方为国际学生提供震后帮助和疏导,派志愿者协助中国驻新西兰使馆安抚和接待中国留学生遇难者家属;通过汉办,第一时间利用网络资源,培训本土教师,帮助当地学校迅速恢复汉语教学。
期间,开设汉语课程的中小学校从5所大幅增至92所;开设汉语的高校从3所增至5所;汉语学习人数更是翻了10倍,从900多人增至9000多人。在胡泓任职的6年间,坎大孔院成为新西兰南岛推广汉语教学和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基地。
回首在新西兰工作的六年,胡泓感慨道:“在坎大孔院工作的六年可以说是我职业生涯中负荷最重的六年,但也是收获最丰的六年,这不仅是因为孔院的工作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国家汉办的高度认可,更是因为我们孔院人在新西兰收获了无数的友谊,上到国会议员,下到年幼的小学生,通过我们,新西兰人民了解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华民族。”
余千华:四年巴西情 一生汉推梦
“四年如一梦,唯愿不负托”,2017年12月5日,余千华作为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米大孔院”)中方院长的工作手册在这一天画上了圆满的句点。十个字的感受,寄载了她4年的苦辣酸甜。
2013年,汉办与米大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余千华便开始着手各项准备工作。从各类申报文件的翻译、启动资金预算申请和决算、孔院各类办公和教学设备的购置到筹备揭牌仪式、文化活动宣传、赠书计划安排,一个孔院从无到有全在余千华的工作范围之列,事无巨细。初来乍到,没有自己的办公室?那就“借居”在外事处的办公室;没有办公桌?那就和助管共用一张。有限的环境里余千华肩挑重担,为米大孔院创造了日后广阔的空间。
从2014年至2017年,短短四年,米大孔院在各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2013年10月,米大孔院汉语课开始招生,为扩大影响,课程的学费全免,很多巴西学生纷纷报名参加。随着汉语教师和志愿者的逐渐增多,汉语课程类型和班次也逐步增多。
如何保证可持续性发展?余千华认为,教学质量是立足之本。为保证教学质量,余千华一肩挑起行政管理重担,另一肩则扛起了课程质量的重任。她每年度都会定期听课、制定课程教学规范,还会定期召开教学经验研讨会,让老师和志愿者们互相交流切磋观摩。
和余千华共事过的志愿者回忆说,米大孔院的汉语课程初具规模后,为扩大汉语教学的影响和规模,余千华曾率队到Valadares(距贝洛市214公里)考察、洽谈以及开展中国文化宣传活动,并在那里建立了教学点。通过不断的宣传,米大孔院从最2014年最初的两个教学点发展到2017年的5个教学点。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仅在于语言,还体现在方方面面。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国文化魅力,余千华每年都会定期带领老师和志愿者们去各教学点传授文化体验课。经过多方联系,2017年11月,孔院所在城市教委安排了当地中学生和小学生们来米大孔院上文化体验课,中国文化走进了小学、中学、大学、社区……中国传统文化辐射影响范围日益增大。
余千华之于米大孔院,就像母亲之于孩子,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前行,都离不开这位母亲的辛勤培育,她用四年的无悔付出讲述着中国故事。如今米大孔院已经初具规模并稳步发展。中国文化的种子在这里逐步发芽长大,直至枝繁叶茂。
董嘉蔚:世界很小,世界又很大
图为百人会会长吴华扬先生为董嘉蔚(左一)颁奖。
今年春天,在美丽的杭州西湖,董嘉蔚与美国韦恩孔院的小伙伴Alex和Pauline再次久别重逢。自她从美国韦恩孔院离任后已有一年半之久,但深厚的跨国友谊却丝毫没有消减。她带着美国小伙伴们在杭州走街串巷,为他们讲述雷峰塔下关于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带着他们在清河坊体验民间手工艺制作,和他们一起品尝知味观等老字号的中国美食……
“时光就像倒流了一般,即便阔别了校园,走上了全新的工作岗位,但我骨子里还是一个热衷于传播中国文化的‘对外汉语人’。而且这一次,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终于可以更加自豪,更加真切地让我的美国朋友们认识什么是‘中国’。”董嘉蔚这样说。
2月的韦恩州立大学春节晚会、3月的密西根生肖艺术设计大赛、4月的密西根中文知识竞赛、7、8月的龙舟节、10月的湖南师大"潇湘情"文艺巡演、11月的密西根中文教师协会年会、12月的大底特律地区中华厨艺大赛,在孔院工作的日子里,董嘉蔚和她的小伙伴们差不多每个月都会举办一些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活动,来让更多人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此外每月定期的上传到YouTube和优酷视频的系列自制学习视频 “Learn a Chinese Phrase”更是无限拉近了世界人民与中国的距离……而这些大大小小的活动、项目对每个来到韦恩孔院的志愿者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2016年10月,正在读研究生二年级的董嘉蔚,因其在韦恩孔院工作中所作的积极贡献,成为“百人会英才奖”我校首位获奖者。“百人会英才奖”发起于2005年,用于奖励具有杰出学术水平和领导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优秀研究生,以支持中国培养德才兼备的青年才俊,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作贡献。
“在孔院工作每天都会面临挑战,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适应挑战、迎接挑战。”为了做好各项文化活动的宣传工作,董嘉蔚零基础学习了PS,自己设计出了海报、T-shirt、宣传册,也学会了做手机上H5动态的广告……
在国内做社团工作时,往往会有很多帮手,但在美国孔院,往往受限于人手短缺、物料不足。举办2016韦恩州立大学春节晚会时,开场舞的舞蹈演员所需的中式演出服装,在线上平台购买不到,于是董嘉蔚和同事夏海婷只好去购买了一些红色布料,随后,与一位曾在孔院工作的老奶奶共同亲手制作出了舞蹈服装。
这样的挑战还有很多很多,而正是这样的挑战使得每个在海外的志愿者逐渐成长、成熟。董嘉蔚说,世界很小,世界又很大。不同种族、文化、语言的人相互理解,交流和包容,我们就能拥有全世界。
每一个身在海外的汉语国际推广人,都深深烙刻着中国文化的符号。 “未来总有一天会发觉,我们为自己而骄傲;未来总有一天会见证到,中国梦的闪耀。” 就如志愿者之歌《瀚宇之花盛开的地方》所唱,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梦终将会闪耀全球。
你好,新西兰、巴西和美国, 谢谢你。
你好,中国,我爱你。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08年1月,位于美国密西根州底特律市。目前,韦恩孔院已在YouTube和优酷网站累计发布120多个“趣味汉语短语”教学视频、24个“趣味汉语短语词汇拓展”教学视频、手机应用和三本配套《趣味汉语短语词汇拓展学习手册》。学习者覆盖了美国本土50个州以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18万的点击率。美方院长John Brender博士荣获2015年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巴西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13年11月,2018年的注册学员362名。2015-2017年度的大学生汉语桥比赛巴西赛区决赛中,巴西米大孔院选派的参赛选手均名列前茅。
*新西兰坎大孔院成立于2009年11月,由李克强同志亲自授牌。2018年注册学生9500人,下设8所孔子课堂。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荣膺2017年“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的殊荣;坎大孔院学员麦凯平(Bradley Meredith)荣获2015年度世界大学生“汉语桥”比赛总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