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远去荣光犹在 纪念段正澄院士追思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0.06.16

来源:新闻中心 机械学院 编辑:粟晓丽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6月15日,我国著名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段正澄院士纪念碑揭幕暨“大师远去荣光犹在”追思会,在石门峰纪念公园举行。这一天,正是段正澄院士诞辰86周年。



段正澄院士纪念碑坐落在依山傍水的石门峰纪念公园,四周鲜花簇拥,松柏环绕。武汉抗战纪念园“国人到此,鞠躬致敬”八个滚烫的大字与纪念碑遥相呼应,展示着江城的坚韧不屈,也诠释着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



校党委书记邵新宇院士,李培根院士,相关部门及院系负责人,相关单位代表,兄弟院校代表,以及段院士家属、生前友好、团队教师、学生代表等,齐聚石门峰纪念公园,共同追忆段老的峥嵘岁月。副校长许晓东主持揭幕仪式。



邵新宇、机械学院党委书记史铁林、段院士弟子代表黄禹、段院士女儿段菁等,共同为纪念碑揭幕。纪念碑上的雕像栩栩如生,镌刻着段院士一生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和科研报国的家国情怀,诉说着一代大师立功立德立言的传奇故事。



家属、校领导等分别向纪念碑敬献花篮,缅怀追思。



邵新宇致缅怀词,回忆了与段院士的师生之情、共事之谊,既是校党委书记代表华中大对元勋功臣的肯定和感谢,也是学生对老师的怀念。邵新宇指出,段正澄院士毕生所为,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科学家对创新的执著追求、华中大人对学校的拳拳之心、学术前辈扶持后学的舐犊之情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是“不厌”“不倦”的治学典范和大师楷模。如今先生已去,但风范长存,后辈们需化悲痛为力量,秉承遗志,接续前行。


湖北工业大学校长刘德富回忆了段院士对该校机械工程学科发展的悉心指导和细致关怀。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回忆了段院士用科学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引领之行。史铁林代表机械学院做缅怀追忆,向各界代表致谢,并回忆了以段院士为代表的名师大家对学院发展的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段院士生前友好代表陈定方教授真情讲述了朋友间的深厚友情。段院士弟子黄禹重温了与恩师的点点滴滴。段院士女儿段菁深情回忆了“我的父亲”。








随后,与会人员一同放飞气球,依次敬献鲜花,寄托对段院士的思念。





记者 辛国胜 摄


仪式之后,全体来宾参观了段正澄院士“大师远去荣光犹在”纪念展览。


段正澄院士(1934年6月15日-2020年2月15日),197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机械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制造自动化研究所所长。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附: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在段正澄院士追思会上的讲话全文)



在段正澄院士追思会上的讲话


邵新宇


2020年6月15日


尊敬的万老师、各位家属、老师们、同学们: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今天,段正澄院士离开我们整整4个月了。4个月来,段老师的音容笑貌、谆谆教导,历历如昨,不时在眼前浮现、在耳边回响。他仿佛还在我们身边,从未离去。


段老师在华中科技大学工作了67年,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学校。去年同济医院神经科教授告诉我,段老师的大脑核磁共振显示他的脑血管健康程度像四十余岁,我也一直坚信,以段老师气宇轩昂、声若洪钟的状态,断非百年可以框限,会再陪伴我们很多年。


然而残酷的新冠肺炎,夺去了他宝贵的生命,令人无比悲痛。斯人已去,风范长存,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追思和缅怀,感悟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段老师身上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段老师生前深情回忆说,自己念大学时,不需要交学费,每个月还有零花钱,实习路费,毕业设计,纸张都是国家出,就连自己所戴的第一副眼镜也是国家配的,他对国家满怀感激之情,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生奉献祖国的诺言。文革期间,他不受外界干扰,潜心教书做研究,做学问。改革开放后,伴随新技术革命浪潮,他敏锐地捕捉研究方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将机械制造与光学、医学等相结合,取得一批重大成果,不愧为国家高端制造装备研发的领航者、学科交叉的开拓者。段老师的一生,生动呈现了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建设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


段老师身上体现了科学家对创新的执著追求。他是业内有名的“机械狂人”。思路清晰、构思巧妙,一旦脑子里有了新想法,就会近乎痴迷地钻研思考,甚至长期靠吃安眠药入睡。在机械工程领域奋斗的60余年里,段老师坚持科学研究与一线生产相结合。他曾在上海、十堰等地一干就是多年,春节也不回家,甚至连女儿出生时都不在身边。他的成果早在1978年就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大奖。1989年,我去二汽实习就看到,他主持研发的曲轴动平衡生产线和连杆称重去重自动线发挥了巨大作用,二汽上下无不对华中工学院的段正澄充满钦佩。段老师说:“做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不能外面来一个脉冲,自己就要震荡。”他用十年研制全身伽马刀,用二十年研究激光装备,用三十年完善汽车发动机曲轴磨床,深刻诠释了一个科学家对事业的执著,对科学的尊重,对创新的追求,真正做到了将学问做在车间里。


段老师身上体现了华中大人对学校的拳拳之心。从1953年入校、1957年毕业留校起,段老师就扎根喻园,与华中大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说“这里有我栽下的树,还有影响我一生的师长”。他常常念叨起朱九思老院长、黄树槐老校长、李德焕老书记这些老领导、老前辈,他对他们给予他的关心关爱十分感激,总希望自己可以更进步一点,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对得起学校的培养。他经常说,机械学院团结最重要,要既鼓励竞争,也要关注弱势群体,谁的成果拿了奖,都要与直接或间接做了贡献的人分享。去年他还叮嘱我“要看到学校和学院发展的危机”。他是华中大团结文化的忠实守护者和传承者。正是以段老师为代表的一代代华中大人的砥砺前行,薪火相传,才续写了今天华中大的辉煌篇章。


段老师身上体现了学术前辈扶持后学的舐犊之情。他对年轻人总是关怀备至、悉心扶持,也很愿意和年轻人待在一起,觉得自己也会越来越年轻。他活泼、幽默,对年轻人真心帮助。有一段时间,我们经常晚上十一点才开会,他其实很乐意陪着我们讨论乃至争论,但第二天还打趣地“埋怨”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居然让我这个老头子陪着熬夜。他是当之无愧的领跑者,也是无怨无悔的陪跑者。他自己生活朴素,却总是尽力帮助贫困学子,为他们点亮人生希望。他说这既是一个老师的职责所在,也是在为国家尽一份力。2012年,他把获得的100万奖金全部捐出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他就像一棵大树,用知识的种子播撒希望,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为国家培养一批批骨干和栋梁。


段老师身上还体现了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段老师喜欢打篮球,万老师歌唱得好,他们夫妻恩爱,举案齐眉。段老师谈到万老师的时候,掩不住的幸福,他在70岁拿到驾照后骄傲地对我们说:“万老师喜欢去外面看风景,我现在能开车带她去看了。”他总是提倡健康工作,要充满朝气和活力,提醒我们不要熬夜、不要抽烟,要加强锻炼。他还风轻云淡地说:“我已经很知足了,看淡一切,争取多陪你们几年。”2月4日,在病床,他还短信我说:“我一定会努力加油,争取早点回家。”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我们心中,段老师就是一面旗帜,一座高山,一柱灯塔,一本厚重的人生教科书。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段老师正是这样一位“不厌”“不倦”的治学典范和处世楷模,他敢为人先的优秀品质、润花著果的育人情怀、抱诚守真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着我们。他创造了太多精彩,演绎了一个传奇,而今传奇落幕,我们无比悲伤和缅怀。段老师,您奋斗了一生,请安息吧!我们会化悲痛为力量,秉承您的遗志,沿着您开拓的道路继续前行!


尊敬的段老师,华中大会永远铭记您!我们永远怀念您!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